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镇石英坑村现有农户68户,人口180人,林地4000余亩,耕地60亩。2002年,该村着手实施下山移民整体搬迁规划。2003年,完成第一期搬迁19户57人,安置在大盘镇镇前街小区;2007年,完成第二期搬迁49户123人,安置于大盘市口葛坞小区。至此全村搬迁完毕,告别了那个距离镇政府10公里的偏僻小山村。如今的石英坑,老村旧房拆了100多间,土地复垦14亩;新村小区排污排水、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2012年,该村被评为县文明村,今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金华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石英坑老村
下山搬迁大变样
四排楼房整齐排列,一条小溪自小区边缓缓流淌而过,几座石桥连接着小溪两侧,秋天的阳光照在楼房外的藤蔓上,勾勒出一幅农房、小溪、石桥的美丽图景。这就是石英坑村下山移民整体搬迁后的大盘镇镇前街小区。石英坑下山移民整体搬迁的另一个小区是位于大盘市口的葛坞小区,村综合办公楼就坐落在葛坞小区的路口,8米宽的水泥路从小区中间直穿而过,道路两旁是新建好的楼房。这里再没有崎岖难行的山路,再没有破败陈旧的瓦房,买卖东西不再需要一走大半天,这就是崭新的石英坑村。
2003年,石英坑第一批村民下山搬迁时还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要“背井离乡”,很多村民想不通。所以,第一批19户的搬迁是在政府引导、村民自愿报名的前提下进行的。搬迁时新村小区土地征用由政府出面,村民只需出约4000元一间的成本费。下山后,交通便捷,信息灵通,致富门路增多。有了第一批的带动,看到下山移民后带来的实惠,第二批搬迁时村民就积极踊跃响应了。搬迁后,石英坑村民的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厉朝德,今年49岁,是石英坑第一批搬迁的村民之一,一家四口人,有两个女儿。在老村时,两个女儿在镇上就学,每次往返要走山路,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花两个半小时,搬到镇里小区后,上下学走路来回也只需半个小时。厉朝德家在老村有一间楼房一间平房,以务农和种植白术、天麻等药材为主,每年能有一万多元收入。2003年搬迁至镇前街小区后,不再受自然条件制约,不再靠天吃饭,厉朝德开始从事小车木加工,每年收入增加到五六万元。如今,凭借自身的技术,他在镇上的新月工艺厂上班,做车木技术工人,妻子也与他一起在厂里帮忙,家里每年能有10万元收入。他说,政府下山移民政策好,不用出远门,让他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今年50岁的厉秀高,搬迁前在老村只能种种粮食与贝母等作物,每年才1500元左右收入。下山搬迁后,新村四通八达,左邻右舍都是小车木加工点。厉秀高本身又有木工基础,进行小车木加工是他下山后的第一个选择。后来厉秀高发觉,交通便捷也让药材种植与销售变得方便,他一边加工车木,一边重拾老本行,在市口附近租了十几亩土地,直接从江苏南通购进贝母种子,每次种植和收获都需要雇帮工。因为药材种植、收获所需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少,对他的小车木加工并无影响。厉秀高“脚踩两只船”,每年收入与原来相比增加了近十倍。为了方便贝母销售,他还买了一辆小面包车,进出买卖更方便了。他说,老村没有机耕路,即使赚了钱,也不能买车子,下山移民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身怀一技创业忙
石英坑村人口不多,人才却不少。不少村民一开始在外打工学手艺,积累经验,积累资金,蓄势待发,时机一到,就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厉照龙,今年52岁,2000年在县城创办宏顺工艺品厂,以生产画架为主。一开始厂房要租用,增加成本不说,也不方便。2003年,厉照龙通过国土出让买了土地,建起了自己的厂房。现有厂房占地面积5亩,职工100多人,每年上缴税收200多万元。石英坑举村搬迁后,厉照龙并没有在新村小区建房,但他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旧房拆迁时将老家的房子也拆了。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同村的村民致富,在自己的厂里安排就业。
厉朝海和厉天海也是石英坑村创业佼佼者。他们两人的经历十分相似,都是先打工、后创业,一个原先是木匠,一个是油漆匠,创业时选择的行业不同。厉朝海一开始凭着自己的木匠底子到处打工,2003年开始在东阳南马办厂,如今他在南马租的厂房有5间五层楼,约1000平方米,另外还有3间办公楼,每年仅房租就需支付35万元。他不仅在大盘镇上建有两间房子,还在横店买了套间。厉天海原来是一个油漆匠,曾到广州打工。后来回家创业,在东阳办起了油漆加工厂,承接红木家具等油漆,请了八九个工人帮忙,每年净收入达30多万元。
除了在家门口创业,还有村民走南闯北去投资兴业。村民厉佛寿一开始在温州的皮鞋厂打工,积累经验和资金后,开始办皮鞋厂,从安文到温州,再从温州发展到广州。凭着一股闯劲,如今厉佛寿在广州已拥有两个皮鞋厂,150多个工人,每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大山里走出的人永远保持着大山赋予的秉性,厉佛寿自己致富后还把兄弟姐妹带到广州,都开办了自己的小厂。厉佛寿现担任磐安广州商会副会长一职,他说,他要带领在广州创业的磐安人为家乡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留守家乡奔小康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石英坑村有人凭着一身闯劲,在外经商创业;也有人坚守老家,经营山地,同样闯出了一条新型农民致富路。
厉秀月,县丰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办人,2007年开始创办合作社,基地面积1500多亩,社员86户。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在镇政府引导下从省农科院引进“迷你小番薯”品种,一亩地收入约5000元,产品通过邮路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在创办合作社前,厉秀月从事蔬菜收购,赶上行情不好,常常亏损。如今创办了合作社,不仅学到了农业新技术,还带领村民致富,他家现已建起了3间新楼房,每年能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
厉秀德称得上石英坑村的一位农业达人,60岁退休后,创建了50亩猕猴桃基地。他退休前在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做护林员,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他却偏偏闲不住,带着妻子整天在猕猴桃基地上劳作。他说,秋天到大盘山旅游的人特别多,因此,他的猕猴桃很好卖,收成好的年头,一年能有五六万元收入。
石英坑村的中青年大多外出闯荡,老人们留守家里也都闲不住。厉世产,厉朝德和厉朝海的父亲,今年已是71岁高龄,儿子们致富了,他也不甘落后,跟妻子一起从镇上的工艺品厂拿手工活干,每年能有1万多元收入。记者来到厉世产家时,他家门口正停着一辆大货车,车上装满了他们做好的成品。厉世产说,下山移民后,离开了生活一辈子的土地,不干活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幸亏镇里厂子多,没土地仍然有活干,在家干活比上山干活挣钱更多、更有趣,可以一边干活一边看电视,一天下来每人也有20元左右的收入。他说:下山移民后,在新的环境里劳动、生活,晚年的生活更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