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07年厉娜回老家时的合影。陈可礼摄
得知厉娜,是从2006年的超级女声开始的,那时县城大街小巷的人们到处在议论超女的事,而作为同乡,厉娜自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今年八月赴北京的“东南西北磐安人”采访中,根据安排,记者被分配到了采访厉娜这一小组。就这样,在采访中认识了厉娜。
一个很有爱心的女孩
8月上旬的一天记者来到了厉娜在北京的家中,下午3点钟,她从英语老师那听课回来,一回家就像个孩子似地直喊妈妈。
家里有三条可爱的小狗,一见厉娜回来,就纷纷跑上前去亲热,厉娜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字:毛毛、豆豆、马屁。她家里人说,这条名为“马屁”的小狗,特别会讨人喜欢,看到厉娜回来它总是在她身边摇尾巴,作亲热状。厉娜的妈妈张梅芳介绍说,这条狗原来是条流浪狗,被厉娜发现后带回家中。在北京这么多年,厉娜共收留过10多只无家可归的小狗小猫,“老是把流浪猫、流浪狗带回家”。
张梅芳还介绍了一件往事。前年,厉娜在广州出差时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名家住北京海淀的老人收养了100只流浪猫的消息,当时她就给老妈打了电话,让其送500元钱给那位老人。快到过年时,厉娜买了1000多元的猫粮前去看望。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关心动物是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关怀的范围就越宽广。一个人是否有爱心,在很多时候可以从其对待动物的态度上看出来。
厉娜对参与公益事业也很热心。据相关资料,2007年8月5日,厉娜在京为一场名为“传递人间挚爱--加入中华骨髓库”大型活动进行宣传中,与许多艺人一起参与了公益活动,并在现场填写捐赠造血干细胞确认书,还进行了抽血,成为骨髓捐助志愿者。2007年,从金华回到磐安老家的厉娜委托团县委向希望工程捐款两万元。她说:“这是我对家乡人民的一点小小的谢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家乡做更多的事情。”2007年11月13日,在“我要上学”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厉娜也参与了活动,当时人民网的《今传媒》栏目是这样报道的:虽然没有参与主题曲演唱,周蕙、厉娜、邓宁三位歌手也特地来到活动现场奉献一份爱心。厉娜为小朋友们送上了“我要上学”画册笔记本和由Kappa特别提供的书包,鼓励孩子们坚持上学的梦想,只要坚持梦想就会实现。
一个忙碌而开心的人
目前是天娱公司签约艺人的厉娜,日程安排得很满,除了到公司上班拍片,自己也在上声乐课、英语课,也参加了截拳道的培训。在一篇博文中,她写道:
前阵子朋友送了我一本书,叫做《秘密》,始终没有空档打开来看,太久没看书,真怕自己变笨了。这几天,趁空好好地计划了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决定让自己“忙起来”,我开始上声乐课,听新的歌,上英文课,还有截拳道,想到就很开心,感觉特别的充实,机会不等人,要随时准备好,打仗的时候才能马上拿得出满满的子弹。
演艺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圈子,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有资本进一步发展。厉娜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也很用功。她说,天娱公司艺人很多,不仅在外部竞争很激烈,内部竞争也很激烈。从厉娜的发展过程看,都是与影视有关的,她自己觉得现阶段已进入了疲劳期,所以必须学一些新的东西。厉娜认为,目前唱片市场很不景气,作为演员不能只会唱歌,主持节目、拍戏、舞蹈等方面须全面掌握。有些技能学起来就很困难,比如舞蹈方面,原来在艺校时接触不是很多,现在要补课,就显得难度大。有一次,连续三天的舞蹈体能训练导致了盲肠炎,最后只能去打吊针,以后就只好请专业老师安排一些自己能接受范围内的编排。
自2006年和天娱公司签订了为期八年的合同后,外出宣传、表演、拍电影等工作让厉娜变得很忙碌,也很辛苦,但她始终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2007年9月20日出版了第一张专辑《厉娜》,内有广州爱情故事、讨厌电话、我不会说话等14首歌曲。据介绍,该专辑发行首周销量突破5万张,销量突破20万张,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影视作品方面,在电视剧《那小子真帅》中饰演女主角郑希灿,在喜剧片《欠债还情》饰演女主角专业截拳道教练刘思思,在电影《桃花运》、《越光宝盒》中也参与了演出。这些成就是她一步一个脚印换来的,她认为,每个艺人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来吸引观众,而她的特色就是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把自身的魅力展示出来。
“一呼百应”检验人气值
“艺人的生活和所有的人一样,惟一不同的是,有人会找你签名”,自从厉娜因超女出名后,被要求签名的情形就时常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签名热也在慢慢消失。厉娜这样描述她到某个商场的情形:第一次进商场,营业员和顾客兴奋围过来,喊着“厉娜!厉娜!!”,然后要求签名。第二次就没几个人要求签名了。第三次就没人了。获得超女称号三年了,自己是否被观众淡忘了呢?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艺人已经过去了,那是很可怕的事,因为艺人最重要的就是人气。2008年10月,她写了一篇《秋天就这样来了》的博客,里面的一段文字表现了他的这种担忧,“昨天去看了艾薇儿的演唱会,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喜欢摇滚乐的人,可是昨晚却和全场的人一样从头HIGH到尾。简单的舞台、灯光、服饰,还有带给我们震撼的音乐。当我看到全场的荧光棒随着音乐摆动的时候,忍不住想到自己以后开演唱会的时候会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呢?”
为了检验自己的人气,今年6月,她参加了湖南卫视举办的明星人气检测真人秀节目《一呼百应》。6月28日《一呼百应》厉娜专场在湖南卫视如期播出,人气超女厉娜推出音乐作品《广州爱情故事》两年之后,如愿在广州举办了首次个人演唱会。当晚,厉娜卖力的表演和诚挚的歌声告诉大家这3年来她一直都在努力,现场近万名观众的捧场也见证了厉娜人气的魅力。
新浪网当时是这样报道的:此次参加《一呼百应》人气挑战,正值09年快乐女声总决赛火热进行中,作为快女前辈的厉娜能否持续当年的高人气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100分钟的户外宣传,厉娜在烈日下的卖力为她赢来了近万名观众慕名前来捧场,看到如此多支持自己的歌迷,厉娜坦言“可能大家会认为现在的我沉静了很多,但请相信我并没有放弃曾经的梦想,这3年来,我一直都在默默地努力,在音乐、影视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尝试和进步,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蜗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虽然速度会比较慢,但请大家记得我一直都在。”实现了在广州开个人演唱的梦想之后,当主持人维嘉和吉杰问到厉娜成功挑战《一呼百应》还有什么心愿时,她半开玩笑地表示希望能当《一呼百应》主持人。为满足厉娜的心愿,在随后在互动环节,节目组特地安排厉娜客串当起了现场主持。
厉娜说,在那一刻,看到有那么多人支持,真的很开心。
把感激送给所有帮助过她的人
厉娜的成长和她的母亲张梅芳是分不开的,正是张梅芳的努力培养造就了今天的厉娜,所以,厉娜说,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就是妈妈。
张梅芳非常喜欢唱歌,女儿也耳濡目染,当年在岭口读小学时,厉娜就常常对着家中的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学着唱歌,后来还担任了班里的文艺课代表。小学四年级后,厉娜随父母到了县城读书,从五年级开始母亲就让她学二胡,直到初中毕业。初中毕业后,14岁的她就被送到了杭州艺校学习声乐表演。一直来,厉娜在艺术的氛围里不断熏陶,为后来超女的一鸣惊人打下了基础。16岁时到北京闯荡,当离开杭州时,厉娜给母亲打着电话,一边就哭了起来。张梅芳安慰她:“娜娜,你要坚强些,以后的路要靠你自己去闯,这样你才能成功。”到北京后,厉娜学了一段时间的普通话,第二年就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后来顺利进入了该校进修。
到2006年,厉娜的六年北漂生涯一直不顺,当时她和母亲就想通过超级女声选拔赛的这个机会,改变一下处境。在她的歌迷团成立后,她就在长沙进行了封闭训练,6月2日,她获得长沙赛区超女冠军,并在后来全国总决赛中获得超女第五,成为2006年最具人气的选秀新星之一,由此翻开了她人生新的一页。厉娜说,那些日子有那么多的人支持和关心,特别是家乡人民和北京磐安商会的支持,让她永远难忘。
在妈妈的眼里,厉娜是个特别坚强的孩子。“开心的事都会和妈妈说,但不快乐的事从不肯告诉妈妈”、“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能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很辛苦,很努力了”,作为母亲,张梅芳疼爱女儿的心情时时溢于言表。到目前为止,厉娜在北京已有10年了,而在后来的6年中,张梅芳一直陪在女儿身边,厉娜爱吃家乡菜,母亲就让老家的亲友在旅游团赴京时带一些粉干、笋干、火腿等土菜,有时还带来玉米饼,一带就是一百个。厉娜也特别体谅母亲,每次远途出差,只要当天有航班,再晚也会赶回家。而且,在外时,每天都要打个电话给母亲。
厉娜有个心愿,希望将来在家乡举办一场个人演唱会,以此报答家乡人民对她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