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上7时许,S218省道东(阳)仙(居)线大盘山隧道口附近,一辆满载货物的半挂车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头冲进了沙溪口紧急避险车道。
据司机张某介绍,他开了3公里左右的下坡路段时,突然发现车速越来越快,踩刹车没有一点感觉,绝望中他发现了前方的紧急避险车道提示牌,就好像发现了“救命道”,马上控制住方向,将车开进了避险车道内,等到车子完全停下来时才松开方向盘,长嘘一口气。 “可能是货物太重的缘故吧。还好有这条紧急避险车道,不然后果真不堪设想!”张师傅谈及惊险一刻仍心有余悸。
沙溪口紧急避险车道与S218省道东(阳)仙(居)线道路呈5度夹角,强制减弱装置5米,主线纵坡为5.5%,引道纵坡6.2%,车道纵坡10%,顶端堆满捆扎成群的轮胎。这个车道就是通过沙滩车道吸能,高倾角车道耗能,顶端捆扎轮胎群保护这三种物理方法给车辆避险。
“救命道”平均三天救一人
沙溪口避险车道是浙中省道公路首条修建的避险车道,全长230米,宽8米,今年5月投入使用。该避险车道所在的路段是S218省道东阳至仙居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通往东阳、温州通道的重要路段。它地势险峻,坡长路陡,连续下坡4公里,平均纵坡4.5%,下坡路段线形主要为连续复曲线,下坡终点为左转小半径曲线,终点为诸永高速公路连接线起点平面交叉。由于载重汽车在连续较长较大下坡路段行驶,长时间使用制动,使得制动器温度急剧上升,制动“热衰退”现象突出,严重的甚至丧失制动能力,导致重特大事故经常发生。据统计,从2002年该公路建成通车至避险车道建成使用前该路段共发生30余起交通事故。造成13人死亡,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虎口路”。
沙溪口避险车道建成投入使用后,该路段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短短三个月,就有因刹车失灵进入避险车道避险的车辆12车(次),获救30人。
我县境内群山连绵,公路受山区地形条件限制,多数顺山沿水、坡陡弯急。而通过该路段的车流量很大,正常日均车流量为10330辆,高峰时达到1.2万辆。超限超载车辆多,仙居、路桥等地过境车辆疲劳驾驶现象突出。目前浙中省道公路只有我县境内一条避险车道,结合山区公路地形,避险车道值得大力推广,接下来将会在全省其它普通公路修建避险车道。
司机如何使用紧急避险车道?
县路政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避险车道在浙中省道公路的首次采用,很多司机朋友不了解它的作用,在设计中还特意设置提示和注意事项牌,上面写明避险车道的使用方法、报警施救电话号码等内容,便于司机正确使用。为了及时发现、抢救避险车辆,迅速救援受伤人员,避免二次事故发生,在该避险车道上安装了电子监控和自动报警设施,实行24小时监控,一有车辆进入避险车道将会自动报警。
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行驶路段的路况,了解哪些路段是下坡路段和紧急避险车道的具体位置,不熟悉情况的要注意看交通标志;其次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车况,在行驶下坡路段前要充分检查车况,做到心中有数;更为重要的是要遵守交通法,严禁超载、超员交通违法行为,只有遵章行驶才能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