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春节,双峰乡东坑村杨金科老人就100岁了。老人脸色红润,口齿清晰,喜欢抽烟,能小跑,还能砍柴种菜,身体十分硬朗。
爱笑,爱吃肉,爱唠嗑
2014年12月29日,记者见到杨金科时,他正跟乡里老人在大皿村看戏,乐呵呵的,小儿媳妇陈秋仙说:“公公每天都是笑嘻嘻的,跟他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没见他急过什么。”
老人爱散步,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在村里溜达,喜欢跟老人唠嗑,有时出去就是一个上午,中午吃饭都找不着人影。
他走路也比较快,来了兴致还能小跑,陈秋仙说:“年轻人跟他走路,稍不留神就被甩下一小段距离。”
老人头脑灵光,不糊涂,年轻那会儿上山砍柴、种菜、刨红薯等事,现在他还记得清清楚楚。此外,周围邻居、村里一些20来岁毛头小伙他都能喊出名字。
老人饭量还行,每顿能吃一大碗,也不挑食。不过,对豆腐肉类尤为偏好,生活很有规律,早起早睡,中午会睡上一个小时。
这么大岁数了,抽烟这点喜好他没落下,不过家人担心对身体不好,在量上有所控制,允许他两三天抽一小包。
种菜、上山砍柴,生活一个人自理
都一大把年纪了,老人还能上山砍柴,说出来恐怕没人信,可事实就是这样。
陈秋仙说:“公公真是奇了,99岁前,他还喜欢种菜,青菜、萝卜等什么都种点,我们怕他出意外,劝他别折腾,该歇歇了。”
这还不够奇,村委主任杨英爱说:“95岁前,他还常常一个人上山砍毛竹,一次能砍个百来斤,太神奇了。”
最后,经子女们多次劝说,老人现在已不种菜、砍柴了,没事就在村里溜达,跟人唠嗑。老人一个人过时,洗衣物、叠被子、洗脸刷牙等都自理。他觉得孩子们很忙,自己又喜欢自由,身体也不错,自己一个人生活也乐得逍遥自在。直到去年上半年,老人一次夜间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腿有点不好使,这才由子女们接过来,轮流照顾。
儿媳妇们对他也很孝顺,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陈秋仙说:“他喜欢面条就下面条,觉得鸭蛋好吃就煎个鸭蛋……”
村里谁遇难事了,他喜欢帮把手
年纪大了,跟晚辈交流也不多,每天基本都一些简单问候语—— “老大今天上午去哪儿了?”“今天怎么没看到老二?”“你今天忙啥了?”
言语简单琐碎,但满满的都是老人对孩子们的爱,这些爱还表现在他对村民们的关心上。村里谁家吵架了、谁家农活忙、谁家遇难事了……,老人听到了、碰到了,能帮的他都帮,年轻时也是这般热心。
前几年,老人还去山上砍毛竹那会儿,他喜欢把毛竹编织成扫帚,然后挨家挨户送人。
杨英爱说:“大概老爷子90岁那年,我家造新房子,他看到了,招呼都没打就过来帮忙挑灰,打砂浆,看着令人很是感动。”
长寿秘诀:山清水秀,与世无争
说起老人的长寿秘诀,除了老人不挑食,作息有规律,爱运动外,杨英爱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很重要。
杨英爱说:“老爷子长寿与环境密切相关,我们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吃的是绿色食品,喝的是山泉水,生活在这里的人能不健康吗?”
另外,杨英爱觉得心态也十分重要,他说:“从小印象里,老爷子就是个乐观派,每天笑呵呵的,遇事不急,有耐心,对生活要求也不高,与世无争,平平淡淡即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