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是旧时以农耕为生的磐安农民离不开的劳作用具,天晴戴斗笠,下雨穿蓑衣,它跟锄头一样,是每户农家必备的用具。一直以来,由于它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从而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激发了文人墨客的情愫,留下了许多乡野闲趣的诗词吟唱,其中不乏像(唐)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宋)苏轼《浣溪沙》:“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脍炙人口的名作佳句,拨动人们的记忆之弦,勾起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蓑衣制作是一门传统技艺,倾注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在胡宅乡岭西村将平自然村,就有一位技艺精湛的蓑衣制作工艺传承人陈金福,虽然已是83岁的老人,但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健朗,只要有需求,他还会一展身手。
远走他乡谋生
陈金福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四兄妹中排名老大,由于贫穷,未曾上学。串蓑衣是祖传技艺,到陈金福父亲这一代已是第四代传承了。为了分担家庭生活重担,他11岁时父亲就开始传授技艺,走村入户,吃起了“百家饭”。
穷人的儿子早当家。年少的陈金福很懂事,他知道父母持家的艰辛,学艺非常用心,三年之后就出师了,熟练掌握了蓑衣、棕绷床、棕塌等各种用具的串制技术。他为了早日赚钱,也为了逃避苦役、兵役,少小年纪就只身前往临安谋生,尝尽了人间的冷暖疾苦。有一次,陈金福在一个当地称为“狮子岩脚”下的一个村庄串蓑衣,结果遇上了一个国民党执勤士兵,盘问后得知他是外地人,就怀疑是游击队员,没收了他赖以谋生的制作工具。还好,陈金福在该村干活的下家主人是一个“伪保长”,他家的活也干不成了,就托他去要回了工具。
当时,正处战乱动荡期,加上交通各方面条件相当落后,陈金福在临安期间的四年里没有回过一次家,一年辛苦下来也仅能积攒约200斤大米价值的收入,他托人辗转带回老家,以帮助解决家庭的生活窘境。
摘“穷帽”走富路
1951年,得到家乡解放并开展土改、贫苦农民人人分到田地的消息,陈金福异常高兴,他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到了老家。获知陈金福拥有一技之长,当地政府就请他到镇办企业工作,从事棕制品的加工和新学员的培训,吃上了“公家饭”。
但好景不长,随着“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来临,加上陈金福结婚生子,家庭负担日益加重,一个人的微薄工资根本维持不了家庭支出,只得下放回到了村里,离开了工作13年的岗位。由于整体生活贫穷,也没有人请他干活,所学手艺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即便偶有活干,工资也是很低,每天相当于一斤大米的薪酬。
直到改革开放后,陈金福的家庭经济状况才得以好转。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发挥,置办农具的热情也空前高涨,陈金福的手艺再次“吃香”。晴天忙季,陈金福在家里干农活,而在阴雨空闲时节,他就马不停蹄地外出揽活,一年当中总有3个月左右时间的业务量。活多了,工资也不断上涨,从最初的每天3元,一直上涨到每天50元,这样的好时光一直延续了15年多。“现在,政府又给我落实了镇企办下放政策,每月有津贴。”陈金福高兴地说。
带出12名徒弟
由于技艺精湛,名声在外,许多年轻人拜陈金福为师。在7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共带出了12名徒弟。“如果用心学,一般三年可以出师,不能急于求成。”陈金福说。
在这些徒弟中,有一名郭姓徒弟是高中生,脑筋灵活,上手很快,他自己也感觉良好,学了一年半后就认为没必要再学了,开始外出独立揽活。有一次,当他到陈金福以前的老客户家做完活计后,心想凭自己的水平肯定能得到肯定,结果,客户拿出陈金福以往串制的蓑衣来比对,特别是摸了衣领部分的制作工艺后说,你与师傅的技术还是差了一截。于是,这名徒弟又回到陈金福身边老老实实地再学了一年。据介绍,盘衣领是整个“串蓑衣”过程中技术要求最高的一个步骤,也是师傅最花工夫的地方。一件成人蓑衣的完成需要5-6天时间,而盘一个衣领起码要花去半天。
如今,蓑衣的功能正由实用走向观赏、收藏,陈金福对这门技艺怀有许多留恋和挚爱,细心地保留着整套制作工具,偶尔还要接一些活。“去年,我为几个‘山庄’制作了5件小号的观赏蓑衣,为客户制作了3件钓鱼用蓑衣,有一客户还定制了5张棕塌。”陈金福说。
链接<<<<<<<<<<<<<<<<<<<<<<<<<<<<<<<<<<<<<<<<<<<<<<<<<<<<<
随着化纤产品的出现,轻巧易带的塑料雨衣将笨重不便的蓑衣挤出了历史舞台。为了把“串蓑衣”这门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技艺发扬光大,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陈金福和徒弟张孝永为主的传承人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走访和发掘。
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摆两个部分,没有特定的衣袖,宽大的衣领像把大凉伞一样,起到挡雨作用的同时,手臂还能自如活动。各地蓑衣存在一定的差异,磐安的蓑衣有着江南水乡蓑衣的明显特点,针脚较为细密,编织较为厚实,关键部分为里外两层,中间还填充着棕毛。它取材于纯天然的棕纤维,透气性极好,且绿色环保,利于保存,比现代的塑料雨衣更加耐用,一件匠心独到的蓑衣能用上数十年而不腐。
蓑衣原材料为棕榈树皮,需要用5-7斤干棕丝,通过上万针串制而成。在山区磐安的田野乡间,房前屋后种着许多棕榈树,为蓑衣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由于磐安蓑衣气质古朴,独具“返璞归真”的气韵,是原生态独具代表性的载体。这些特点使得产品有了一定的观赏性,逐渐具备了收藏价值,对于以发展原生态旅游为主的磐安旅游业具有推动作用,可以培养出除农民以外的另一个消费群体——游客,在间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乡土文化发展的作用。
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割棕、晒干—去角、除杂—抽丝—调棕线—盘衣领—做毛坯—串后背—串前襟—缝制成衣。其中衣领、后背和前襟部分的串制是“重头戏”,体现出难度、坚实和美观,是衡量制作工艺水平高低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