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发力
“竖”正大旗
“赶茶场”盛行于玉山一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活动,周边群众纷纷“赶”到古茶场聚会,场面热闹而壮观。“百闻不如一见”,11月29日,即农历十月十六这一天,记者前往玉山镇马塘村的古茶场庙,亲身感受这一活动盛况。
壮观的大旗
“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是“茶场庙庙会”标志性的民间艺术项目,国内独有的群体性传统民间竞技活动。今年的龙虎大旗由尚湖镇岭干村制作,重41公斤,长和宽分别为25米和18米,需100多人共同协作才能竖起来。
茶场庙边空旷的广场上,在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中,龙虎大旗高高屹立,迎风飘扬,人们驻足观看,无不欢欣鼓舞。今年,观看迎大旗的还有一拨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宁波。据神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神贤介绍,这拨客人是宁波一家旅行社得知我县要举行“迎大旗”活动后发起网上报名组织起来的,有500多人报名参加,可惜天公不作美,下雨的天气阻碍了他们成行,所以实际参加观看的只有200多人。“我还从未看到过这么壮观的民间表演,震撼,奇观,可谓‘千年一遇’!”一位约摸70多岁的宁波游客孙大爷一边忙着拍照,一边竖起大拇指赞叹。
“要拍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为以后的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做扎实工作。”县文广新局局长潘玲玲对每一个参与活动的文化系统的工作人员这样要求。“这次虽然是民间组织的活动,但我们有责任组织好,让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
多彩饰品
观看演出
热闹集市
精彩的社戏
迎大旗的同时,演社戏也是“赶茶场”中的一个传统保留节目,今年,茶场庙管委会邀请了缙云婺剧促进会婺剧团来玉山演出。
该婺剧团是2010年新办的剧团,演员阵容齐整,颇有实力。整个表演延续三天三夜时间,共有6场演出,具体节目有《马超追曹》、《七郎八虎》、《康王登基》和《秦门忠义》等10多个,群众看后反映良好。为了让群众看上精彩的节目,茶场庙管委会这几年都是邀请表演水平较高的剧团前来演出,去年邀请了东阳婺剧促进会婺剧团,前年邀请了磐安婺剧团,深受群众欢迎。
县文广新局对这次“赶茶场”活动非常重视,拨付10万多元给予支持。“对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我们很是感谢。”马塘村党支部书记、茶场庙管委会主任周秉忠说。
热闹的集市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凡一场文化活动的背后,总与当地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可不,“赶茶场”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逛集市。
“赶茶场”活动期间正处于农历十月十五、十六,恰是一年一度的集市交流会。走进宽8米、长约500多米的古茶场购物街,只见两旁满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不算宽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小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食品、服装、生活用品可谓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小孩子在大人陪同下吵着嚷着购买玩具,年轻人则喜欢选购服装、饰品,老年人赶在年关来临之前选购置备年货……一名来自尖山的周姓摊主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来“赶”茶场,近几天都在连轴转地赶集市:岭口、尖山、尚湖,下一站将到万苍,主要以卖甘蔗为主。“别看我的摊位现在清淡,等到迎大旗、看社戏结束,人们准备往回赶时,大家就会一捆捆地买甘蔗,一货车的甘蔗很快就会卖完。”
借助于“赶茶场”的人气,“神行”公司的员工也在忙着吆喝旅游产品。据她介绍,农历十月十一到二十的10天时间内,凡是县内游客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免门票游览舞龙峡景区。
记者在想,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艺术表演,贴近的民生交流,也许正是“赶茶场”民俗文化活动长盛不衰,经历千年风雨一直传承至今的原因所在。
祭祀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