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堂名片】:永加郑氏宗祠位于新渥镇永加村,建于清代。坐东朝西,由门楼、第一天井、前厅、第二天井、后堂组成,占地486平方米。前厅五开间,明间次间抬梁式,七檩前后用五柱,稍间穿斗式二层楼屋,前后檐柱牛腿雕有狮子、人物等图案。第二天井两边设有过厅,抬梁式建筑结构,五檩前后用二柱,前檐柱牛腿雕有“S”形。后堂比前厅高40厘米,建筑结构如前厅。屋面硬山顶,柱础为鼓形或方形。永加郑氏宗祠布局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祠堂中厅和后厅
祠堂内有众多柱子
嘉堂郑氏的由来
永加村原属永康县45都孝义乡,族谱上称“嘉堂”。“嘉”有“美好、和善”之意,“堂”指“地势平坦”之处,遂称“嘉堂”。嘉堂后山三峰拱秀状如荷花,仿佛“五瓣荷花”盛开永不谢。全村地势平坦,回龙环绕,恒山秀水,风光秀丽。清朝时,称“永嘉堂”,民国及解放初,又叫“仕嘉堂”,现在简化为“永加村”。
嘉堂的远祖要追溯到仙居,据仙居乐安郑氏宗谱载:始祖讳简,会稽人,太和间(公元827—835年)为闽中掌教,一传讳回字润,二传讳宏字松,三传讳起潜,四传讳修为乐安郑氏l世祖。修公1l世孙讳雄飞字景温号慥堂,宋户部侍郎,生3子,长子昇迁淮安改名勉字可简,为淮安山阳槐里人,生子桂仕永嘉乐清县令转知缙云县事,其子常,览其山水秀丽住县城东门,为五云始祖。桂之7世孙蓁公之子曰铭,为磐安嘉堂始祖。那么铭公为何会从缙云到磐安来呢?
据嘉堂郑氏宗谱记载,铭公幼时失怙失恃,没有父母,靠叔葆公扶养。因婶母虐待于铭,铭公秉性刚强,欲赴东渡桥下自尽。幸遇永康45都西郭陈翁,往闽地商回,路过东渡,眼观英俊少年欲自尽,救之,悉缘由,并将16岁的铭赘养。
再说陈翁义斋,居住西郭,坐北朝南,阳光明媚,四面环山,前有屏风当案,西有沿壁蝴蝶,南山拱秀,风光艳丽。阳基虽不广阔,风水优美,居场尚好。陈翁养有母猪一头,已怀孕。一日,母猪出走外游,往上一路走,到楼基上面的一条上坡踏道,一直走上岩塔头即“两犬守门”,进入就是“嘉堂”了。母猪走到嘉堂,正逢生养。陈翁回到家中,寻找母猪,一路依迹寻找,到嘉堂,见母猪生产了,无法赶回。母猪产后,陈翁只好在嘉堂搭棚,送饲料喂养。时间一天天过去,陈翁觉得此地(嘉堂)比原居地西郭还好,就迁徙于此,建房开园,定居下来。据说,从古至今,嘉堂的男子都会改姓为郑。
铭公子孙世代勤劳,解放前全村郑氏不足百户,现有近800人。子孙发达,生活改善,村貌焕然一新,族人半数以上已建有洋房。
铭6世孙讳霖为东阳塘北始祖。铭9世孙讳乌为仁川方山始祖。第11世孙讳云甫为仁川半坑始祖。铭公11世继纹为大树下始祖。铭公已传24世共分5支(嘉堂、大树下、方山、岩潭、半坑、塘北),现有741户2301人。
嘉堂郑氏人口现分布较广,截至2006年:永嘉村265户780人;大树下村96户290人;方山村20户70人;下石岗村8户24人;半坑村55户180人;新渥村10户30人;山干村15户50人;岩潭村50户150人;宅口村5户15人;岩上村3户10人;西庄村5户15人;岩岗村5户10人;东阳周店村20户60人;东阳塘北村80户250人;永康市10户35人,缙云县30户100人,金华市15户50人,兰溪市2户6人,桐庐县7户20人。
飞梁画栋
门口的石鼓
祠堂多次迁址
从永加综合楼经过一座小桥,沿着小巷走百米路就到了祠堂大门口。如今的祠堂门口已被改建成大礼堂的模式。门口两侧堆放着一些杂物,大门被一辆蓝色电动三轮车堵着。
郑氏21世郑敏参与了1994年族谱的修订,他对祠堂比较了解。据郑敏回忆,祠堂内挂着的大大小小的匾额不计其数,有“复本堂”“如在”“贡元”“行重乡闾”“齿德优隆”“理学名儒”“冰清玉洁”“百龄五代”“惠敷黉宇”“有勇知方”等。文化大革命后,多数牌匾被毁了,有些牌匾被人藏在家里,“惠敷黉宇”这块牌匾被改造成了祠堂门板。如今,中厅正上方挂着的这块“江南第一”的牌匾,是1995年永加村人为横店郑庄编写族谱后郑庄人送的。
郑敏说:“原本祠堂中厅正上方挂的是‘复本堂’的牌匾,那牌匾可大了。”相传铭之1l世孙讳廷熊字吉卿号东嵩,家中贫穷,就连新婚之夜穿的衣服也打满了补丁。当晚,夫妻俩做了同一个梦,梦见丈夫拿着扫把,妻子拿着畚斗,从新渥上卢一路扫到冷水小章。梦醒后,夫妻俩勤俭持家,辛苦创业。有一天,夫妻俩去上卢担谷,受到五通神(民间传说有五通神庇护的人家,锅中的米会越烧越多)庇护,担子里的谷子不断满起来,所以夫妻俩一路走一路分粮。夫妻俩每年都购置一些田地,管有18个村门口田,常年收租谷500担。
一日,当地一位四老爷强抢了吉卿手下一名佃农的女儿,吉卿一气之下用板凳打断了四老爷的腿。官府把吉卿的四个儿子关进牢里,后来托关系才保释了四个儿子。当时在江西任职的一位官员给吉卿送了一块牌匾“复本堂”,意为希望吉卿保持本性,勤劳创业,为人正直。这就是“复本堂”的来历。
门口现存有两面石鼓,花纹雕刻清晰,保存完好。宗祠里存有“百龄五代”牌匾一块,落款时间是“大清嘉庆五年”。据老辈人讲,那时一个太婆活了100岁,五代同堂,故悬此匾。宗祠里的牛腿雕刻精美,图案清晰,二楼有一根巨大的整木横梁,刻有龙头鱼身图案,寓有“鲤鱼跳龙门”之意。
置身宗祠内,第一感觉就是柱子多。粗略一数,上厅有32根,中厅24根,上天井4根,两侧厢房有数十根,下天井被改造后拆除了柱子,如此算起来,祠堂的柱子有近百根。
祠堂内对联众多,中厅中柱上刻着“奕奕棠棣凤毛齐美,振振孙子麟趾呈祥”,上厅石柱上刻着“世代源流祥踪勝水,崇煌祀典裕峙恒水”,祠堂门口有对联“从来奇特门风莫若忠孝廉节,惟此王侯世族皆读四书五经”一副。
郑氏宗谱于1448年第一次修订,前后经过15次重修,如今用的是1994年的版本。据族谱记载,1625年开始建造祠堂,当时祠堂的地理位置比村子要高出很多,大家觉得不吉利,于是1685年清朝康熙年间,将祠堂迁移到永加村桥下龟头。嘉庆二十四年即1819年,又对祠堂进行了扩建,建造了五间、四巷、三厅。1826年,祠堂扩建工程完工,祠堂内雕梁画栋,角翘简洁,建筑精美,远近闻名。1913年,因蚁患滋生,上厅改换了石柱。
一次村里开大会时,有人提出:“祠堂放在龟头这个地方,有点偏僻,为了能方便村民活动,开设学堂,还是应该把祠堂挪到村中来。”当即有一位财主回应:“我愿意拿出自家屋基用来修建祠堂。”1940年,原本建在村外龟头上的祠堂又一次迁移近村中,按照原面积原风格重建,这样的工程放在现代也是很耗财力物力的。
很快,祠堂内开设了学堂,解放后设置了村办公楼,开办食堂,改革开放后拆掉了门口,改建“大会堂”式建筑,后来又通过改建变成了“文化礼堂”,可供游客观光、聚餐、休闲娱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