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人,他笑看世事顽笑一生;古道热肠慷慨解囊;十几年如一日,有着最坚持不懈的养生之道。90岁,游宝岛台湾;92岁,登琼台仙谷。“我今年49岁”是他常说的调侃话,他就是94岁老人——陈式琨。
随性人生,心宽寿长
走进县社会福利院,打听这位陈式琨老人,一位在院里晒太阳的大爷说,他这几天有些感冒,一大早就去县城配药了。
福利院搬迁后离城远了,要坐公交车,94岁高龄的老人独自一人乘公交去医院,记者心中隐隐担忧。临近中午,当见到陈式琨时,只见他步伐稳健,神采奕奕,完全不像是已经90多岁的样子。
“您真的已经94岁了吗?”记者有些不可思议。
“我今年49岁了。”陈式琨“调皮”地说道,边上的老人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陈式琨,新渥镇大山下村人,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爱说笑的人。说起往事,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哄小孩’的。”
原来,他年轻时是教师,在学校里的时候就爱说笑,还曾被人调侃为“油谈大学”的讲师。后来,因为太爱开玩笑竟被打为右派。陈式琨的堂弟陈忠德说,那时其他人都哭哭啼啼,只有他看得开,还是乐呵呵地说说笑笑,安心地过着农耕生活。
“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陈忠德说。
以前他自诩懂一点天文,有一次生产劳动时,大家见西面飘来乌云,眼看雨点“啪啪啪”地落下来了,就都跑去躲雨,只有他不跑,他说今天看了天象不会下雨,结果只有他一人被淋成“落汤鸡”。从那以后,生产队里的人都调侃他为“半仙”,就是有时准,有时不准的意思。
说起他的脾气,陈忠德说,他遇上事性子缓,从不急躁,一般人和他吵不起架来。他老婆性子有些急,平时农活做不好,经常要念叨,但是陈式琨只是笑笑从不往心里去,有几次说得重了些,才忍不住调侃几句,“小和尚又开始念经了”。他老婆骂着骂着也就骂不下去了。
陈式琨在家闲着时,就写写字,拉拉二胡。“以前,我们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他二胡拉不好,但还是自顾自地拉。”陈忠德说,他一生随性、乐观开朗,也许这也是他长寿的“秘方”。
“只要是善事,他有求必应”
陈式琨的儿子陈福民说:“我父亲心好,很节俭,但只要是做善事,他就很慷慨,从不吝啬,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村里人家写对联,给小孩取名,替不识字的老人写信,都会找他。哪里造桥了、做路了,有人来拉赞助了,他从不推辞。“四人帮”粉碎后,陈式琨得到平反,又重新开始领工资。第一个月发工资,他就给五保户每户送去5元钱,那时候一个月工资也才几十元。二十几年前,邻村有个小青年得了白血病,他一个人就捐了1000元。“那时候的1000元可不得了。”陈忠德说。
“我们家以前在路边造了一个凉亭,年数很久了,我父亲现在还经常念叨着要去重新造一个,他说路上来往的人多,下雨了可以有地方避一避。”陈福民说。现在,村里有谁住院了,不管熟不熟,他都要去探望,包个红包帮助一下。
陈福民还说:“父亲对自己却很‘吝啬’,节俭到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看不上的一毛一分,他都在节省。天只要有点亮他就不会开灯,很多时候鞋子袜子穿得很破,我们实在看不下去,都帮他扔了。每次买好点的衣服给他,他总说‘一把年纪了,还买什么衣服’。”
陈福民说,父亲的勤俭节约,乐善好施,从小对他们影响很大。
身体倍儿棒,
90岁时还游了台湾
陈式琨爱旅游,北京、南京、宁波、绍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去过的地方太多都记不清了。退休教师经常要组织去旅游,几乎每次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我80几岁的时候去的北京,那时候我老婆还在世,我们两个人一起去的。天安门广场可真大啊!北京海洋馆里的鱼大得跟‘猪’一样!”陈式琨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比划着,边上的老人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只可惜那时候没有相机,没能留下几张照片,不然现在看看也是个念想。”他遗憾地说道。
2010年,一起住在福利院的马樟树提议去台湾玩。其他人都嫌太远不去,陈式琨却说,“去就去!”两位老人一拍即合,报了东阳的旅游团就出发了。“那时去的人很少,都是年轻人,我们是年纪最大的。”
“台湾可真美啊!虽然是在12月份去的,可到处都是红花绿叶。”
“我们玩了很多地方,去高雄看花卉、在台北游日月潭,还有阿里山的济公庙可真热闹啊!”
“我还在日月潭骑着骆驼照了张相呢。”
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似乎都勾起了彼此的回忆。
“要不要今年我们再去一次?”陈式琨开玩笑说。
“你去我就去!”
“再要去你可要追不上我喽!”两位古稀老人玩笑着。
陈式琨身体很好,脚步也稳,完全不像90多岁的老人。前年,老年电大的学员们组织去天台游“琼台仙谷”。一行60多人,大家看他年纪大了,都劝他在下面走走,不要上山顶去了,但是陈式琨却说,“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去,这次来了下次可就不会再来了。”走了一个多小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没爬到山顶,陈式琨一路登上山顶,也不要人扶,他说可能平时走习惯了,也没觉得累。
陈式琨说,现在自己除了有点耳背,其他什么毛病都没有,眼睛也不花,不戴眼镜也能看清字。
他称自己也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只是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后和每天吃了晚饭后,都要在院子里走上三四十分钟,雨天就在走廊里走,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要用热水泡脚。他说,这两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不管霜冻下雪都没有中断过一天。
他说,孙子也结婚了,现在自己的生活是无忧无虑,最大的心愿就是明年可以做上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