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大山里的农耕生活——尚湖镇杜家庄村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来源: 磐安新闻网  2013-12-26 08:31

  开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走了20多分钟,穿过群山叠嶂,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杜家庄村。此刻有冬季的轻暖阳光泼洒,入眼即是数峰竞秀,环村四围,满山皆翠微清丽。村口大会堂前的空地上,几位老人端详静坐,享受着冬日暖阳,聊着琐事,悠然自得。生活在这与世无争的空间里,颇有些特别味道。

 

群山环抱,修路凝聚一代人心血

  杜家庄村位于我县东北,与天台县交界,距离尚湖镇12公里,现有人口1300多人,农户400多户,共由11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地势最高的自然村海拔达640多米。站在盘山公路最高处,一眼望去,四周大山环绕,地域面积较广,11个自然村分布其间。

  从尚湖镇开车出发,一路地势险峻,经过好几个近圆形的大弯,从山下开到山顶,再行至山下,这条12公里的盘山公路便是村民出行的要道。说起这条道路,村党支部书记蒋廷苗感慨道:“这凝聚了杜家庄整整一代人的心血啊”。

  磐安复县之前,杜家庄人出行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尚湖镇,交通不便,农民的茶叶、药材、毛竹成了养在深闺中的“凤凰”,有的老人一辈子未曾走出大山……1984年,37岁的蒋廷苗被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与其他村干部、村民一致决定:排除万难,修建通往镇上的机耕路。

  由于杜家庄自然村众多,山林都归属农户,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面对现实,村民们通过集资买料,自己出工出劳,艰难地开始了修路大业,断断续续修了四次,资金匮乏成为修路最大的障碍。村里想尽办法筹钱,到1999年,机耕路整体竣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时成为杜家庄村进出的唯一车道,为随后康庄路与水泥路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蒋廷苗就去了外地打工。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使得当干部没有任何补贴,而家里两个子女读书需要大笔钱,为了家庭,他不得不选择外出。

  2001年,毛竹卖得很火,为方便销售,黄塘坑、雪头两个自然村通往天台的机耕路也修通了。

  2003年,康庄工程开始实施,政府拨款300万元对机耕路进行硬化,进村之路搭上了“发展的高速”。10年之后,柏油路已经坑坑洼洼了,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7月,村里又投资280余万元,对部分路段进行了水泥路硬化,其中村集体需要担负20%资金。11月,水泥路竣工,现在到尚湖镇上骑车只需20几分钟,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今年,通过村里在外创业的老板资助,杜家庄村还完成村内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道路越走越顺,生活越来越好,时代的气息涌入村里,改变了杜家庄人的生活。

新农耕生活,留下传统的,融合新来的

  杜家庄村是移民而来,祖先由天台白湖村附近移居至此,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有蒋、陈、周、朱、夏、王、邵、羊等姓氏。杜家庄村原有杜家庄、屋基坪、山头、雪头、桥头、黄塘坑、松树坪、田清厂、黄藤坞,枫树坞头、大塘、小坑、猪槽岩13个自然村。后来小坑自然村由于火灾消失了,村民移居至大塘自然村,猪槽岩自然村被大水冲了,村民移居至田清厂自然村,剩下11个自然村。如今,人口最少的松树坪自然村只有2户人家了。

  现在,整个杜家庄村留在村内的人口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村民的生活与通路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饭煲、煤气灶、数字电视、手机、电动车等大大方便了生活。村口设置了体育健身器材,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大丰富了。

  与此同时,杜家庄村仍然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农耕习俗。村里以老房子居多,很大一部分换上了新瓦,显得整齐有序;每家每户的一口灶是“标配”,除了采茶与药材收获等农忙时节用煤气灶,其他时间都用烧柴的土灶,所以每户人家每年只需要一桶煤气;大部分农户家里养了猪,山上种有家常菜,除了来客人要去镇上买菜,平常都能自给自足;房前就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往来耕作十分方便;早上起床后先到田里干一通农活再吃早饭,晚饭后大家坐在村口石阶上一通海聊,没有车辆,没有噪音,没有网络,平静的生活波澜不惊,这就是杜家庄人拥有的“幸福”。

  由于是天台移民而来,村民之间沟通交流以天台话为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划属尚湖镇后,与玉山台地交往密切,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会说两种方言。两种方言差别很大,无论是天台话还是玉山话,他们都能自如切换,不出差错,小孩子也是如此。

从靠山吃山到多元化发展

  杜家庄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自给自足。据蒋廷苗介绍,没通路前,村民都是靠山吃山,自己种自己吃。通路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特别适宜种植毛竹、茶叶和药材。在杜家庄村周围的山上,光毛竹就有6000多亩,行情好的时候毛竹能卖到每百斤30元。茶叶作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每家每户都种植茶叶1至2亩,最多的有20多亩。每年3月份开始,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都会回村里采摘茶叶,平均每户能有7000元左右收入。农闲的时候村民还会上山采摘野生药材,如金银花、野草莓、山楂等。村民自己也会种1-2亩白术,每年冬天种下去,到来年10月份开始收获,自己熏干后卖给前来收购的药商,这是另外一项可观的收入。

  为了提高村民收入,村里从尚湖村、大王村引进了蔬菜经纪人,免费发放种子给村民种植,蔬菜成熟后按协议价收购,品种主要以辣椒、茄子、玉米、四季豆为主,每年户均种菜收入6000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村里安排100多亩土地给村民种植香榧,实行统一规划、分户种植,在香榧林里套种茶叶,不久的将来,农户又将增加一笔收入。

  杜家庄村的年轻人基本都去外面打工。蒋延林今年47岁,目前在北京从事装修行业,不仅在尚湖镇造起了房子,还在北京买了房子、轿车。夏江祥、陈金标等人在江西南昌等地经营浴室,生意非常红火,分别买起了房子、车子。

  施朝阳,桥头自然村人,今年41岁,2009年开始在自家山头放养了近1万羽土鸡,办起了高山养鸡场,一年产值可达130万元。这些鸡主要食用山上的草与虫,喂养少量的玉米、稻谷,是名副其实的生态鸡。养鸡场内还养了100只猪、30只鸭,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养殖。

  杜家庄村自然环境秀美,十分适宜发展旅游业。村里老人说,杜家庄村是三府之源,从这里流出的山泉滋润了金华、绍兴、台州三地,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三府尖”。下一步,村里计划以此为基础开发旅游产业。

盘山公路
 
烘白术
 

高山养鸡场

 
作者:  实习记者 王敢敢 周文康/文 张明华 周文康/摄      编辑: 陈兆贤   孔海燕   初审: 陈兆贤   终审: 孔初阳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新闻导读 更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
· 联播+丨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 为“重要窗口”添最靓风景——鄞州奋力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纪事
· 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 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
· 4年来首次 俄宣布制裁乌克兰数百个人、实体
·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境内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 叙利亚局势四方峰会呼吁在叙全面停火
· 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更大担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磐开展“三服务”活动
· 金艳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穷山村成为旅游村 ——从灵江源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 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优秀“磐管家”┃施凯强:用心用情“三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人
· 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 加压奋进 磐安2019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特刊】和美乡村 身心两安
· 【专题】“一把手”谈乡村振兴
· 【专题】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
· 【专题】我们这样抓落实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扫黑除恶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