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东都赋》云: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将这句话悬挂在大堂上,让来者为之震,让访者为之憾。芸芸众生,德高为范,一个"德"字了得;大千世界,世事纷繁,辩而分明,一个"抗"字,判辩多少是非?律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现实生活中,律师本身就是法律的某种代表,他维护着法律,他维护着当事人的权益。
在上海这样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里,要从成千上万的律师人才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瞻却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善于思考的益智,以“三次打破常规”的勇气,以“一年跟了两位老师”的勤奋,以“胜败存乎一心”的心态,从一名小律师发展成为目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兼律师。他说:他的事业现在才算起步,跟其他优秀的律师相比,自己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倍加努力!
三次打破常规
求学的经历大都相似。胡瞻,胡宅乡胡宅村人。和所有山区孩子一样,有着十年寒窗的苦学生涯。
1990年,磐安中学高中毕业后,胡瞻以提前录取进入武汉海军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海军某部任职。
六年的海军生涯,他从副连到正连,又从正连到副营,一步一个脚印,节节攀升,还被授予上尉的军衔。如果长此下去,混个副师退休,也不是难事。在别人眼中,胡瞻前途无量,朋友家人都认定他能在部队里干出一番大事业。
然而,部队磨练了胡瞻坚强毅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耐力。
胡瞻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看他一脸的温文儒雅,可胸中却激烈壮怀。趁着裁军50万的机会,胡瞻第一次打破常规,选择了转业。
“到地方上参与经济建设,回家乡与亲人团聚?”胡瞻想,“自己是转业军官,虽然磐安县人民政府会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但是,现在政府岗位安置很困难,我回去,这个岗位就被我占领了,其他人就没有了。我可不想增加政府的负担。”
另一方面,他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胡瞻第二次打破常规,2000年,他拎着行李,只身来到上海,找到了在上海工作的高中同学。“我来上海了,你们得给我看看有什么可以谋生的职业?”同学之间没有客套。
好端端的地方干部不当,却要到上海闯荡。同学知道,胡瞻是破釜沉舟要在大上海落脚了。当时,复旦大学正在招法律第二学位的学生。“你在部队里学的技术,现在也派不上用场,干脆去学习吧!”他们推荐胡瞻考第二个学位。
当时要进复旦大学就读法律专业得考法律基础概论、英语和政治这三门课程,而距离考试只有40天的时间。
胡瞻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法律,复习时,第一次看到《法学概论》这么基础的一门学科。另外,英语在军校学过,通过四级考试,但是在部队六年也没接触过,英语单词都忘得差不多了。”
一切从头再来。如何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掌握最多的知识?胡瞻只好天天钻在书堆里,挑灯苦读。40天时间,胡瞻住在同学刚分到的房间里,除了去菜场买点菜,足不出户,天天看英语和法律。
青年之字典没有“困难”两字。40天的复习迎来了大考,268人挑40人,胡瞻在同学的意外声中居然被复旦大学录取了,读上了法律专业。九月份刚进入复旦大学学习法律,他又在十月份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全国百分之十的通过率,很多经过四年或六年法律正规学习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也很难第一次参加考试就通过,他居然在仅准备了二个多月的情况下就顺利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律师资格证书。人生的这两次考试,决定了胡瞻要与律师结缘。
28岁的年纪,与20来岁的同学一起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耐心和努力。
2002年,胡瞻成功获得复旦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并进入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助理。做助理律师,这是每个律师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第一步,然而,胡瞻的这一步走得却比其他律师更加华丽。一位上了年纪的律师告诉我们:初出茅塞的助理律师,一般要跟班多年,待有了一定的从业经验,掌握了相当的技能才出来比拼。可胡瞻却不想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他第三次打破常规,做了一年律师助理后,就单枪匹马勇闯律师界,做提成律师,完成了其他律师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角色转换。
何以如此?唯有勤奋。
一年跟了两位老师
从军人到律师,从工科技术到法律文书,胡瞻来了180度的大转变。他之所以能够快人一步,跟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胡瞻说:小时候自己很调皮,经常与同学闹摩擦,每当有家长来投诉,母亲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开涮。母亲是一位要求很严格的人,对他的教育可谓严厉。有一次,胡瞻赖在床上不肯去上学,她就把胡瞻从楼梯上拖了下来。对此,胡瞻十分感谢母亲,没有当时母亲严格的管教,可能就没有胡瞻今天的成绩。
既然选择了律师,就要为之不懈奋斗。刚做助理时,为了能够多接触一些案子,多掌握一些实际操作,胡瞻一年就跟了两位老师。别人一年做20-30个案子,胡瞻却做了60多个案子,令当时带他的两位老师都深受感动。一位老师说:其实,胡瞻跟了他三个月之后,就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能够带这样好学的助理,他很乐意。
同在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任玉萍说:胡瞻是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引进来的人才。他上进心强,对自己人生有规划,有追求,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在专业理论方面、实务方面都相当不错。他也非常敬业,在并购投资、房地产与建筑、国际贸易等方面有专攻,办出了许多典型的案例。作为党员律师,他有很强的责任心,面对法律从来不含糊,每接一个案子,他都能深入研究法学和法律规定,他是一个学术型的律师。特别是作为外地律师,能够立足上海,竞争压力是很大的,也是没有退路的,只能靠自己往前冲,在他身上体现的是进取拼搏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胡瞻告诉我们,由于缺乏人际关系,没有客户基础,胡瞻的第一年提成律师之路走得异常辛苦,几乎没有客户找上门,也没有任何的工资来源,那时候胡瞻每天都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当然,胡瞻也清楚: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人生进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如果想干事业,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要倍加努力,要以厚积薄发之势去争取成功。
闲时学习忙时拼。既然选择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就要有付出。口若悬河的辩才,滔滔不绝的说理,靠得是渊博的知识,凭得是实践的锻炼。胡瞻为此满怀信心。
一年以后,业务接踵而来。随着口碑的逐步建立,胡瞻越来越被客户们所认可,很多客户都愿意将其客户或朋友介绍给胡瞻。在新老客户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下半年起,胡瞻的各方面业务走上正轨,他的事业迎来灿烂的曙光。
胜败存乎一心
有人说,律师抗辩,凭的就是口才。即使不能把死人说成活人,但也应该将马说成是螺,把狗说成是狼。对此,胡瞻却认为:律师是有职业道德的,一方面,要勤勉尽责地为当事人服务,要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要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我们在上海采访的时候,胡瞻刚好在处理一个企业重组的案件。企业重组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包括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业务重组等方方面面的事。在这过程中,很多律师往往不太重视员工安置这一块,认为只要按法律制订安置方案就可以了。胡瞻却认为,现在党和国家提倡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人的和谐。而员工安置就是与社会和谐紧密相关的事情,如果安置方案无法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就很可能会导致员工闹事,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事实上,一旦出现员工闹事的情况,政府就会介入,这样重组等事宜就会受到影响,这当然不是客户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胡瞻在与该案件的律师团成员讨论时就提出,要认真重视员工安置方案的制订,多与员工沟通,一定要平和地解决好员工安置问题。
案例是最有说服力的。胡瞻律师在公司法、收购兼并、改制重组、房地产、建筑、国际贸易等方面具有专业特长,其提供的法律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赞赏。
上海某集团公司是由几位创业者从零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起初只是从事产品贸易的公司。随着业务的增长,在上海、江苏等地又设立了几个工厂,随后又成立了一家研发公司,后来又为了出口而设立了进出口公司。在只有一二家公司的时候,内部管理和动作流程是很简单的,但随着公司越来越多,业务关联性越来越强,企业老总觉得急需对几家公司和工厂进行重组,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也为了公司今后可能上市做好准备。为此,他找到了胡瞻律师。胡瞻和他的律师团队对该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理清了各公司的业务范围、股权结构、资产状况等相关信息,设计了全套的重组方案,并协同集团公司完成了整个重组过程。重组后的集团公司,股权结构更加清晰、业务分工更加明确、资产构成更加合理。此外,胡瞻还协助该集团公司制订了全套的内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使其内部管理更加规范,业务流程更加流畅,风险防范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目前,该公司又聘请胡瞻参与和PE(私募股权基金)、VC(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进行联系和谈判,希望吸收一些投资基金的投资,并争取走上IPO(首次公开上市)。
胡瞻在房地产与建筑方面的法律服务更是获得了客户的好评。胡瞻律师团队为太湖某别墅开发项目提供全程的法律服务,包括项目公司的设立、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项目融资、建筑及设计的招投标、房产销售等。在胡瞻代理的一个建筑工程施工费索赔的案件中,业主方已濒临破产,在该建筑物上的银行抵押债权已经远远超过了该建筑物的拍卖款。根据抵押权优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建筑公司已经不可能获得赔偿了。而且,从表面上看,似乎建筑公司也不能享受“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了,因为有“六个月”的期限规定。胡瞻接受建筑公司的委托后,通过从法理上分析“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立法目的,并结合本案的实际,最终说服了法官,从而使得建筑公司获得了近40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目前,胡瞻是多家房地产企业、建筑公司、设计院的律师。
在国际贸易法律服务方面,胡瞻在国内外也颇具名气。美国某石油的经销商准备在中国大陆销售石油,为此需要聘请一位律师全权负责相关法律事务(作者注:美国人的法律观念是很强的,做生意总是要请律师进行把关。这一点值得中国人认真思考)。在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多位律师经过近三个月的接触沟通后,最终确定委托胡瞻律师作为其在中国大陆的全权法律代表,为其提供在中国大陆石油销售相关的全程法律服务,包括前期谈判、买卖合同及相关文件的签署、合同履行的协助等。上海某进出口公司准备与印度某公司进行长期的铁矿砂贸易合作,由于是首次合作,为了防范风险,他们聘请了胡瞻律师作为法律谈判代表,参与相应的谈判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买卖双方最终签署了长期协议。至今已经履行一年多,期间所发生的纠纷都在胡瞻当时谈判合同内容时所考虑到的范围内,因此双方都根据合同的约定对纠纷进行了解决,避免了诉讼等麻烦,从而减少了风险。胡瞻至今已代理了大量的国际贸易诉讼或仲裁,包括国际买卖合同、运输、保险、无单放货等方面的纠纷。
此外,胡瞻还就中国货运代理相关法律风险的问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就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如果防范货运代理相关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律师不是天使,但有时候他比天使还要璀璨;律师不是魔鬼,但他有时候却能制伏“魔鬼”。胡瞻说,胜败存乎一心,律师要依案说法,依法代理。
多年的律师实践,我们问胡瞻:最高兴的事,是不是成功地为当事人打赢了官司?胡瞻摇摇头,他最高兴的事是——刚刚还与他对簿公堂的反方当事人却找上门,希望能够帮他代理新的案件;还有一些反方当事人官司结束后主动递上名片,希望下次能够合作。现在,很多以前的反方当事人已经成为胡瞻的客户,这是一名律师最值得自豪的事,因为这是证明律师能力或操守的最好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