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个深山小村的涅槃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来源: 磐安新闻网  2015-09-29 19:52

  故乡是水的源,水流再远也要回头张望;故乡是树的根,树叶再高也要落叶归根;故乡是人的魂,人在他乡再好也要思念童年。

  方前镇外井坑村是一个只有100多人口的小山村。为了改变生活,村里大多人都外出了,只留下不到40人常住村里。近年,几位在外创业小有成功的外井坑人毅然返回村里,带领村民自筹资金开发民宿。

  通往外井坑的路蜿蜒曲折,眼前尽是一片翠绿,除了鸟鸣很难听到别的声音,路上时不时会闯出几只小松鼠。来到外井坑村,周围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清澈见底,一群群小鱼在水里畅游,分明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如果不是民宿开发,这个“世外桃源”可能永远走不进人们的视野,甚至会被自己的后代淡忘。

大寨田:一个美丽的故事

  外井坑人吃苦耐劳勤俭创业的精神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外井坑村的村民们充分发扬这种精神,开山堆土,打造了一片十余亩的大寨田,解决了村里的粮食供给问题。

  几年前,村里找到了一份1969年4月1日外井坑村在东阳县第二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上面对于先辈们做大寨田的事迹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

  “我们外井坑生产队,是在东阳、天台、仙居三县交界的大山区里,全队只有十户,38人,十五个男女正半劳力,原有耕地18.57亩,平均每人不到五分……从一九六六年春开始,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指示,学大寨精神,走大寨之路,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几年来,在运动中广大干部社员,干劲冲天,不管刮风下雨,不怕数九寒天,不顾烈日当空,坚持艰苦奋斗,在那悬崖峭壁之下,荆棘丛生、岩石重叠的溪滩里,叠起总长250余丈的高石坎,翻出无数的大石头,挑进数十万担泥土,填起了良田十亩,旱地改水田二亩,是耕地面积比原有增加一半多。几年来,生产中虽遭旱、虫灾害的严重影响,粮食产量仍然逐年增产,到去年,我们生产队基本上结束了粮食不能自给,依赖国家供应的历史。”

  “三年来,我们共造田十余亩,花工六千多工,平均每个正半劳力投工近四百工,每年近40%的时间投入造田……工程艰巨,劳力不足,没有工具,没有石工炮手,而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泥土……我们没有石匠自己学,没有工具自己造,不会放炮还是自己冒着危险学着干……晚上,月亮当太阳,火把当汽灯,日夜苦战,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今年79岁的叶贤步时任外井坑村大队长,他是村里做大寨田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介绍说,当时村里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许多人都只能饿肚子。为了让村民们吃上饱饭,村里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修起了大寨田。十多位村民,赤着脚干活,鞋子都没的穿,草鞋倒是自己会做,但却没时间做。叠石坎的过程中,村民们抱石头抱得全身衣服都破破烂烂的。大寨田所在位置原本有一大片岩石,没有工具不能放炮,大家只能用土办法,用火把岩石烧红,然后用冷水泼,石头裂开之后再一层层剥下来。大寨田共分三丘,总面积约十亩,做好之后,村民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

  外井坑村的大寨田是当时东阳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吸引了天台、仙居、东阳等地的许多公社干部、社员前来参观学习。“我们忙着接待前来参观的人,中间有一连32天没有出过工。他们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都是敲锣打鼓的,往往是前面一拨还没走,下一拨就已经敲锣打鼓进村了。最多的时候,村里一天就接待上千人前来参观,五名妇女负责烧开水都来不及。”叶贤步老人说。

  由于村里在农业学大寨中表现突出,还获得了一辆拖拉机的奖励。不过那时外井坑还不通路,拖拉机进不来,运到维新乡丁埠头村之后就拆掉了。7、8位村民花了一天半时间将拖拉机发动机从丁埠头村抬回了村里。因为,当时村里的牛都死了,没法耕田,村民们就把拖拉机发动机抬回来用作耕田。可惜的是,这个发动机在几年前被当做废品卖掉了。

  三十多年来,外井坑村的大寨田一直都在发挥作用,直到1997年特大洪水来袭,将一些砂石冲进了大寨田,使得土质发生改变,不好种东西了。再加上村民们开始外出打工,大寨田也就逐渐褪去了往日的光华。

记得住的乡愁:村民众筹办民宿

  对于故乡,外井坑的村民们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愁。带着这一份乡愁,他们致力于促进村庄发展,改善村庄面貌,五十多年前修大寨田如此,如今进行旅游开发亦是如此。

  他们的带头人叫叶万军,在外井坑出生、在外井坑长大,当年率先走出大山创业,如今又带头返回故乡。

  “什么,放着金华好好的电商业务不做,要回到那个破地方搞什么旅游,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当时,叶万军妻子对他的决定坚决反对。但叶万军对认定了的事绝不回头。他的这份执着来源于他的爷爷。叶万军爷爷叶贤庭在村里担任过多年支部书记,对村庄有着很深的感情,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的叶万军受熏陶。

  叶万军20多岁的时候出门闯荡,在四协乡政府、林业部门工作过,也做过家具,后来到客运公司开了十几年的客车。通过开客车,他赚到了第一桶金,2005年改制后,离开客运公司,在方前办过铜制品厂,后来到金华做电商。目前,他的电商产业也做得很不错。他与农业部合作成立了中华特产联盟,取得了认定颁布中华名优特产品牌的资格。

  2011年,叶万军产生了回乡投资的想法。当年,一位东阳老板在他带领下来来到了外井坑村,并产生了投资的意向。他出资6万余元对村里的大会堂屋顶进行了修缮,准备搞景区开发。但出于某些原因,后来却放弃了投资。2011年至2012年间,叶万军带了数十批老板进来参观,希望能达成合作投资的意向。他自掏腰包请了不下六十餐饭,但却没有一位老板愿意投资,他们普遍认为这里太偏僻,看不到希望。

  但叶万军始终没有放弃。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发动村民自行建设一下,有点样子后再去拉投资。他请了浙江大学旅游设计院的一位知名专家前来查看,对方看了之后也说这里的环境很不错,可以开发。可当时村民也都比较悲观,认为村里太偏僻了,旅游开发不一定能做起来。不过,改变村庄落后面貌是全体村民的共同希望。经过2012年召开多次村民会议,投资开发旅游的想法得到村民们一致支持。

  叶万军通过村民众筹入股的形式,以一万元为一股,在村民中筹到了70多万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开始建设村庄。当时村里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都有出资,此外施家庄、横路头、岩门等村也有部分村民参与入股。大家都认为,先集中力量把外井坑村建设好,以后可以辐射到周边村庄,带动这一带的整体发展。

  2012年8月,外井坑村正式开始建设。一开始,村里打算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漂流景区,目前村里的长廊、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也都是那时按照漂流的配套设施建设的。但2013年年初,县领导来看之后认为,这里交通不便,而且全县已有许多漂流项目,建议他们开发农家乐的提升版——民宿。经过一番斟酌,村里采用了这个建议。他们请浙江大学旅游设计院进行了整体规划,自此,外井坑村的旅游发展才算真正完成定位并启动。

  到目前为止,外井坑村的建设已通过众筹入股的形式筹得230多万元。各村的村干部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横路头村支部书记施仁福,把家中准备用来给儿子在县城买房子的27万元钱拿出来投到了外井坑村的建设。外井坑村主任任立章向亲戚借钱,筹得18万元入股。里井坑村主任施益青,原本家里办着一个车木厂,有六七个工人,经营情况很不错。但为了支持外井坑村的旅游开发,他将车木厂卖了,用所得的30多万元全部入了股。

  两年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各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自己完成,而有些人将建设过程中的工资也用于入股。里井坑村书记施仁宝曾拿出了3万元现金入股,而这两年来的施工过程中他也挣得了7万多元的工资,但他并没有领取这份工资,而是以工入股,将其全部作为投资换成了股份。

  叶万军说,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也让自己充分感觉到肩上担子之重。为此,他以30万元的年薪为公司聘请了一位总经理,负责公司运营,自己则全力投入到村庄开发中来。

看得到的明天:人气就是底气

  修缮一新的古民居,张灯结彩的竹制长廊,沿着小溪通向里井坑的休闲游步道……多年的建设下来,外井坑村可谓是一年一个样。自2012年第一批游客前来游完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外井坑村早已名声在外,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的游客。每个假期,外井坑村都是游人如织,人满为患。

  叶万军介绍说,去年国庆期间,自驾前来村里游玩的游客沿溪搭起了400多顶帐篷,连成了一条1.7公里的长龙。看到村里正在进行民宿项目的开发,许多游客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建成开放之后村里能通知他们,他们也要来住上几天。

  目前,村里第一批民宿的二十六个房间已基本完成装修,准备于国庆期间对外试营业。随着国庆长假临近,二十六个房间早就已经订完了,其中以金华、永康的游客为主。而现在仍不断有人打来电话想要预订房间。

  村里络绎不绝的游客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对村里的旅游开发已不再抱有怀疑,取而代之的是对美好愿景的期待。接下来叶万军计划将包括兄弟村里井坑在内的所有古民居修缮起来开发民宿,房主可以拥有20%的股份。目前,已有5户原本在外地创业的村民准备辞职回家搞民宿。今年,两个村还将增加50个床位。

  外井坑村民自筹资金开发民宿的精神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方前镇领导也表示将予以大力支持。县镇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为大家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下一步,村里将打造一条能一直沿峡谷骑到寒山湖的骑行绿道。绿道总长约十公里,属于外井坑村范围的约4公里,余下的属于天台县境内。目前村里和天台方面已经完成接洽,对方也同意打造这条绿道。村里还打算将大寨田改造成露营区,并将附近的小溪打造成一片垂钓区,预计将会有270多个钓鱼位。

  人气就是底气。叶万军下一步准备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加大宣传营销,让更多的外地人知道井坑、走进井坑、爱上井坑。

小桥流水

 

木桥

 

平板溪

  

村大会堂

  

古村一角

 

涂鸦

  

休闲长廊

  

村民小憩

  

讲述大寨田的故事

  

农家屋檐

  

民宿客房

 
作者:  张黎明 张江峰/文 金玉良/摄      编辑: 陈兆贤   孔海燕   初审: 陈兆贤   终审: 杨国棋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新闻导读 更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
· 联播+丨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 为“重要窗口”添最靓风景——鄞州奋力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纪事
· 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 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
· 4年来首次 俄宣布制裁乌克兰数百个人、实体
·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境内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 叙利亚局势四方峰会呼吁在叙全面停火
· 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更大担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磐开展“三服务”活动
· 金艳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穷山村成为旅游村 ——从灵江源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 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优秀“磐管家”┃施凯强:用心用情“三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人
· 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 加压奋进 磐安2019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特刊】和美乡村 身心两安
· 【专题】“一把手”谈乡村振兴
· 【专题】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
· 【专题】我们这样抓落实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扫黑除恶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