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西山新区里住着一位老太太,今年99岁了,她叫陈章琴。
虽然上了年纪,但老人身体很好,耳聪目明,口齿清楚,头发灰白,身体十分硬朗,一顿饭总能吃上一大碗,完全不像个百岁老人。
早上5点钟不到,陈章琴老人就起床了。老人说,每天天还没亮,街上灯光透过窗户把房间照亮,以为太阳出来了。吃完早饭,老人就在门口坐着歇歇,或者再继续睡会儿。
老人一日三餐都是自己上街买菜,自己动手做饭。中午吃完饭,老人都会睡上两个小时,然后去外面逛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走不动了,叫上一辆黄包车。
孙子俞高大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从小跟奶奶生活,由奶奶一手养大。俞高大在菜市场摆了个肉摊,陈章琴常会过去看看,一来找个人聊天,二来走走散散心。
俞高大回忆,从小到大就没见奶奶生啥病,身体不错,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奶奶会自己照顾自己,只要感到不舒服,她自己会去诊所,或者告诉儿孙。
老人不挑食,软的硬的都没关系,每餐都是一大碗,老人胃很好,吃剩下的饭菜放上几天照样吃,肚子没啥影响。俞高大说,每年中秋,奶奶常把今年的月饼留到明年吃;饭菜放得时间长了,长毛了,奶奶热一下接着吃,肚子照样没事,从没见她因为吃不干净食物而坏肚子。
虽然如此,陈章琴却是个十分爱干净的人。在俞高大印象里,家里所有器皿都是干净得发亮,就算是容易沾尘的锅盖,也是亮闪闪的,每天闲下来,老人就开始打扫卫生。擦桌子﹑扫地,陈章琴基本每天总要打扫那么一次。现在老了,身体不那么灵活了,但床上的被子总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还经常洗洗头发,老人每天看起来都是那么精神。
老人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也比较严格。俞高大回忆,奶奶从小在小孩面前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会吃就要会做,有力气就不要闲着。人只要不傻不残,就该学点本事,做一个有用之人。
从小跟随陈章琴长大的俞高大一直很勤快,放学回家会帮家里干家务,周末会上山砍柴或捡柴火。雨雪天气,许多人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睡懒觉,闲着无聊时,俞高大就早早起床干活了,没事也要找点事情干。
在奶奶的教育下,俞高大会做豆腐,还会女工,衣服破了都是自己缝补。
俞高大还回忆,小时候,很多人家院子里都种了果树,每到秋天,那红澄澄的橘子﹑紫红的葡萄﹑火红的石榴······一个个伸出墙外,成了小孩眼里的诱惑。可陈章琴告诉孙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路边的水果不能随便摘,做人要本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