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潭岗村因两棵古黄藤盘绕的红豆杉古树及村前一汪清澈见底的“藤潭”而得名。清晨,信步在村庄之中,云雾缭绕的古树林、碧波荡漾的藤潭湖、古色古香的亭阁、清香袭人的荷塘、绿树掩映的竹园……这一幕幕景致如画如诗般地流转在记者眼前。待到夜幕降临,村庄呈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绕着藤潭湖行走在休闲长廊之上,静谧的夜景在红色灯笼下更添一份柔和、喜气;休闲广场上,外来的游客和村里的妇女一起欢快地跳着广场舞,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古红豆杉下闲聊家常;在小道上散步的小夫妻正在慢声细语,在篮球场上拼搏的小年轻正在释放青春活力……
活着怕藤潭岗 死了怕阎罗王
在玉山一带,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活着怕藤潭岗,死了怕阎罗王”。在过去,藤潭岗村是马塘、尚湖、赵界等地村民到尖山赶集的必经之路。藤潭岗村有120户,320多人,地处山岗,石少泥多,山少风大,全村到处都是黄金泥路。一到下雨天,路上的泥巴很会粘鞋,行人路过时,泥巴粘上后甩也甩不掉,还一层一层拼命往鞋面、裤管上“爬”,变成“泥腿子”,行人像脚下生根似的迈不开步。村党支部书记杨贺龙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村的路真的很难走,即使想做大路好路,村里也没有这个财力。在过去那个年代,不只是路难走,日子也难过。家家户户都靠山和田地生活,我们村山少柴不够烧,土地单薄粮食产量也低。更令人头痛的还是这些黄金泥路,外村人只要听说是藤潭岗村的,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过来,所以藤潭岗有段时间成了光棍村。自从新农村建设之后,村里变化很大,藤潭岗村又有了新的称呼,现在大家都管叫我们‘小杭州’了。”
1998年,村里修建了第一条水泥路,不仅便利了人们出行,也解决了物资运输等难题。2005年,投资建造了村综合楼,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从此村民们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旧村改造之前,藤潭岗村危房很多,每逢刮台风和下雪天,那些摇摇欲坠的房子就会危及村民安全。考虑到村民的安危,2005年开始,旧村改造持续开展3年。2009年,邀请杭州一家设计院对村庄前的池塘进行规划设计,投资300多万元建成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的藤潭湖以及湖面上四座古色古香的亭阁。同年,投资40多万元在藤潭湖周边铺设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的游步道,在游步道临湖一侧栽上了柳树、桃树等绿化品种。投资12万元,建设三个荷花塘,总面积达1430平方米。为方便农家乐接待游客,村里投资18万元建设了休闲广场,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包括停车场、舞池和篮球场,停车场可容纳十几辆大巴车。2010年,投资10多万元建设了红豆杉公园,整个公园围绕四株400多年树龄的古红豆杉而建。2012年,投资16万元建造通往皇城湖方向的休闲长廊,并在长廊两侧种植了猕猴桃。2012年,投资20多万元完成了村口牌坊的建造。全村绿化以红豆杉为主,辅以柳树、桃树、樟树、红叶石楠等绿化品种,现村中已种植1000多棵红豆杉树,总投资45万元。实施道路亮化工程,全村安装了130盏田园灯和仿古路灯,总投资30万元。现村里正在建造新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80万元。
路通百业兴 汇集八方财
如今的藤潭岗,家家户户之间都铺上了水泥路,邻里之间串门再也不用担心泥路带来的麻烦了。自从磐新公路拓宽改造后,更是给村民经商务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村中第一条水泥路悄然间成为人们饭后散步的小道。
53岁的张兴标是到丽水市松阳县炒茶叶的村民中最年长的一位。从2005年起,每年一过元宵节张兴标就带着炒茶机去松阳炒茶叶,每天炒制20~30斤茶干。等到清明时节,老家这边的茶叶开始采摘了,张兴标就回家炒茶叶,整个茶季下来,可收入好几万元。当记者来到张兴标家中时,他正在忙碌地炒制茶叶。张兴标一边娴熟地操纵茶叶机器,一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交通不方便,我们只能在尖山一带收茶叶,价格比较低,收益不高。现在通往外地的路都修好了,出门很方便。松阳那边茶叶出得早,价格比这边高很多,村里很多人都去那边炒茶叶,这项收入成了许多村民整年的主要收入。”
杨方平是藤潭岗村的茶叶炒制大户,家中共有13台茶机。夫妻俩在松阳炒茶叶的时候,每天收入茶青300斤,能炒制60多斤茶干。松阳的乌牛早价格好的时候可以卖到500多元一斤,每斤茶干可以赚100多元。杨方平家一年茶叶的收入就达十几万元。过完茶季,杨方平就会去天台县承包小工程。如今杨方平一家已经在村里盖起了三间洋楼,还买了一辆面包车。
37岁的杨光平是村里圣诞工艺品的总代理,家中一共购置了十几台电车。杨光平介绍:“现在工业园区这边做工艺品外贸的企业很多,我们夫妻俩都会做裁缝,但是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就买了十几台电车发给村里空闲的婶婶婆婆们去做。我从外边接单子来,再把材料发给她们,做完再去把货收上来发出去。这样每个月下来,收入不少。”而在茶季,杨光平也会和其他村里人一样,过完立春就去松阳炒茶叶了。两个月的茶季下来,杨光平的口袋也已鼓鼓的。
红豆杉多了 农家乐闹了
新农村建设之初,藤潭岗村就启动以红豆杉为载体的农家乐特色村建设。2009年,红豆杉园的红良农家乐、会宾园农家乐、红杉土菜馆、美良农家乐相继开业。如今,全村已有10家农家乐,共200多个床位。杨贺龙说:“农家乐开办以来,村里为村民提供了相应的支持。组织农家乐户主到县里参加免费厨艺培训,给农家乐发放免费床铺等等。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来我们红豆杉园,我们也在努力优化旅游生态环境。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正在建设,到时候也将规划出108个床位,以容纳更多的游客。”
张云良家的罗慧农家乐于2012年10月1日开业,共有20个床位。据张云良介绍,去年刚开业的十一黄金周就收入1万多元,今年七月份的毛收入也达到8000多元。除了村里安排的客人,其他都是东阳、义乌等地朋友介绍来的。今年上半年平均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农家乐不忙的时候,张云良就去跑运输,月收入达1万多元,妻子罗慧则在磐安工业园区企业上班。在张云良家里,记者碰到了刚从义乌过来的游客季女士。季女士告诉记者:“去年我们跟旅游团去夹溪十八涡游玩时,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了。农家乐是朋友介绍我们来的,住的地方很干净,主人也很好客,吃的饭菜都是在柴灶上做的,在城里尝不到这样的味道。这次特地带孩子来这里度假了。”季女士11岁的女儿一脸兴奋地说:“这里就跟老师带我们去春游的地方一样,空气很新鲜,晚上睡觉很凉快、很安静,还有好多花草树木,玩的地方也很多,我喜欢这里。”
享生态文化 育有用之才
近年来,藤潭岗村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市级生态示范村”、“县级五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2012年,村里在综合楼内开设了农家书屋,现藏书近千册,包括农业类、科技类、养生类以及小学生读物等书籍。农家书屋的建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13年,村铜管乐队建立。为鼓励村民参加铜管乐队,村里给乐队成员一定的奖励。
藤潭岗村历来重视子女教育,在藤潭岗人心里始终有这样一个概念:农民子女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走出去。杨贺龙说:“藤潭岗村只有100多户农户,目前止已有2位博士生、3位研究生。每年初中升高中都有几个考上重点高中的,每年高考也都有考上本科的。这跟村民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现在村里对考上本科和考上研究生的村民也有一定的奖励。”
孙中苗是村里第一位本科生,也是村里第一位博士生。现在西安某研究所任职,已是博士生导师。工作至今,孙中苗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荣获2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杨贺龙深有体会地说:“孙中苗能有现在的成就很不容易,他的父亲也很开明,只要子女愿意读书,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子女上学。每年,孙中苗要交学费的时候,他父亲早早把地里的玉米等粮食收了去换学费。”
杨贺龙的女儿杨军令是村里第二位博士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在学校期间曾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毕业时获校优秀毕业生奖励,并免试推荐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以及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0年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工作。在电话采访时,杨军令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的成就跟父母押宝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爸爸对我采用的是宽松的教育方式,对子女信任度比较高。小时候爸爸总是带我们去田里干活,只有自己体验过这种辛苦,才会更加珍惜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学习机会。”
红豆杉古树
村民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