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展示
凿纸花又称凿纸花灯,起源于明代。凿纸花,可凿各式佛像、各种花鸟走兽以及各式各样的花边图案。大盘镇小盘村是代代传承下来的彩灯村,兴盛时期,全村300多户中有200多人会制作花灯。随着老一辈渐渐故去,凿纸花技艺也正渐渐走向没落。孔晓青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凿纸花艺人之一,更是其中的佼佼者。2012年2月,金华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孔晓青凭借其精湛的凿纸花技艺入选。
26年的不断学习
现年44岁的孔晓青从事凿纸花已26年。他的凿纸花技艺是祖传的,爷爷传给了父亲,父亲传给了他。
父亲孔庆水20多岁就开始做纸花灯,孔晓青是看着纸花灯长大的。耳濡目染,看着一盏盏精美的纸花灯在父亲手中做出来,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晓青18岁时,一边干农活,一边学起了凿纸花。“当时学凿纸花主要是因好奇而产生的兴趣,也有一部分是出于传承的考虑,我不学的话就传不下去,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在这里断了。”
虽然刚开始学习时,孔晓青也经常被父亲骂,但出生于“手工艺制作世家”的他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再加上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很快就学成出师了。20岁那年,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在接下来二十多年的制作过程中,孔晓青更是精益求精,不断地向其他人学习。“以前村里也有很多纸花灯做得很好的,我就去向他们学习。不过,他们只能提供做好的成品而不能展示制作工艺,所以常常是只能看着别人的作品,自己从中发现、感悟和模仿。”
在虚心学习的同时,孔晓青也是个善于思考和创新的人。以前,长脚码的纸花样式较少,只有几种,孔晓青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又创作了十多种,大大丰富了种类,也使得纸花灯更加美观多样。
随着技艺的不断完善,他所制作的纸花灯越来越精致,因而也有了不小的名气,不仅村里、县里,甚至东阳、义乌、台州等地也常有客户来找他订做纸花灯。由于村里会做纸花灯的人已经不多了,他的生意也不错,最好的是2010年,他共卖出300盏纸花灯。每年农历十一月至次年的元宵节,是孔晓青最忙碌的时候,订单多时,他从九月份就着手开始制作了。
繁琐的制作工艺
孔晓青的纸花灯制作工艺繁杂,主要有扎灯架、凿纸花和糊纸灯三道工序。灯架用竹子劈成篾条扎制,六个面的大小尺寸要严格对称,稍有偏差就会显得很不协调。
凿纸花就是用凿花刀在纸上凿出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这是一道非常细腻的工艺,光是各种凿花刀具就有几十把。孔晓青技艺已十分纯熟,不需事先在纸样上绘制图案,直接把红、黄、绿、白各色彩纸按花灯尺寸折叠剪裁成梯形、长方形或四方形,选用各式刀具信手凿刻,各种吉祥喜庆的图案就在他的巧手下成形。在薄薄的纸片上凿花,看似简单且不费吹灰之力,实际上却是需要十分小心,不能刻错分毫,而且一叠十几张纸样要一刀凿透。“凿纸花不像木制品雕刻。雕刻木头时,如果出现微小错误,还能修补一下,但薄薄的纸片,凿破了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糊纸灯也不轻松,需要先在灯架上糊上一层白坯,然后再将纸花糊在白坯上。由于纸花的尺寸是严格按照花灯各个面的尺寸剪裁出来的,若是糊得不到位就会严重影响美观。
等糊好后,再在各个灯角挂上花球和流苏,一盏漂亮的花灯就制作完成了。值得一提的是,孔晓青的花球做得非常不错。“花球做得像我这样好的,整个磐安也屈指可数。”他自豪地说。
由于纸花灯工艺复杂,每到制作的时候,孔晓青是一家四口齐上阵。76岁的父亲由于视力不行,做不了凿纸花了。所以孔晓青一个人负责扎灯架、凿纸花、做花球和流苏等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父母和妻子就帮忙糊纸灯。“做这个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工作,需要全家四个人都动手,就我一个人的话肯定做不起来。”他说。
堪忧的传承之路
正值壮年的孔晓青,制作水平也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应该说正是处于巅峰状态,可他却已萌生了退意。“现在是能不做就不做了,主要是考虑到不划算。一对12球(纸花灯灯角上悬挂的花球总数)的卖100元左右,36球只能卖200多元,但制作一对纸花灯一般需要三天时间,再扣除材料费等各项成本,算下来,一天也只挣40、50元。像我现在在厂里上班,一天能挣100多元。况且纸花灯只有在元宵节迎龙灯时才派上用场,市场比较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现在父母年事渐高,视力也差了,已经吃不消一起帮忙制作了。本来今年都想休息一年不做了,但正月初十那天村里突然来订,需要三对花灯和一盏龙头口里灯,连续多天通宵才赶制完成。”他说。
从孔晓青的态度中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了凿纸花工艺令人担忧的前景,而他本人对此也是忧心不已。“以前村里会凿纸花的人也不少,但是他们都没能把它传承下来,村里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现在除我之外,全村只有几个老人会,而且他们大多也都是十多年没有做过了。在同辈当中,只有我一人会这门手艺。我不把它传下去的话,就会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愿意学这个复杂的手艺。”
孔晓青介绍说,十年前曾有几个人要向他学习凿纸花,但他们只学了半天就不愿再学了。主要是因为凿纸花工艺太过复杂,需要很大的耐心,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有位雕花很不错的村民想尝试凿纸花,始终不得要领,直喊太难。
在没有其他人愿意学的情况下,儿子就成了孔晓青的唯一继承人。早些年孔晓青就曾试过教他,但他嫌麻烦总是学一会儿就跑去玩了。现在儿子渐渐长大懂事了,也渐渐愿意学了,孔晓青决定今年儿子放寒假就开始教他凿纸花灯的全部技艺。“当然如果有其他人愿意学,我也很欢迎,并会全心全意地教他。”孔晓青说。
前景实在不容乐观,但孔晓青也在尽着最大的努力,就像有人鼓励他的那样,“不要失传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