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会是今年春节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大会。市委书记徐止平在会上要求各级统一思想,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要一届一届抓下去,打实基础,创出业绩。这番话非常朴实,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深重,一些企业仍然在过“寒冬”,就业形势严峻,老百姓的收入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更强有力地推进“工业强市”,促进发展。因为保了企业,新办了企业,引进了企业,等于是保了增长,保了稳定,保了民生。
扭住“工业强市”的龙头不放,也符合金华的发展实际。科学发展要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矛盾。过去,金华的农业、市场等搞得不错,而说起工业,就显得底气不足。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抓了“工业强市”战略,着力保稳促调,加快转型升级,引进了一些央企、世界五百强企业到金华落户,使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汽摩配等块状经济,不仅在全省,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位置。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还不小,像杭州、宁波等地,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工业企业已有不少,而金华至今没有一个。全市工业总的量也不够大。工业这条腿不加粗加长,经济没有大的增长,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自然,一个单位一个地区面貌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工业强市”这种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没有几届政府沉下心来,持续不断的努力,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这就要有一种科学态度,要耐得住寂寞。这种大耐心,展现的是追求,体现的是精神,反映的是方法论。一些领导在任期内埋头苦干,可能得不到收获果实就离开了;一些领导按照前任的思路继续努力,可能显不出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是正常现象。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管是否能显露政绩,都要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甘愿做好播种人;不管是谁开创的路子,都应当接着浇水施肥,继续做大做强。人民的事业这样要求我们,做人的品格也这样要求我们。
事实也证明,只有“一张蓝图绘到底”,许多大事才能办成功。义乌抓市场就像传接力棒,一届一届领导往下传,从不放手,才有现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小商品城;永康历届领导都“咬住”五金特色不放,才有现在的五金规模。如果大家都急功近利,“一个将军一个令”,折腾来折腾去,那怎会有今天的中国小商品城、中国五金城和中国影视城?怎会有市本级良好的发展势头?毋庸置疑,今天,我们致力于“工业强市”,也需要倡导这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既不驰于空想,也不骛于虚声,而是抓住当前中央扩大内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政策及流动性货币充裕的良机,朝之于既定的发展目标,行之于一步一个脚印,既重结果,也重过程,趋利避害,一以贯之,不达目的,决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