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两口自然形成的水井)里淹不死人、疯子掉进去出来后变正常人,灵溪里炸鱼鱼不死人却得受伤,玉山台地的红土地是当初龙被斩断后下三天三夜的血雨而形成,大塘坞水库有高大的彩鹤出没……这些传说或许不可采信,但有着这样美丽传说的地方却给人太多的遐想与向往。
这就是玉山镇佳村。多年前,记者曾来此走亲戚,印象中的佳村,一排排略显破旧的房舍,在古树掩映、绿水环绕中,透着一份宁谧和安详。如今,破旧的房舍已被整齐的新房取代,那条通向村庄深处的石子路也已被浇成水泥路,而古树绿水依然,宁谧安详依然。
自2008年被认定为中国舞龙发源地以来,佳村成功入围我县的旅游特色村,并致力于龙文化的发掘和建设。经过几年努力,佳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口建成了一个占地10亩的荷花池,碧水石栏,嫩草弱柳,卵石小径,虽然还未种上荷花,却已可以想像夏天到来时,池中荷叶亭亭、荷花袅袅的景象。荷花池畔立着一座石亭,名唤藏龙亭。
村旁奇灵山上,观龙亭、聚龙亭与藏龙亭遥相呼应。登高望远,在观龙亭和聚龙亭可以将佳村全貌尽收眼底,还可以看见山下的九曲灵溪和蜿蜒步道。游步道长数千米,全程用鹅卵石铺就,由小溪头村“白象鼻”(一座山名)起,沿灵溪而下,将奇灵山、灵溪院、荷花池等串连起来,然后绕过村口前的小山,一直通往向头村。在两亭之间,“悬崖上的龙王庙”已于不久前完成重建,并于11月17日开光。如今的龙王庙,虽然算不上高大巍峨,却将供奉龙王等11尊塑像。站在庙前空地,看着山前的灵溪步道、青山沃野,听着檐角风铃发出的脆响,顿感一种无上的安宁。
村中央的龙头背上凸现的岩石以及两口深井,传说中是分别由被玉帝斩断而落下的龙头上的龙鼻和龙眼形成的,远远望去,确实十分相像。近几年来,为了保护“龙鼻”、“龙眼”等古迹,村里已对附近的20多户村民进行了拆迁安置。
此外,为了将马塘(古茶场庙)、佳村、向头串成一条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马塘和佳村之间月前修建了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
作为中国舞龙发源地,佳村正向旅游特色村进发,伴随着村内的一系列基础建设,实质性的开发也已迈出新步。据了解,舞龙峡景区的开发者已与佳村达成协议,将于明年投资2000万元,围绕“龙”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形象,进行一系列的深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