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胡宅乡培香村,就被那一座座茶园所吸引,田里、地里、山坡上,栽种的都是茶叶。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业专业村,在这里,家家户户栽茶叶,正是茶叶产业的发展,使这儿的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家家户户都有“绿色银行”
培香村虽然是一个只有55户的小山村,但在茶叶生产方面却小有名气。该村户均茶园面积有5亩之多,除了自家的田、地栽上茶叶之外,不少村民向邻近的杨树坞、丁界等村的农户租田栽茶叶。培香村的潘为民说,现在村里人都变“城里人”,田地都种上了茶叶,米和菜都要买着吃。由于每户人家都有四、五亩茶园,一到四、五月份的采茶季节,培香这个小山村变得格外热闹起来,此时,贵州、云南、衢州、兰溪等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三、四百名外来采茶工聚集到这里采茶。据潘为民介绍,一般的农户家里有四、五名采茶工,多的农户叫了10多个人帮忙。有一年他从兰溪一次就请了50多个人来胡宅采茶。他家的采茶工是从兰溪请来的,已连续六年到他家采茶了。时间久了,农户与采茶工之间的感情深了,采茶工不仅帮着采茶,而且烧饭做菜等也一起干。采茶季节是茶农最辛苦的时候,那时,平均每人一天要采四、五斤茶叶,一户人家一天就要加工二十多斤龙井茶叶。令培香人骄傲的是,他们炒制龙井茶的技术胜人一筹,其他村的农户茶叶每斤卖120元的时候,他们村的茶叶能卖到180-200元。培香村人笑称那一座座茶园就是自家的“绿色银行”,他们在这个“绿色银行”里勤奋地耕耘着,也兴奋地收获着一笔笔财富。这儿的茶苗不愁没销路
培香人一年到头都伺候着茶叶,上半年采茶加工龙井,下半年又在忙着培育良种茶苗。培香村是县农业局的茶苗基地,标准茶苗由县农业局组织调拨,这不仅解除了茶农的后顾之忧,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培香村的茶苗基地扩展到60多亩,繁育了安吉白茶、龙井43、浙农117等适销对路良种茶苗,年产标准茶苗1000多万株。茶农胡瑞余今年租了2亩田扦插茶苗,由于这几天天气比较干燥,他天天都给茶苗浇水。他说扦插茶苗是一个技术活,施什么肥、用什么药以及什么时候掀尼龙膜都很有讲究,弄不好,茶苗就会被冻死或旱死。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现在培香人已掌握技术要领,扦插繁育的成活率在90%以上。因为培香的茶苗成活率比较高,除了县农业局来调拨外,不少茶农也纷纷到培香采购,甚至湖北、贵州、福建等地的茶农也慕名而来。去年贵州的一位茶农先是购买了300株茶苗进行试种,结果只有6株茶苗没有成活,今年他又来培香买了茶苗。培香茶苗合作社负责人说,自从繁育茶苗以来,他们就没有为销路发愁过。茶叶生产的引领者
培香人脑筋活络,茶事常走在别人前面,在茶叶生产中,他们作为引领者,站在了前列。当别人还在生产大宗茶时,他们学会了加工龙井茶;别人加工龙井茶了,他们就发展良种茶;别人发展良种茶,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良种苗培育……,培香人赚到了自己应赚的钱。现在农户都建起了砖混结构新楼,村里也盖起办公楼,浇筑了环村路,走进现在的培香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培香这个小山村也变得更加秀丽与迷人!
(记者胡枭/文 孔德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