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非小事
2019/07/12 来源:磐安新闻网  陈可礼

  最近,垃圾分类的热度可谓前所未有,特别是7月1日上海实施强制分类以来,垃圾分类成为热议话题。笔者发现,近期我县各居民小区又出现了垃圾分类监督员忙碌的身影。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并非小事。

  垃圾是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古来有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垃圾种类不断增多、数量不断增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使环境问题日渐严峻。海量的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人类必将深受其害。

  做好垃圾分类,并不是一件易事。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习惯的改变可能是长期的、曲折的,不会一帆风顺。垃圾分类只是“举手之劳”,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就是不愿“举手”。对不少人来说,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不能掉以轻心,不要奢望毕其功于一役。

  垃圾分类,关系到每个小区、每户人家、每一个人。在垃圾有效处理过程中,分类虽然只是其中一环,但离不开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各个层面协同发力,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影响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我前端分类,后端会不会又混了?”“我分类了,人家不分,我岂不是白分了?”这些疑虑揭示了一个道理:对个人来说,垃圾分类只是举手之劳,但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垃圾分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必须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良性循环。

  瑞典是垃圾分类的典范,全国每年产生的约400万吨垃圾中,仅有1%作填埋处理,也就是说,99%的垃圾得到了回收利用。而在上世纪70年代,其回收利用比例还不到40%。瑞典是如何做到的?除了规定居民有义务进行垃圾分类、生产者有义务回收自己的产品外,瑞典政府竭力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环保科技发展环境,通过实施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科技,大力开发循环利用技术,为垃圾分类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垃圾分类是文明之举,是大事、要事、分内事。做好垃圾分类,后续的垃圾处理就能顺利进行,我们的生活环境将随之改善。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示范文明县城,我们要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将垃圾分类理念根植于每位市民心中,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形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将垃圾分类这一举手之劳、文明之举做实做好,做到源头分类全覆盖、收集运输全监管、处理处置全达标、城乡一体全融合,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助推美丽磐安建设。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