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森林城市:盛世华章 宏图再展
2019/09/17 来源:  记者 张傲/文 金玉良 韦莉娜/摄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到2025年,建成300个森林城市。到2035年,基本实现森林城市生态服务均等化,全民共享森林城市建设生态福利。

  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森林城市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不断拓展思路、强化措施,科学持续健康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面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新任务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森林城市建设依然要大力持续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思路是什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表示,森林城市建设开辟了国土绿化新阵地,打造了生态惠民新路径,弘扬了生态文明新理念。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林草发展的新要求,成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举措,成为人民群众对享受良好生态服务的新期待,意义十分重大。今后,要坚持把维护城乡生态安全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把增进百姓生态福祉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根本宗旨,把科学生态节俭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遵循,把共建共享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动力之源,持续推进森林城市高质量建设。

  浙江省是“两山理念”发源地,也是全国最早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省份之一。自2007年启动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以来,浙江省建成的国家森林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周国辉说,浙江省将不断践行“两山理念”,保持森林城市建设不动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做好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同时,让生态文明融入地域文化,大力做好山水城林相融、城乡生态一体、人文景观和谐、生态经济共赢文章。按照“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宗旨,实现市场多元化投入,依托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美好生活。

  国家森林城市是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火车头,森林城市群则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升级版”。金华市作为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之一,如何把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得更美好?金华市市长尹学群说,金华市作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和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省第三大城市群、第四大都市区,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2016年成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后,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在磐安县等所有县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今年又在全国率先启动首个地级森林城市群建设,并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试点。“镇镇像城市、县县像都市”的组团式森林城市群是金华市创建森林城市的目标,金华市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在2027年全面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并打造森林城市群组团,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完善森林生态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位于西北内陆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在创建森林城市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对于榆林森林城市未来的发展,陕西省榆林市市长李春临认为,磐安峰回路转,生态环境优美,一步一景,榆林应该向磐安学习。李春临表示,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垦荒不断,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同时,榆林又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与国家综合能源第一大市,2018年,榆林市开采了全国12%的煤炭、5.5%的石油和近11%的天然气。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能源开发较多,榆林市森林城市创建面临诸多困难。但榆林市迎难而上,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把榆林打造成为资源型城市和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上,坚持走节约路线、保护路线,加大植树造林与重点功能区保护力度,探索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模式。

  作为长期报道森林城市建设的记者,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严红枫对森林城市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而这归根结底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总和,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领域拓展、层次提升,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需要,要求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体、绿色的植被等。在今后的森林城市建设中,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森林城市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不断拓展思路、强化措施,科学持续健康地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绿色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