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和”“孝”文化源远流长——走进尚湖镇上溪滩村韦氏宗祠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来源: 2017-08-07 21:34

    【古祠堂名片】:尚湖镇上溪滩村“韦氏宗祠”始建于100年前,占地约1000平方米,约有16间房屋。2010年,韦氏宗祠被列入磐安县级文物保护点,村里对这座已有百年历史的韦氏宗祠进行了修补,并在祠堂的基础上修建了文化礼堂,韦氏宗祠提倡“和”“孝”文化,延续至今。

祠堂外景

韦氏望族  迁居于此

  “你一直往前走,穿过那边油菜花田,到操场上就能看见我们祠堂了,前两年刚刚翻修过,我们的祠堂很好看。”路边的老爷爷给记者指了一条路,说话间还带了一些对祠堂的骄傲,那个隐匿在村子里的韦氏宗祠越发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穿过油菜花田,视线一下子豁然开朗,恰值正午,操场一片空旷。远远就看见了早就等候在祠堂门口的韦学忠老师,于是加快了步伐。
  快要走到祠堂的时候,桃园三结义、苏武牧羊、卧冰求鲤、精忠报国四幅代表“忠、孝、节、义”的水墨墙画首先映入眼帘,黑白的水墨画称不上有多精致,却显得十分气魄。黑色的双开木门上油漆有些脱落,但并不影响整体布局,且为祠堂增添了浓重的历史感。推开门,一阵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院里种满了花草,生机勃勃的样子让礼堂丝毫没有因为农忙而显得凄凉。
  “尺五名宗”四个大字的牌匾高悬头顶,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引东汉《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宋曾慥《类说》引《鸡跖集·去天尺五》:“韦曲杜鄠近长安”。谚曰:“韦曲杜鄠,去天尺五。”韦曲、杜鄠,是西安城南的两个地名。汉唐时期,在这两个地方曾生活过韦氏、杜氏两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从这两个家族走出了30多位宰相。除此之外,还出了杜甫、韦应物等众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去天尺五”,不仅形容韦杜二地离开“天子宫殿”的距离很近,更形容了韦杜家族位高权重的显赫家世。所以,“去天尺五”或者“尺五”后来常被用来形容皇宫近地或贵族的显赫地位,当然,也常被用来指代韦、杜两姓。因此,韦氏宗祠的“尺五名宗”其实就相当于“韦氏望族”的意思。
  院子两侧的文化长廊绘制了特色墙画,各个版面的内容精彩纷呈,驻足观看,不放过一点细节,才能真正了解整个祠堂的历史文化。上溪滩的韦氏约在清朝康熙帝四十二年(1703年),由奉旨赐随征守备者士吉公迁居玉山溪滩,迄今已有三百多年。

牌匾

祠堂前厅

每月活动 设施齐全

  穿过文化长廊,到了祠堂的前厅。前厅搭了一个小小的舞台,舞台上还拉着“2017年春节联欢会”的横幅,横幅边上还挂了几个灯笼,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这里曾经狂欢过。
  祠堂每天对外开放,每周有集体活动,每月有主题活动。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明节,所有上溪滩人都会不远千里从外地赶回来,带着对祠堂的敬意,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带着对故人的缅怀来参加祭祀活动。
  踏着木头搭建的楼梯来到二楼。祠堂二楼被分为两个部分,左边是农耕馆,摆放着一些历史悠久的农耕工具,常见的有锄头、畚箕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工具。韦学忠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农耕工具已经被舍弃掉了,设置农耕馆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认识并且记住更多的农耕工具,对孩子也有一种教育意义。”二楼的右边是一个乐器馆,馆内摆满了各种乐器,喜欢的村民农闲时就会来这里练习,每次村里有喜事,就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乐器馆里的白墙上挂满了各种象征荣誉的牌匾,是村里繁荣昌盛的见证之一。

和孝文化 永记心头

  站在二楼,看向整个祠堂内部,最显眼的莫过于前厅的两幅书法作品——“和”“孝”。被问及为何把这两幅作品挂得这么高时,韦学忠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来就能看见,让大家把这两个字记在心间,实践在行动中。
  韦氏宗祠曾经是上溪滩村的小学校园,最多时候曾经有70多个学生在这里上课。祠堂两边分别是两个教室,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昭示着美好一天的开始。现在,被改造过的祠堂已经没有学校的痕迹,但是那段求学生涯却印在了村民心里。韦英民曾经就是这里的学生,他从小耳濡目染了村里的“和”“孝”文化,并且潜移默化地记在了心里。现在,韦英民在磐安新城区创建了“磐安县韦氏橡塑厂”,主要生产滚筒式洗衣机、普通式洗衣机进水管、排水管及洗碗机软管系列,在国内同行中享有盛誉。
  2011年的时候,祠堂已经旧得不成样子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韦英民和村里人一起商议祠堂翻新事宜。他拿出1万元钱用来修建祠堂,希望能保留村子里的活动场所。在韦英民眼里,祠堂就好像是一种信仰,它让所有村民的心都聚在了一起。
  上溪滩村有个寿星榜,全村705人中,85岁以上老人有15个。韦英民“孝”字藏心,把整个村子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去赡养。2013年,他拿出7万元钱,让村里老人去普陀山旅游,他说只要走得动的都可以去。
  世间大多数的东西都会变,然而,文化的传承,如酒,越酿越香,越传越浓。

书法作品

祠堂内景

 
作者: 应伊佩      编辑:    孔海燕  初审:    终审: 杨国棋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新闻导读 更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
· 联播+丨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 为“重要窗口”添最靓风景——鄞州奋力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纪事
· 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 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
· 4年来首次 俄宣布制裁乌克兰数百个人、实体
·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境内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 叙利亚局势四方峰会呼吁在叙全面停火
· 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更大担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磐开展“三服务”活动
· 金艳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穷山村成为旅游村 ——从灵江源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 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优秀“磐管家”┃施凯强:用心用情“三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人
· 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 加压奋进 磐安2019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特刊】和美乡村 身心两安
· 【专题】“一把手”谈乡村振兴
· 【专题】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
· 【专题】我们这样抓落实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扫黑除恶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