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胆道系统
(一)胆囊疾病
1.胆囊结石:超声是诊断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其准确率为90.8~93%,能发现直径只有3mm的结石,尤其是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2.急性胆囊炎:首选方法,可以清楚显示胆囊外形改变、囊壁增厚、水肿及囊腔内外的异常。
3.胆囊息肉样病变:目前超声可以对大多数息肉样病变作出定性诊断,高敏感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性质有重要价值。胆囊息肉超过2cm的,有64~98%的可能性为恶性。如果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应该加强随访,以便及早发现恶变可能。
4.胆囊恶性肿瘤:胆囊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极少能够早期作出诊断。中晚期病人有腹痛、纳差、胆囊区压痛,晚期还可出现黄疸、右上腹包块,预后极差。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为63.5~85%。
(二)胆道疾病
1.胆管结石: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常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绞痛、黄疸、寒战和高热。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是约60~90%,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是95%以上。肝外胆管结石常需要手术治疗,而且效果明显,但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很难彻底清除,并发症多,复发率很高。超声检查是胆管结石的首选检查办法。
2.胆管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起病缓慢,可有肝区疼痛、低热,黄疸为最早症状,可进行性加重。CT、MRI、胆道镜检查的准确率优于超声检查,但可以作为首选的方法,能够确定肿瘤发生的部位,可以估计其程度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其他:超声对壶腹部周围肿瘤、胆管炎、胆道寄生虫等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四、胰腺
1.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腹水、胸水、电解质紊乱、出血、休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凶险急剧,常并发休克、腹膜炎、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死亡率高。在胰腺炎早期超声没有典型的表现,出现典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有明显的临床价值,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判断。超声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不高,准确率只有25%左右。但对慢性胰腺炎的胰腺假性囊肿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
2.胰腺癌:胰腺癌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一旦出现,病程已属晚期。典型症状有腹痛和腰背痛、黄疸、进行性消瘦和乏力、胆囊肿大、上腹部肿块、腹胀、恶心、呕吐、腹水等。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尤其超声对2cm以下的胰腺癌诊断比较困难,诊断价值不如CT、MRI,但超声结合肿瘤血清学标记法对于诊断小胰腺癌有重要价值。(待续)
县人民医院李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