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能走多远?
市场经济,一个从卖棒冰起家的人能挣多钱?
无情商海,一个债务缠身的人能有何作为?
曹云龙,以其传奇般的经历,书写了一个草根的财富神话,揭示了“路在脚下”的人生哲理。
——题记
苏州蠡口,华东最大的家具市场。它汇集天南地北家具,吸引东西南北客商,创下了一个集镇城市化的奇迹,也为多少淘金者打开了财富的大门。
曹云龙就在这里创业。他1999年孤身一人到苏州卖家具,从近乎一穷二白的家底起步,历经10年打拼,不仅创办了红木家具厂,在蠡口最大的家具城里置有两个超大店面,而且还开出了一家宾馆饭店,涉足房地产开发,实现了财富滚动累积,写下了一个草根的财富神话。
贫寒出身,造就自强品格
曹云龙是我县冷水镇潘潭村人。农门出身的他,在童年时经受了很多、很多苦。
曹云龙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家里遭受的火灾。那是在他8岁那年,家里不慎失火,烧掉了他们赖以栖身的房子,烧掉了他们本已少得可怜的家具,也烧掉了他们并不丰足的粮食……
家,如果以前有几间房子、几款家具,尽管算不上好,但至少还有个家的样子的话。那一场大火,让他们丧失了全部生活资料,破坏了家的宁静,也让曹云龙他们几兄弟的童年生活平添了几份贫寒的色彩。
他们借住在村民家里,父母俩为早日盖上新房,上山砍柴,下地干活,整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儿,哪顾得上刚入校门的曹云龙,他们几个兄弟饥一顿、饱一顿地过着日子,上学,那全是他们自个的事情,父母鲜有过问。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失去父母管教的曹云龙自此有些放任自己,经常逃学到溪里去抓鱼,冬天冷了就到处捡柴生火取暖,一个学期下来没几天好好上学的,以致16岁了,人家都初中毕业了,他还在读小学。一天,村里的一个同龄人初中毕业回到村里,曹云龙看到人家鲜红的初中毕业证书,一下子羞红了脸。他自那一刻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这样浑下去了”,吵着要父母同意他离开学校,“为家里挣钱”。
曹云龙的父亲拗不过曹云龙,就给了五元钱打发他去卖冰棍。想不到的是,这个在学校里混得不咋样的小毛孩,卖起冰棍来还颇有些能耐。父亲不给他做棒冰箱,他就自己到隔壁村的一位朋友那里去借;没有自行车(那里卖冰棍一般都用自行车驮着卖),他就不怕辛苦背着棒冰箱到村里去转,到人家田间地头去卖。生意做得比人家有自行车的还好,两个月时间就赚了170块钱。曹云龙高兴地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也得到父母的赞许。他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卖棒冰是个季节性的活儿,一过了夏天就没了生意。脑筋活络的曹云龙通过别人介绍,就跑到东阳去学木雕。于是,他夏天卖棒冰,闲时学木雕,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两年。
1983年,曹云龙自忖木雕手艺学得差不多了,便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加入了南下大军远到广东中山打工去了。
童年经受的苦,此时全部转化为曹云龙的财富。打工期间,他特别能吃苦,重活、轻活也不计较,而且木雕手艺也不错,因此深得厂方和工友们的喜欢,工资节节攀升,到1985年时已可挣到一万元一个月。
曹云龙的这种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格为他今后创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中山打工之后,他经历了很多坎坷,做生意亏了50万元,到蠡口几近白手起家,吃过的苦非今日可以想像,但他都挺过来了。曹云龙说,小时候不读书,那是一大错,但小时候吃过的那些苦,现在想想还是一大财富。不然,他绝对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回乡经商,品味商海无情
一万元一个月,这在当时算得上高工资了。可曹云龙并不满足于挣点死工资。他看着人家做老板的,“手艺没别人好,头脑也并不比别人聪明,为什么人家能做老板、挣大钱,而我只能挣点工资呢?”不安分的本性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拉广东的红木家具到磐安卖,或许是一条生财的路子。”
曹云龙打工的大华红木家具厂老板很欣赏他,就铺给他价值30万元的红木家具作为他开店的资本。曹云龙信心满满地回到磐安,在安文中街租下了三间店面,开出了一家红木家具店。
红木家具在当年还称得上高档,限于我县的经济条件,鲜有人问津。曹云龙开店三年,仅仅卖出去了两套红木沙发,所得的钱尚不够支付水电费和服务员工资,以致三年时间他亏掉了50万元。
债务缠身的曹云龙只得重操旧业,二下广东中山打工。他找到铺货给他的大华红木家具厂,说明来意,表示“要以工资抵货款”,在他那里边打工边还钱。
曹云龙的这份诚意打动了大华红木家具厂的老板,开给曹云龙高工资以帮助他早日还清债务。曹云龙领受这份情,干起活来也特别卖力,三年的时间,他以工抵债,将钱全部还清了。
这是一段炼狱般的日子。尽管有老板的信任,尽管他有这样的决心,但债务缠身的日子过起来毕竟不轻松。1999年5月,当曹云龙与老板结清了全部欠款时,他“好像有一种顿时卸下千斤重担的感觉”,“感到特别轻松,特别有成就感”。
上天弄人。曹云龙一路走来,坎坷的童年、经商的亏损、三年炼狱般的日子,这一切都集中地发生在他的身上,不仅没将他压垮,反激起他更强的创业欲望和求富决心。
亦工亦商,写下财富神话
1999年,正值江苏蠡口家具市场的成形、扩张期,它的名声已在广东中山传开了,有很多当地的家具厂与蠡口市场的家具经销商有合作,有的甚至直接跑到蠡口市场上去开档口。
曹云龙不安分的内心驱使他再一次作出了重返商海的选择。1999年下半年,曹云龙带着身上仅有的1300元钱从广州赶往苏州。当他到苏州时,除去路费,兜里已经只剩下600元钱了。
600元钱想在市场上开出店面,这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曹云龙却做到了。他首先找到家具城的招商负责人,想方设法租下了店面;其后,说动房东同意赊欠房费租给他房子;紧接着,他以店面、房子为佐证,得到朋友信任借来了5万元本钱南下订货。
如果说,前几步还是磨磨嘴皮、说情讨巧就能奏效的话,那5万元钱要订到足以铺满店面的货难度可不小。曹云龙想到了广东中山,那里不仅家具企业集中,而且多少还有些熟悉的面孔,成功的希望相对大些。
曹云龙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再度来到了中山。他一家一家地找,一家一家地谈,三天时间,曹云龙不知跑了多少家具厂,也不知与多少老板谈了话,最终只有国华红木家具厂给出的条件最适合曹云龙,不仅同意将货免费铺给他,而且提成的折扣也是最高的,达到了营业额的5%。
曹云龙在蠡口家具城的第一个店面就这样开张了。也许是市场的扩张成就了曹云龙,也许是命运之神在这时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店面开张后,曹云龙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第一年,他的销售额达到了320万元,获利16万元。第二年,销售额翻了一番,达到了640万元,拿到了30多万元的提成。生意的红火和资本的积累让曹云龙萌生自己办家具厂的念头,正当他为办厂资金不足而发愁之际,国华红木家具厂的老板有意自己直接到市场上做直销,并承诺以30万元违约金撤回与曹云龙的合同。曹云龙乐做顺水人情,爽朗地答应他们并获得了30万元违约金。
然而,办厂的投资是巨大的,到此时,曹云龙满打满算还不足70万元钱。曹云龙毅然回家以10万元的价格卖掉了花15万元造起来的老家新房,以筹备办厂资金。
曹云龙铁了心要办家具厂才会有此举措。曾经,家里失火烧掉房子给他寄人篱下的感觉;曾经,他为自己盖成的新房而欢欣雀跃。现今,他为了办成家具厂,竟然要将这承载着他许多感情的新房卖掉了,这般痛苦的折磨背后又蕴育着他多少希望啊!
继后的日子一天天顺当起来,尽管这过程中也曾碰到很多挫折,遇到很多困难,但较之以前,较之以前所吃的苦,曹云龙见招拆招,应对自如,根本挡不住他向财富进军的势头。
现今,曹云龙以华鸿红木家具厂为生产基地,在蠡口家具城分别置有两个超大阵容的高档红木家具门店,并在蠡口黄金地段开有一家宾馆饭店,还涉足房地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推动着他步入了创业佳境,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曹云龙从事木雕多年,多年来他积攒了一个梦想:要用自己的手艺做一个不朽之作。以前,他忙于奔波,忙于生意,没有实力,也没有资本。随着他财富的增加、实力的增强,他的这个梦想也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2002年,曹云龙为自己心中的这个梦想付出实际行动,他构思以苏州园林为创作题材,运用木雕语言和艺术来演绎苏州园林的美。目前,这套名之为“苏州园林”的大沙发已大作造成。它由长沙发、短沙发、平几等10个单体组成,有机地将苏州虎丘、柳园、狮子林等著名园林浓缩其中,雕工细致入微,图案活灵活现。这套用时六年,用料50吨,用工18万工的沙发咋一亮相,即惊颜业界,引得行内和新闻界的一片称道,并成功地入选吉尼斯纪录。
曹云龙在一片赞叹声中奠立了他在木雕家具行业中的地位,可又有几人知道他曾经的草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