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方山:平地崛起幢幢“香菇楼”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仁川镇方山村有一座高山,高山上有四座齐头并进的山峰。从正面看,这四座山峰与整座大山连在一起像一个正方形,方山村因此而得名。传说玉皇大帝叫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来了铜山和金山放在这四座齐头并进的山峰两边,铜山的胸膛里全是铜钿,金山的胸膛里全是金子。后来,村里闹起了水灾和瘟灾,为了拯救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村里有四个青年联手斩掉了玉皇大帝派来守护铜山和金山的两只狮子,打开铜山和金山,把铜钿和金子全部分给了那些受灾受难的乡亲们。从此,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方山村把这个美丽的传说变成了现实,村民们说,香菇基地上的香
菇,不正是传说中的铜钿和金子?
  香菇基地:村里的“聚宝盆”
  2004年10月,县宏达土特产有限公司、县食用菌办公室、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仁川镇人民政府、县科技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方山村联合创办了国家级鲜菇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浙江省鲜菇生产出口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50亩,基地内种植香菇、杏鲍菇100多万袋,按照国家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进行科学栽培和管理。同年11月通过欧盟认证,是我县唯一能进入欧盟成员国超市销售的鲜菇出口基地。该基地的创建不仅为村里的香菇种植大户提供了方便,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采用科学栽培和管理技术,确保了香菇的高产和优质,菇农们说:香菇基地,是村里的“聚宝盆”,村民们年年种菇,年年都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介绍,该基地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生产要做到生态、无公害、无污染,因此,基地选在了方山,这里山清水秀,阳光充足,空气质量好,大皿溪没有受过污染。在生产过程中,严禁菇农在基地里使用农药、化肥,企业要对产品进行定期检验,严格把关,确保有机生产。
  香菇种植: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在改革开放以前,方山村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几亩田地,经济来源除了传统中药材及养蚕外,很少有其它门路,人均收入不到500元,是一个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经济落后村。1988年,该村试种香菇成功后,这使全村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后,通过技术培训,引进推广了春菇、高温菇、花菇、杏鲍菇的栽培等技术,香菇生产像雨后春笋一般在全村发展起来。去年,全村有60多户种菇、120多万袋,产值达到了200多万元。香菇生产已成为方山村的支柱产业。光香菇一项,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并已形成了生产、技术辅导、产品销售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体系。近几年来,方山村90%以上的种菇大户盖起了新房,购置了家用电器。村里的公益事业也得到了发展,投资20多万元,筑起了700米长的防洪堤,投资80多万元,硬化了道路1万平方米,体育活动广场2400平方米、操场800平方米。今年,该村还将投资100余万元,对全村自来水进行改造。
  保护生态:全村改用新型蒸汽灭菌灶
  上世纪80年代,菇农们种菇采用的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灭菌灶,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用锅灶、废油桶等做成的蒸汽发生器,二是用砖砌成或铁皮焊接成的灭菌仓。这种灭菌灶不但造价成本高,寿命短,而且大量消耗木材,不利于生态保护。1997年,冷水乡箬坑村刘章厅采用新型蒸汽灭菌灶获得成功后,方山村菇农为了降低成本,节省本村资源,全部采用新型蒸汽灭菌灶。这种灭菌灶有三个优点:一是蒸汽炉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装料场所就地灭菌,免去料袋装锅出锅之劳苦;二是升温快,容水200升,烧十几分钟即能产生蒸汽,与土灶锅比较,可节约燃料40%;三是一炉多用,除可对料袋进行灭菌外,还可用于蒸汽保护接种,出菇棚增湿。以前,一次只能蒸1300多袋,使用新型蒸汽灭菌灶,一次可以蒸4000袋左右。方山村推广使用新型蒸汽灭菌灶后,不但降低了菇农的劳动强度,而且更好地保护了生态。
  小溪两岸:荡漾着菇农们的笑声
  方山村内有一条溪,以前,这条溪里倒满了垃圾,溪水污染严重。近几年,该村通过筑防洪堤、砌拦水坝、严禁倒垃圾等一系列整治工作,溪水又变得清澈了。溪水不但倒映着两岸的新楼和青山,而且还荡漾着菇农们愉快的笑声和歌声。村民卢玉华种了18年的香菇,不但造起了2间四层楼,而且还把女儿培养得有出息,女儿中专毕业后,现在金华工作。卢玉华说,去年他家种菇32000袋,收入达到了5万多元。今年,他家计划种杏鲍菇3万袋。村民卢柏玲从2002年开始种菇,不到2年时间,家里就建起2间三层楼,卢柏玲说,他家造房子花了4.5万元钱,这些钱都是种香菇挣来的,去年,他家种菇22000袋,收入
4万元,今年计划种菇2万袋。卢柏玲夫妇十分勤劳,除了种菇外,还每年养蚕,去年养蚕6张,收入9000元,今年计划养蚕8张,卢柏玲说子女上大学,上高中,只有种菇养蚕,才能供得起他们读书。村民卢小福,通过种香菇,家里也造起了2间三层楼,去年种菇2万袋,收入3.8万元。卢小福夫妇也很勤劳,除了种菇外,还从事来料加工,包箱、手套、串珠等业务应接不暇,卢小福妻子说,种香菇有奔头,再苦再累也开心。

页面图片


    (记者  杨双福  通讯员  傅韩珍/文    陶新兴/摄)


方山村名片


  方山村位于仁川镇驻地东部,距镇驻地2.5公里,山林8338亩,田303.6亩,地220.8亩。全村795户,2130人口,2006年人均收入2297元。近年来,万山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1万平方米,防洪堤建设200米,村活动中心广场和村小学操场硬化3200平方米。全村进行全天候保洁,成为四星级综治村。此外,该村还创办了国家级鲜菇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浙江省鲜菇生产出口基地。

 
编辑: 陈兆贤 作者: 来源: 磐安新闻网  2007-06-15 09:03
评论
相关新闻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