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曾经名不经传的乡村小学,一个爱生如子的小学校长,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教育情怀,在磐安,驰骋26年,演绎了一个让人感动的爱心故事。
● 一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一个心里有大爱的人,一番艰难的求索,在深泽,历经10年,书写了一个磐安教育史上的传奇。
● 爱心故事和教育传奇的背后,是爱的力量。它穿越了时空,联结了彼此,感动着你我。让我们走近本文的主人公———墅安希望小学校长曹苏芬。
全县有35所乡村中小学,全国有9000多所希望小学,无论在县内,还是在全国希望小学中,磐安墅安希望小学都算得上出类拔萃。她是全国模范希望小学,她的教学成绩在县内始终名列前茅。
这是一片曾经贫瘠的土地,这是一所曾经与全县所有乡村小学一样叹穷叫苦的学校,可自1994年接受第一笔社会捐助,创建成为希望小学以来,便大步流星向前:14年,累计接受社会捐款219.04万元,盖了4幢楼,两次扩建操场,学校建筑面积增加了4倍,校园占地面积扩大了近6倍,学生人数增加了近1倍。学校迅速发展的背后,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激流,是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撑,更有校长曹苏芬的心血和汗水。她自1998年接过校长接力棒以来,上下奔走,纵横联系,带领全校老师用心写好“爱心教育”这篇大文章的同时,努力以自强的姿态,让“希望”走向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为深泽乡的孩子和众多外来打工者子女撑起了一片广阔的教育天地。
以一己之爱以及人之爱
———曹苏芬的爱心序曲
曹苏芬19岁走上乡村小学教师岗位,而且一上来就担任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学年结束了,其他学生都拿着毕业证书兴高采烈地离校了,独留学生小卢一个人神情落寞地坐在教室一角没有走。因为他家很穷,还欠着学校的学杂费,按照规定他不能领走毕业证。
看着小卢,曹苏芬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想着为小卢垫付学杂费,可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每月的工资都乖乖地交给了父母,于是她赶紧回家“请示”。通情达理的父母很支持她:“你是班主任,帮助学生是应该的。”就这样,曹苏芬为小卢支付了他所欠的学杂费,小卢顺利地领到了毕业证书。
“那时候很单纯,心里想得很简单,总觉得学生有困难,当老师的应该帮助他们。”这就是曹苏芬对当时行为的解释,而这种朴素、发自内心的情感却一直伴随着她。
从教26年来,曹苏芬看不得贫穷的学生,尽管当时工资只有20多元,但只要学生有困难,她总是尽可能地予以接济。身为语文老师,她常在大小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稿费不是她的收入,而是接济困难学生的来源。即便后来她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省师德楷模”等荣誉,所得的奖金也都用在了学生的身上。
除经济上的关心,曹苏芬还努力在生活上给学生以关爱。班里有几个没有妈妈的学生,大冬天的,曹苏芬看到他们穿不上毛衣。赶在过年之前,买上毛线,利用课余间隙,一针一线地为他们赶织毛衣。
那时,曹苏芬的女儿尚还年幼,她把太多的爱给了她的学生,以至于女儿不理解了。有一年,曹苏芬给班里的小吕织毛衣,想到小吕属鸡,她特意织上一只大公鸡,寄望小吕能像大公鸡一样精神,跟有妈的孩子一样幸福。“妈妈从没给我织过有图案的毛衣啊”,一向乖巧的女儿为此还与妈妈赌了一回气。
曹苏芬努力以个人的力量关爱着班里的学生,然而一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有这样一件事让曹苏芬感触很深。学生小吕是曹苏芬投入爱心最多的一个学生,尽管重新分班后小吕已不在她的班上,但她始终放心不下小吕,经常发动班里的学生为他捐款捐物。一年年末,曹苏芬带上粉干、面条、鸡蛋、花生去看望小吕,并为他换上坏了很久的电灯。等一切安顿好临走时,曹苏芬问小吕还缺什么。小吕看着曹老师带来的一大堆年货,欲言又止,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曹老师,我家的油、盐……”曹苏芬赶忙拉开他家的橱柜,只见里面的油瓶、盐瓶空空如也。于是,她又跑到街上去买了回来。
这件事让曹苏芬很是自责:已做母亲的她,自以为各方面已很细心了,但事实上,她还是忽略了一个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
自责中透露着关爱,自责中表露出真诚。曹苏芬以这种发自内心的、朴素的爱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也促成了她的成长。1998年8月,她被任命为墅安希望小学的校长。
以一校之爱博社会众爱
———曹苏芬的爱心协奏
墅安希望小学的前身是深泽乡中心校。1994年,浙江广通集团(原杭州拱墅区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20周年,经团省委、省青年成才基金会牵线搭桥,他们将原定用于庆典的20万元资金捐赠给大山里的深泽乡中心校,建起了学校首幢教学楼,并以“拱墅”、“磐安”两地为寓意,学校增名为“墅安希望小学”。
墅安希望小学在广通集团的爱心资助下改变了落后的教育基础设施,迎来了学校发展的春天。爱心激荡,曹苏芬到墅安任职后,从广通人的爱心助学中读懂了社会对教育的厚爱,并借以社会之爱推动学校的爱心教育,形成了互动,产生了共鸣,唱响了爱心协奏曲:
———浙江广通集团1994年通过首笔捐款与墅小建立关系后,10年来,把墅小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把墅小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学校的图书馆建设,综合楼建设,电教设备添置,甚至厕所、寝室改造,学校一应建设项目,它都事先参与,乐捐善助,累计为墅安希望小学投入了建设资金108万元。
———浙江师范大学年近七旬的吴立德教授,1998年8月应邀到墅小作教育科研培训后,与墅小结下了不解之缘,义务担任墅小的教科研顾问,10年8次到墅小传授教育理论,四次为学校捐款捐物价值11万多元,还积极为学校建设“募捐化缘”。
———杭州长河高级中学与墅小结成友好学校后,给资金、赠设备,还利用它优越的教学资源,多次将墅小的学生接到杭州开展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
———墅安希望小学的家长委员会不仅为学校架起了与社会沟通的“桥梁”,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校修建水泥路,家长委员会带头捐款,自己施工,一条原本坑坑洼洼的“泥水路”很快被一条整洁的水泥路所取代;学校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缺电视机,家长委员会勇挑重担,四处筹集,买来了15台彩电;学校平整操场,家长委员会动员了900多位家长义务投工投劳,甚至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也赶来帮忙。
还有浙江省侨务办公室、台胞陈宜昌先生、义乌孝子祠社区等等,省内的、省外的,单位的、个人的,在墅安希望小学的捐建功德簿上,记录着19家(个)单位和个人10年来对墅小的浓浓爱心,累计捐助金额达200多万元。
一所乡村小学,19个社会捐助单位,200多万元爱心善款(物),每一笔捐款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爱心故事,也都有曹苏芬为之奔波、忙碌的身影。曹苏芬领受着社会对墅安希望小学的厚爱,心里感到幸福之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惟有把学校建好、办好,把学生教好,才对得起大家”。
学校受到的社会关爱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曹苏芬从“受爱”之中得到启发,将“爱心教育”确立为学校的教育特色,编写了“爱心教育”校本教材,用学生亲眼目睹的一幢幢教学楼、一台台计算机,用学生感同身受的一个个爱心故事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感恩与自爱,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同时还创设了各种爱心教育载体,努力让爱心教育系列化。墅安希望小学有800多名学生,其中一半左右住校并在学校就餐。学校适时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爱心教育活动,让六年级与一年级结对,五年级与二年级结对,让大龄学生“当一天妈妈”、“做一周辅导员”,使他们在劳动的体验与自我的服务中感受到责任与成长,也让全体学生参与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校园环境。这样不仅解决了学校管理上的难题,同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交往跨年级、越班级,从生活圈延伸到学习上,在墅安希望小学,每天晚饭后,总能在校园里看到高年级学生或辅导低年级学生写作业、或拉着他们在校园里散步的情景。
学校的自爱教育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农村的孩子,城里的学生”,许多来校走访、参观的城里客人、教育专家如是评价墅安希望小学的学生。近年来,得益于社会各界对墅小的爱心支撑,享受着他们爱心付出所建成的教学资源,墅安希望小学的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获得素质教育目标考核二等奖,连续多届学校艺术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爱心付出得到了爱的回报,伴随着社会各界对学校关爱,墅小以良好的教育成果获得了“全国模范希望小学”的荣誉称号,建成了全省首所希望网校,这是对墅小办学的肯定,更是对全体关心、支持墅小建设和发展的爱心人士的肯定。
施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会集于墅小,爱成了一种互动、一种自觉:广通集团10年不断的资助,吴立德教授不计报酬的来校辅导,长河高级中学的无私援助,家长委员会的尽心尽职,社会各界的慷慨助学……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村小学,在一片原本贫瘠的土地上,10年间四建校舍,校园面积成倍扩展,素质教育之花绚丽绽放,书写了一个磐安教育史上的传奇。
以大爱之心扬希望风帆
———曹苏芬的爱心强音
2006年,杭州朝晖实验小学的校长带领学生来墅安希望小学开展联谊活动。参观完学校,整洁的校园、一流的校舍、崭新的餐厅、一应俱全的教学设备,还有那笑容灿烂的学生,让这群城里的孩子难以置信,一个学生不解地问:“校长,不是说要带我们去希望小学的吗?怎么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一样好啊?”
这个杭州小学生童稚的语言道出了墅安希望小学10年发展的成果。现如今,墅安希望小学无论是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还是教学质量上,都几乎与城里的学校相差无几,甚至有一些方面还超过了城里的学校:
———墅小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希望网校,享有得天独厚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仅为本校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培训、交流的平台,曾几何时,有许多课件城里的学校还得向他们借用。
———墅小10年,开放办学,与杭州长河高级中学等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资源共享,合作联谊,让墅小不再囿于山沟沟里办学,让山里的孩子提前享受到了大城市学校的教育成果。
———墅小建设积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积淀了深厚的人文情怀,由此生发的“爱心教育”,社会倾注真情,老师言传身教,学生感同身受,这是许多城里的学校所无法比拟的。
墅小10年,是超常规发展的10年,也是曹苏芬不断努力的10年。她以实干和实绩,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职业道德标兵”、“金华市师德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然而,办学无止境,10年后的今天,曹苏芬并没停止对教育的思考,并没停止她奋斗的脚步。她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如何让乡村学校有更快地发展。
大爱者永不停息。曹苏芬心有宏愿,意味着她将不懈地为之努力着、奋斗着。曹苏芬说:“墅安希望小学正在朝着现代化迈进,但希望小学的精神永远不会丢。”憧憬学校的明天,曹苏芬深情地说:“希望工程已经走过了近20年,在希望小学这个好听的名字背后,不能只是贫穷落后,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坦然地接受人们的关爱,而是要以自立、自强、自尊的姿态,把‘被爱’转化为‘施爱’的意识和能力,在关爱中成长自己,用真爱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努力去丰富希望小学的内涵!”
从“希望”到希望,墅小和她的校长曹苏芬都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也注定她必将随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走向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