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布施道士“拗” 百年奇谈道士岙
2018/12/18 来源:磐安新闻网  实习记者 潘辉 文/摄

  冬日的晨雾还未散去,道士岙道路上已响起轻轻的脚步声,身披薄雾的老人,顺着村内小溪一路向上,从村头走到村尾。烟雨朦胧的道士岙在这缓慢的步伐中醒来,拂面的轻风娓娓诉说着那流传百年的动人故事。

  道士岙村位于新渥街道东北部,由道士岙、上村、西坞坑、塘后4个自然村组成,东与深一村接壤,南与上卢村相接,西与麻车下村相邻,北与东阳千祥交界。村庄地处山岙之中,三面环山,呈狭长分布,周边高中间低,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穿村而过。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据村中老人讲述,道士岙的先祖原居住在一个名叫乌幽的小山村。有一日,先祖从乌幽赶往外地卖树,途经道士岙,见此地山水清幽,土地肥沃,是块宜居的风水宝地,便动了移居此地的念头。又见周围群山长满毛竹,宛如园林,故将此地命名为毛竹园。先祖移居毛竹园后生两子,其中一子又生九子,被后代子孙尊称为九常太公。自此,荒凉的毛竹园经过一代代繁衍,发展成了一个人丁兴旺、富裕昌盛的村庄。而这个毛竹园便是现在的道士岙了。

  为何沿用多年的毛竹园更名为道士岙?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有一日,村中来了一名道士上门讨茶,待村民端出茶时,道士却已了无踪影,遂传为奇谈,因此命名为道士岙。关于这个传说,村中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有一日,一位老婆婆在晒场上晒稻谷,一名道士向她要吃的,还说最好是粥,老婆婆答应了他,并进去煮粥。可是等她煮好出来找道士时,却发现道士不见了,四处寻找也不见人影,老婆婆当时抱怨道:“这道士真与我反拗(方言:作对的意思),要粥吃,粥熟了人又找不到,真使人懊恼。”这个故事很快传了出去,后来便把此地改名为道士岙。

  村名因道士而来,道士也与这个村庄结下不解之缘。据传,同治年间,连年干早,庄稼颗粒无收,村民呼天喊地祈求上天降雨。上村有位老农夫,前往上坑坞寻找水源,忽然间在岩洞前看见一男一女两位道长,一位道长问老农夫来此所为何事,农夫回答说:“这里连年干旱,连水都找不到,我正在四处寻找水源。”那道长用手指了指杏桐山一石缝间,说:“那里有泉水,你去找吧。可是我们肚子饿了,可不可以施舍点吃的?”那好心的农夫马上回到家里,把家里养的一只公鸡宰了,还熬了大麦粥,用以致谢两位道长。农夫将粥送上坑坞,到岩洞前一看,两位道长已经不见了,只见洞前的岩石上留下男女两个脚印,两位道长已在杏桐山的泉水旁。农夫一边追一边喊,两位道长却一直往山上走。农夫追到杏桐山,看到一股清澈的泉水往下流,他就用茶桶提了一桶,继续往上追,一直追到徐公岩上面的岩塔背,却不见他们的踪影。农夫想:难道我遇到神仙了?他灵机一动,便把大麦粥与鸡汤倒下了徐公岩。立时,农夫看到天上一大块乌云往他所在的山头飘了过来,不一会儿,整个天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正是这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为了纪念两位道长留下的仙迹,村民们在岩坞建了一座仙影庙,以供瞻仰神仙住过的岩洞和留下的脚印。

  时代更替,岁月变迁。如今的道士岙正积极谋划新农村建设,希望通过旅游产业提升、文化挖掘、村庄环境整治等措施,使村庄成为村民的安乐住所,成为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善的休闲村落。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