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溪乡后田村葡萄基地,业主陈天福指着眼前的一片塑料大棚,向我们介绍今年的葡萄收成。后田葡萄基地占地50亩,现有13个品种,这几天上市的巨峰葡萄和金手指提子价格分别达每公斤12元和20元,且供不应求。不久前,受台风“海葵”影响,基地多个大棚受损,损失不小。尽管如此,每亩收入还是可以达到1万余元。
说起自己种植葡萄的历史,陈天福提到最多的是“求新”二字。
创新模式实现生态种养
2008年,陈天福从香菇生意转到葡萄种植。当年,他租用双溪乡后田村的“西峡”(系当地土名,以前曾是一片溪滩),引进8个葡萄品种,开始打造他心目中的精品葡萄园。由于种植经验不足,加上葡萄园所在地土壤贫瘠、易受水灾风灾影响,第一年收成并不好。通过分析,陈天福发现葡萄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不足。
2009年,经过努力,陈天福争取到一个全新的项目,即享受国家财政补助的“磐安绿峡养种场”,获得国家财政50万元资助,引入“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经营模式。他跟朋友的生态养殖场合作,把养殖场产生的排泄物和污水统一收集到沼气池,把沼液抽往高处,然后作为有机肥料引入葡萄园。这样一来,土壤肥力显著改善,葡萄产量也相应提高。
更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
尝到新技术的甜头后,陈天福请来了上海农科院的专家,为葡萄园“号脉”,同时根据本地市场情况,果断引入新品种。随着一个个新品种培育成功,其产品很快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附近的顾客纷纷上门求购,每到周末,东阳、义乌等地的顾客也慕名而来。目前,他的葡萄园共有金手指、夏黑、藤稔、巨峰等13个品种,其中沪培1号、沪培2号、沪培4号等品种在邻近几个县市中只有该基地有,很多顾客都是冲着采摘“不一样的葡萄”而来。
陈天福告诉我们,前几年获得成功的新品种产量已逐渐稳定,但他并不满足。今年,他又引进了美国红提,上海农科院的新品种“郁金香”也将在明年上市,其口感会超过近几年受追捧的“醉金香”。
免费燃气回报后田乡亲
葡萄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陈天福感慨颇多。问及最高兴的事是什么,陈天福说是沼气入村。2009年,陈天福利用项目资金配套建成沼气池,把养殖场产生的排泄物和污水统一收集到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通过输气管免费送到各家各户作为燃气,惠及后田村民46户。每年的3—11月,后田村的村民都不需要用其他燃料,光沼气就用不完,一年下来节约的燃气费不是小数目。陈天福说,如果有附近村庄需要的话,他很乐意把安全、清洁的沼气送过去。“再供应40户没问题,肯定不收钱的,政府给我这么多帮助,我做这点事是应该的。”
在陈天福看来,他的葡萄园还有另外一层意义。“这种‘金手指’在广州要卖到每公斤30-40元,我这里只要20元,”他说,“本地消费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新鲜、安全、实惠的精品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