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走了20多分钟,穿过群山叠嶂,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杜家庄村。此刻有冬季的轻暖阳光泼洒,入眼即是数峰竞秀,环村四围,满山皆翠微清丽。村口大会堂前的空地上,几位老人端详静坐,享受着冬日暖阳,聊着琐事,悠然自得。生活在这与世无争的空间里,颇有些特别味道。
群山环抱,修路凝聚一代人心血
杜家庄村位于我县东北,与天台县交界,距离尚湖镇12公里,现有人口1300多人,农户400多户,共由11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地势最高的自然村海拔达640多米。站在盘山公路最高处,一眼望去,四周大山环绕,地域面积较广,11个自然村分布其间。
从尚湖镇开车出发,一路地势险峻,经过好几个近圆形的大弯,从山下开到山顶,再行至山下,这条12公里的盘山公路便是村民出行的要道。说起这条道路,村党支部书记蒋廷苗感慨道:“这凝聚了杜家庄整整一代人的心血啊”。
磐安复县之前,杜家庄人出行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尚湖镇,交通不便,农民的茶叶、药材、毛竹成了养在深闺中的“凤凰”,有的老人一辈子未曾走出大山……1984年,37岁的蒋廷苗被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与其他村干部、村民一致决定:排除万难,修建通往镇上的机耕路。
由于杜家庄自然村众多,山林都归属农户,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面对现实,村民们通过集资买料,自己出工出劳,艰难地开始了修路大业,断断续续修了四次,资金匮乏成为修路最大的障碍。村里想尽办法筹钱,到1999年,机耕路整体竣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时成为杜家庄村进出的唯一车道,为随后康庄路与水泥路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蒋廷苗就去了外地打工。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使得当干部没有任何补贴,而家里两个子女读书需要大笔钱,为了家庭,他不得不选择外出。
2001年,毛竹卖得很火,为方便销售,黄塘坑、雪头两个自然村通往天台的机耕路也修通了。
2003年,康庄工程开始实施,政府拨款300万元对机耕路进行硬化,进村之路搭上了“发展的高速”。10年之后,柏油路已经坑坑洼洼了,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7月,村里又投资280余万元,对部分路段进行了水泥路硬化,其中村集体需要担负20%资金。11月,水泥路竣工,现在到尚湖镇上骑车只需20几分钟,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今年,通过村里在外创业的老板资助,杜家庄村还完成村内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道路越走越顺,生活越来越好,时代的气息涌入村里,改变了杜家庄人的生活。
新农耕生活,留下传统的,融合新来的
杜家庄村是移民而来,祖先由天台白湖村附近移居至此,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有蒋、陈、周、朱、夏、王、邵、羊等姓氏。杜家庄村原有杜家庄、屋基坪、山头、雪头、桥头、黄塘坑、松树坪、田清厂、黄藤坞,枫树坞头、大塘、小坑、猪槽岩13个自然村。后来小坑自然村由于火灾消失了,村民移居至大塘自然村,猪槽岩自然村被大水冲了,村民移居至田清厂自然村,剩下11个自然村。如今,人口最少的松树坪自然村只有2户人家了。
现在,整个杜家庄村留在村内的人口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村民的生活与通路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饭煲、煤气灶、数字电视、手机、电动车等大大方便了生活。村口设置了体育健身器材,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大丰富了。
与此同时,杜家庄村仍然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农耕习俗。村里以老房子居多,很大一部分换上了新瓦,显得整齐有序;每家每户的一口灶是“标配”,除了采茶与药材收获等农忙时节用煤气灶,其他时间都用烧柴的土灶,所以每户人家每年只需要一桶煤气;大部分农户家里养了猪,山上种有家常菜,除了来客人要去镇上买菜,平常都能自给自足;房前就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往来耕作十分方便;早上起床后先到田里干一通农活再吃早饭,晚饭后大家坐在村口石阶上一通海聊,没有车辆,没有噪音,没有网络,平静的生活波澜不惊,这就是杜家庄人拥有的“幸福”。
由于是天台移民而来,村民之间沟通交流以天台话为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划属尚湖镇后,与玉山台地交往密切,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会说两种方言。两种方言差别很大,无论是天台话还是玉山话,他们都能自如切换,不出差错,小孩子也是如此。
从靠山吃山到多元化发展
杜家庄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自给自足。据蒋廷苗介绍,没通路前,村民都是靠山吃山,自己种自己吃。通路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特别适宜种植毛竹、茶叶和药材。在杜家庄村周围的山上,光毛竹就有6000多亩,行情好的时候毛竹能卖到每百斤30元。茶叶作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每家每户都种植茶叶1至2亩,最多的有20多亩。每年3月份开始,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都会回村里采摘茶叶,平均每户能有7000元左右收入。农闲的时候村民还会上山采摘野生药材,如金银花、野草莓、山楂等。村民自己也会种1-2亩白术,每年冬天种下去,到来年10月份开始收获,自己熏干后卖给前来收购的药商,这是另外一项可观的收入。
为了提高村民收入,村里从尚湖村、大王村引进了蔬菜经纪人,免费发放种子给村民种植,蔬菜成熟后按协议价收购,品种主要以辣椒、茄子、玉米、四季豆为主,每年户均种菜收入6000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村里安排100多亩土地给村民种植香榧,实行统一规划、分户种植,在香榧林里套种茶叶,不久的将来,农户又将增加一笔收入。
杜家庄村的年轻人基本都去外面打工。蒋延林今年47岁,目前在北京从事装修行业,不仅在尚湖镇造起了房子,还在北京买了房子、轿车。夏江祥、陈金标等人在江西南昌等地经营浴室,生意非常红火,分别买起了房子、车子。
施朝阳,桥头自然村人,今年41岁,2009年开始在自家山头放养了近1万羽土鸡,办起了高山养鸡场,一年产值可达130万元。这些鸡主要食用山上的草与虫,喂养少量的玉米、稻谷,是名副其实的生态鸡。养鸡场内还养了100只猪、30只鸭,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养殖。
杜家庄村自然环境秀美,十分适宜发展旅游业。村里老人说,杜家庄村是三府之源,从这里流出的山泉滋润了金华、绍兴、台州三地,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三府尖”。下一步,村里计划以此为基础开发旅游产业。
高山养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