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溪,是玉山镇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离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每天从镇上到村里的班车只有一辆。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山村,却是我县颇有名气的高山蔬菜专业村。每年的6—9月份,一到高山蔬菜上市季节,每天前往该村收购蔬菜的客商有七八批,从珍溪运到宁波、绍兴、诸暨等地的四季豆、茄子、辣椒等蔬菜日均达5000多公斤。初吃“螃蟹”一炮打响
张正明、潘国洪是珍溪村最早种植高山蔬菜的村民。1993年,他们五六户人家种了10多亩四季豆,销往东阳的菜市场。潘国洪说,最先的时候他们心里也没底,只是在菜市场看到四季豆价格卖得比较高,才萌发种植的念头。结果,他们的四季豆一运到市场,就成为东阳市民的抢手货。由于珍溪村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四季豆的生长期比较长,不仅外观色泽鲜绿,而且口感很不错。渐渐的,珍溪的四季豆在东阳菜市场已小有名气,几个摊位的老板与种植户达成协议,由他们代售珍溪的高山蔬菜。从此,种植户不必亲自将蔬菜运到市场,只须将一袋袋包装好的蔬菜托班车捎到东阳,市场上的摊主自会到车站接货。最先打出“禁毒”牌
在几位种植户的带动下,珍溪村许多农户开始种植高山蔬菜,规模也从原先的10多亩,发展到200多亩。在成为玉山镇第一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后,敢冒敢闯的珍溪人又率先打出了“禁毒”牌,全村所有高山蔬菜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种植。村党支部书记蒋良其说,高山蔬菜向来是各家各户分散种植,统一管理的难度比较大,但为了“珍溪高山蔬菜”这块牌子不倒,必须在无公害种植上下功夫。为此,刚开始时,除了村干部对种植户进行宣传外,他还与10多户农户约定:只要农户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种植,他一律以高出市场价每公斤0.2元的价格收购。这样一来,农户一天的收入就可增加20—30元。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种植户纷纷效仿。一位蒋姓种植户说,如果不使用无公害农药,不仅坑了消费者,而且会连累其他种植户,砸了“珍溪高山蔬菜”这块牌子。为使无公害生产落到实处,种植户之间相互监督,约定谁违规,就不收谁的高山蔬菜,而且相邻地块的高山蔬菜也由违规者照价“埋单”。现在,珍溪村没有一户种植户违规使用剧毒农药,其高山蔬菜农残指标全部达标,且大大低于指标上限。由于打响了“禁毒”牌,珍溪高山蔬菜名声大振,其他地方每公斤四季豆只能卖2元,珍溪村的四季豆却可以卖2.2—2.4元。虽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客商还是一拨一拨找上门来,争相收购该村的高山蔬菜。邻近村庄乃至周边乡镇的不少种植户为求卖个好价,不顾路途远,常把蔬菜拿到珍溪村出售。增加品种抗风险
作为珍溪村高山蔬菜的主打品种,四季豆今年销售价格偏低,只有每公斤1元,比往年跌了一半,但珍溪村的种植户明年并不打算减少种植面积。他们说,市场价格起伏是常有的事,种植蔬菜要有风险意识。比如茄子前几年曾跌到每公斤6分钱,今年却是蔬菜当中卖得最好的,每公斤最高时卖到2.8元。
为了规避市场风险,珍溪人不断增加种植品种。经过十多年的种植,珍溪村的高山蔬菜已由单一的四季豆,发展到现在的四季豆、茄子、辣椒、日本小南瓜等多个品种,并且均已形成一定规模。如今,珍溪村几乎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高山蔬菜,旱地能种的地方也都种上了。村民们说,现在的珍溪就像一个大菜园。为了把准市场脉搏,村党支部书记蒋良其还自掏腰包到宁波、舟山等地了解市场行情,并积极培育本村购销大户。齐建美好家园
随着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珍溪农户的收入水涨船高,手头宽裕后,村民们纷纷开始建设自己的小家。珍溪村原先大部分是木结构的旧房子,一旦台风来袭,该村是全镇防范的重点。去年10月,该村启动了第一期旧村改造。如今,首期拆迁的30多户大多已建成二、三层新房,年底前可全部结顶。拆迁户说,近段时间正是造房子的“黄金期”,他们希望建房的师傅们能加快进度,让他们在过年前能住进新房,好好享受新生活!
珍溪村名片珍溪村,位于玉山镇北部,有203户、572人。全村有水田232亩,旱地100亩。目前,该村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自茶叶和高山蔬菜,户均种植高山蔬菜1亩以上,是全县有名的高山蔬菜生产专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