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挥洒油墨 书画人生
——记厉香岳的中国式油画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上世纪70年代,在浙江磐安县玉山台地的农村民间涌现出一种“不东不西、亦东亦西”的好东西,一种由油画质料和国画技法相结合而产生的画坛新品种,并流行二十几年于周边县市。所谓中西合体又不固守传统框架,力图熔中西为一炉,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油画。而该潮流的领军人物即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民间实用艺术画家——厉香岳。

  厉香岳,字肇周(1935.10-2009.1),生于浙江金华磐安县玉山镇上箬坑村的教书农家,在当地以画艺为业而闻名一方。其人一生助人为乐,善办实事,纳于言而敏于行,行孝义轻利欲而重名望,曾历次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在上层文人墨客渴望画坛新品种出现的时候,于民间掀起一股中国式油画的潮流。一生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却佳作连连,凭借的是其艺术天赋和后天努力。

  少年时的厉香岳,喜游戏而恶学习,闲暇时常往同村民间艺术家厉子翰阿公处,观仿写字作画塑像等艺术生活,艺术童心得到启蒙薰陶。而后觉悟文化的重要,复求学于玉山中学,并喜好上画画,而初露艺术天赋。解放后运动如风,墙报标语及过年写对的需求,时有忙的不亦乐乎,在勤恳乐帮中练就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字体风格。

  四清时,为艺术和生计,他拜当地漆匠名画师周子祥学艺。在农村厨窗画框的花鸟山水动物画创作中,与时俱进地和当地的一些画师研究出一种使用油画颜料,应用传统国画技法的独特画种,农村农民喜闻乐见而丰富多彩的金华玉山台地特有的农民油画,并在当地家喻户晓。后得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师袁玄琴先生的指点和影响,在其独特的中国式油画派中脱颖而出,或聘约请画或送厨框而求画者连络不绝。每有嫁娶嫁妆厨床成家者,能有其画为乐道荣光,一些有其当时之画者,三四十年过去后,回忆其画画之事,至今还津津乐道。

  厉香岳的油画作品,色彩斑斓艳丽中能以笔取气而气色相和,形神俱佳。他的画以农村群众喜闻乐见为标准,即以农民群众的喜爱为第一性。向前辈向历史传统吸收技法的同时又向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性转化,从自然界中提炼精华。以显明的时代特色,创作了一些比生活更美好的作品于农村农民日夜相伴的花床厨镜上,以贴近生活的艺术画面引百姓脱离艰苦进入理想生活的意境之中。这就是雅俗共赏、浓墨重彩、通俗易懂的中国式油画与传统文人画的区别,民间中式油画与贵族西洋画的根本区别。

  在当时特定的区域内,中国式油画流行了近20年。这虽在浩瀚的中华艺术历史天空中的一角只是流星一现,无缘和专门的院校或知名人物彰显其流,但其扎根在民间的艺术特色,却恰似李瑞环同志在2002年出席“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开幕式时某段讲话的精神:“我们提倡国画,并不排斥油画,油画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在中国也应发展繁荣。我们说尊重国画规律,并不反对油画和国画结合产生的新品种,我们希望有这种“不东不西、亦东亦西”的东西。”当时的中国式油画就是这种油画和国画结合产生的画坛新品种。虽不能与国画相提并论,但这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发展史的选择。

  1974年,厉香岳因地域艺术名望被聘到县机塑厂工作,期间因公受伤以致提前退职回家休养。在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后,有许多年青的书画爱好者和想学技谋生者拜他为师,在玉山区域有百余名学生,可谓桃李满山隅。晚年时逢民俗宗教文化复兴,又专于庙宇楼阁中塑佛画壁画旗,闲遐钟情根艺和国画临摹创作,在国内多层次的画展中颇多得奖,作品被编入多部典籍。

 
  作者: 殷小雯 庸瑞
编辑:陈兆贤 孔海燕
来源:   2010-07-06 14:36
相关新闻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