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白云山村葛氏宗祠:佑启后人 德照瀛山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来源: 2017-08-01 21:39

     【古祠堂名片】葛氏宗祠位于白云山村东,建于民国初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祠堂坐东北朝西南,五间三进,横梁全部用雕花,底梁下面还穿过太平线,祠内正中挂有皇帝御赐的太师第匾额,祠堂两侧挂着葛氏家训,但是都毁于文革时期,2015年村委对牌匾进行了修缮复原。

养生之地  迁居于此

      白云山村,以山命名,古时称为瀛山,于南宋(约公元1183年)时,由东阳葛氏第十世孙葛伯云(1161-1244)从廿里牌迁居此地。明清时期属永康孝义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孝义乡调整为翠峰乡、五美乡、盘峰乡三个乡,白云山村属五美乡管辖。民国28年(1939年)7月,重新区划后建立磐安县,设安文、大皿二区,白云山村属安文区五美乡,1950年,又划归磐安县白云乡。
      古时,白云山被称为紫燕窝地,位居半山腰,东有狮子山坐阵,西有白象山守护。山上林木葱郁,大风来时,颇有“风撼松涛震山谷”的气势。村中房屋,循山而起,呈阶梯状搭建,远看有一种天然的诗意。其间小路,铺以山石,不经意间,发现石板上刻有缺失的文字,推想及往事,又多了一份耐人寻味。村子坐东南,冬日,太阳早早地温暖了村庄,纵使山风吹过,也显得和煦暖心。夏夜,沐着月光,晚风吹来一身的清爽凉快。
      白云山最早归属永康孝义乡,孝义乡名字的由来还和白云山有一层隐秘的关系。每年八月初八,永康各村组成“罗汉班”,到方岩祭拜胡公,俗称“迎案”,表演要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传说,有个太公到了方岩,山上的和尚想让他“下火海”,以示祭拜的诚意,和尚在火海里藏了耕田的犁头,烧红的铁锅,让太公赤脚往上走。赶热闹的白云山村民看见,代替太公穿过了火海。这份道义担当,吓着了和尚,于是立马转变了态度,回家煮饭请客,弥补过失。孝义乡的名字由此而来,使得外人对白云山村都要敬畏几分。
白云山村为东阳葛氏第十世孙葛伯云发祖地,伯云公为家中长子,原住廿里牌。宋末元初时期,伯云公看好此地有山可依,材木旺盛,土质肥沃,更为可喜的是,有一口下水井。在当时,一个人想要在某个地方安居,首先考虑的就是用水问题。传说大旱时期,整个永康因“两口半古井”而不会断水,下水井便是其中之一。它冬暖夏凉,水质甘甜,先祖选择在下水井附近搭了几根木头,覆以茅草,就住了下来,土名叫大堂屋,实为天然的养生之地。
       明嘉靖《永康县志》载:“白云山,山顶平坦,广数亩,围三十里许,多种药材,其芍药最有名,价昂贵,故俗又呼白银山。”在明清时期,白云山村种植的芍药、白术、元胡、元参四大药材在宁波、上海等地就享有盛誉。其中,与众不同的梅花心白芍,更有着老字号“云白芍”的美名。在上世纪80年代后,村里又发展种植了丹皮、桔梗等药材,一直以来,全村家家种药材,收益好。白云山村还盛产茶叶、生姜、银杏、板栗、牛心柿等农产品,其中,牛心柿以其个大、味甜、清口、核小这独有风味而名闻遐迩,宋代时曾为贡品,现今也是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祖德流芳  奉先思孝

       在村子东边,走过一段长短不一的石板路,经过一棵百年银杏树,就可以看到葛氏宗祠。因为重新修缮过的原因,葛氏宗祠不像一般祠堂一样位于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中。祠堂外围是具有江南古典建筑特色的马头墙,据村民介绍,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在居宅的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可以用于防火、防风之需,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最特别的是建筑正中心有一颗鲜艳的五角星,下面用繁体字写着“为人民服务”。在门口外墙上画着两位葛氏先祖,左边是《伯云公迁居图》,右边是《葛洪练丹图》。传说,葛洪是一位医术高明的民间医生,为人善良谦逊,为百姓治病,后炼丹得道成仙。外院镂空处透着古色古香的红色木窗,整体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祠堂正门口,相向放置着一对扁形石墩,古时称为“门当”。葛氏宗祠的牌匾悬挂在正中央,这块是去年腊月重新修缮的。门口左侧是一幅《瀛山葛氏世系图》,密密麻麻地标着葛氏家族的家谱分支,右侧是《白云山葛氏源流》,介绍葛氏部落的由来。跨过高约35厘米的门槛,进入祠堂的正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鎏金牌匾,上面写着“太师第”,汉字的周围雕刻着祥云和金龙,新牌匾也是去年重新修缮。传说祠堂内原挂有皇帝御赐的太师第匾额,太师第为竖匾,右侧落款处有一方章,两边是双龙抢珠,当时因为葛府逃散,县衙听说这边有葛氏族人,便将牌匾送过来,但是毁于文革时期。太师第牌匾下面是白云山葛氏始祖伯云太公和夫人陈氏太婆的肖像。
      正厅悬挂着村民捐赠的四个崭新精致的红色花灯,大厅两侧悬挂着葛氏家训——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和乡邻、和夫妇、存长厚、习勤俭、教子孙、敬长上、敬朋友。从正门左侧楼梯往上,来到二楼隔间,墙面上雕刻着“瀛山书吧”四个字。据白云山村宣传委员陈赛花介绍,目前还在装修当中,正在做书架、书桌等设备,以后这里将作为村里的一个小型图书馆,供村民们阅读学习。对于这座祠堂的回忆,今年77岁曾经的老书记陈献双介绍,解放初,村里的小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在这个祠堂上课学习,一共有50几位学生,1名老师。“每天早上4点多,天刚刚亮的时候,我们就起床来到这里读早书,读一个多小时再回家吃早饭,然后继续回来上课。那时候,我们主要学习《三字经》和数学,这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对我们影响很大。一直到1975年祠堂后面的小学造好了,在祠堂授课的临时学校也就取消了。” 陈献双说。

葛氏后代  传承家风

       白云山顶上,有些像大刀一样的岩石,排列齐,高数丈,传说是黄七公插在山上用来斩龙的大刀,长时间后,山顶上的大刀变成了陡峭的岩石。相传在很久以前,白云山的深潭中住着一条龙,每年清明节前后它都要到白云山尖作怪,凡是这条龙经过的地方,所到之处乌云黑地,下起冰雹,还刮龙卷风,屋顶的瓦片也被吹得七零八落,甚至把大树连根拔起,庄稼更是被弄得不成样子。每到这时,大人们都会把小孩子藏起来,担心被龙叼走,老百姓被弄得人心惶惶。
       白云山上的殿里住着一位修仙得道的黄七公,他看到这条龙年年如此就想着为民除害。那一年,清明节快要到了,黄七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刀,一把把插在山顶上,这条龙又裹风挟雨呼啸而来,它一见白云山顶有这么多大刀在闪光,就知道一定是黄七公弄的,于是它用尾巴向殿宇晃去,打算把黄七公修炼的殿刮倒,想不到用力过猛,殿宇没有刮倒,反而尾巴正好晃到一把大刀上,“嚓”的一下,一段尾巴被弄断,便慌忙溜走。从此以后,大家都把这条龙叫做“秃尾巴”,每到清明节再路过白云山尖时,它都飞得高高的,再也没有危害当地老百姓。黄七公为民除害的英雄传说也一直流传至今。
       勤劳务实的葛氏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以前,白云山村地多、土质好、村民勤劳,过着农耕生活,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差,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所以被认为是贫困村。有民谚道:“有囡勿嫁白云山,手臼手磨挂手腕。”因交通不便,以前村民外出归来,只能绕经上葛村后的农户家,攀上田坞岭,走二里地山路。纵然如此,白云山村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劳改变了现状。
      近年来,通过村庄整治、垃圾分类等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通讯、数字电视、网络全覆盖,同时拓宽并硬化了进村公路,使得村民进出更加方便。每年秋天,当银杏叶黄的时候,数百亩银杏树绘制成一幅金灿灿的画卷,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拍照留念。今天的白云山村是:蓝蓝的天,山更青;宽宽的路,村变富。

 
作者: 羊洋      编辑:    孔海燕  初审:    终审: 杨国棋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新闻导读 更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
· 联播+丨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 为“重要窗口”添最靓风景——鄞州奋力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纪事
· 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 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
· 4年来首次 俄宣布制裁乌克兰数百个人、实体
·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境内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 叙利亚局势四方峰会呼吁在叙全面停火
· 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更大担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磐开展“三服务”活动
· 金艳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穷山村成为旅游村 ——从灵江源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 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优秀“磐管家”┃施凯强:用心用情“三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人
· 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 加压奋进 磐安2019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特刊】和美乡村 身心两安
· 【专题】“一把手”谈乡村振兴
· 【专题】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
· 【专题】我们这样抓落实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扫黑除恶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