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
你好!
第一次给你写信,思潮起伏,几天不能平静。虽然我们日日形影不离,却很少有机会心平气和地做一次坦诚的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你常想教育究竟是什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毋庸置疑,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训练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知道你们教师不是上帝,不能赐给学生翅膀,但是你们能够让学生灵魂跳动,让学生思想自由飞翔,让学生扬长避短。
你期待走进文本,走近学生,期待师生心灵交融地对话。这充满魅力的课堂锻炼了你的性格,你想让自己尊重、鼓励、欣赏、帮助每一位学生,想让教学演绎成师生共同经历的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孩子们,越来越敏感,害怕举手发言。有时你忍不住抱怨、责怪,事实告诉你,这样只会让课堂更沉闷,让孩子更封闭自我。孩子喜欢听这样的语言,你一定要在课堂多多使用:“交流使我们睿智,谁愿意把你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思考使我们成熟,带着这个问题再边读边思考吧!”“敢于表现自己优点的人是可爱的;勇于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是可敬的!而只有改正了缺点的人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成长!谁愿意第一个成长。”
亲爱的自己,记得常常架一面三棱镜在眼间,不为蒙蔽双眼,只为用缤纷的七色光将碍眼的浮光驱散,去收藏陪伴你身边的美丽。即使那个有些“小自虐”的问题孩子不断给你出难题,却也成就了你阶段性地思考如何宽容。他出言不逊,不懂感恩:我的爸爸妈妈才不会心疼我,他们巴不得我死掉!他不懂得排解烦恼,而是让人匪夷所思地无理取闹,大肆发疯发颠:早读课,老师去听课,他不认真读书,听不得班长一句批评,推桌翻椅,搞得教室鸡犬不宁;在餐厅因同学随手拿了被他预选定的菜盘子而不吃一粒米饭;时常因同学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而拿自己的额头碰撞桌角,撞墙壁……
对于这么一个问题学生,他首次问题出现时,你温婉地处理,奠定了他对你的信任,你始终相信人总是向上向善的,眼神饱含着关心,亲切地说:“你是一念之差做得过火了,做得不可收场了是吧?……你觉得碰到这样的事你可以怎么调解自己的情绪?……无论你做过什么,吕老师都爱你,都会帮助你!你也要爱自己,不能再伤害自己。”
教育都是这样,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在父母,抓住机遇与家长深入沟通。那次他为小事赌气不吃饭,还用额头碰撞餐桌。你决定打电话请家长送饭过来。借这次机会向家长反映他心中的父母——我的爸爸妈妈才不会心疼我,他们巴不得我死掉。家长听了也很震惊,觉得自己严格要求他学习是为他好,没想到……你顺势告诉家长:“孩子错了,批评是应该的,但批评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永远喜欢你,永远爱你!妈妈批评的是你刚才做的这件事’。”我们中国人不习惯直接表达感情,这样导致孩子就感受不到父母亲的爱,特别是小孩子。
宽容不是没界线的,因为宽容不是妥协,虽然宽容有时需要妥协;宽容不是忍让,虽然宽容有时需要忍让;宽容不是迁就,虽然宽容有时需要迁就;但宽容更多的是爱。记得他因自己装篮球的网袋破了怕被爸爸打,就把怨气化作一巴掌结结实实打在了一个女同学的脸上。你和同学们实在忍无可忍,给他开了一个“批斗会”,面对众人的批评,他低下了头,流下了眼泪:“我把一百多元零花钱,全赔给她。”孩子就是孩子,百元大钞让大家感受到他的诚意,但班长还是掷地有声地说:“钱买不来同学的情,同学不会接受你的钱,这个方法是不现实的,你让同学的心冷了,一下子是热不起来的。”但你还是坚持他把一百元钱交给你,这惩罚也是对他的一种爱。
现在他身边有朋友了,学会了一些调解情绪的方法,很少有过激行为了,可他的学习态度还等着你去矫正!
亲爱的自己,努力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今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学生个性张扬的同时其心理有可能变得膨胀,你最需要的是那种自我谦抑的包容和自省之心。
祝一切安好!
你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