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一个蝉鸣如沸的早晨。陈双广和妻子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电话铃声响起:“过几天到江苏收购贝母种子,我们一起去吗?”电话是一个新渥老乡打来的,陈双广爽快地答应下来,但告诉对方要等几天,家里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好。
陈双广,新渥镇大处村人,今年49岁,高高的个子,皮肤被阳光浸染得黝黑。在“江南药镇”新渥,全镇80%的人口从事药材产业,种植药材面积超过两万亩。这几年大处村种植贝母很出名,几乎没有农民种植小麦和水稻,家家户户种植贝母。陈双广就是其中之一。
种贝母是耳濡目染学会的
陈双广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说:“我从小就跟随父母种贝母,技术是从那时开始学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就流行种植药材,尤以贝母、元胡为主。少年时的陈双广就跟着父母下地。父亲背着一袋贝母种子在前头走着,母亲背着锄头牵着他在后头跟着。父亲走到田埂上,把肩头那袋贝母种子轻轻地放在一边,背着锄头就去松土。锄头一会被举起,一会又被重重砸下,不一会,荒乱的土地在父亲的锄头下就变得异常整齐。父亲又拿起一个耙子,“刷刷刷”地把那整片的土地分成了80厘米左右宽的条块状。此时母亲就在一旁,把事先挑选好的贝母种子倒在一个竹编的篮子里,然后把种子一个一个地放在父亲耙好的地里。“母亲带着我,要我也学着种。”陈双广回忆称。母亲和他种着,父亲又将种了贝母的地方用土盖上,一家人默契地配合着,等来年收获的时候,一个贝母就能变成两个。陈双广想:“这蒜头模样的疙瘩真神奇。”
每年陈双广的父母都会种一熟贝母,一年又一年,他对种植贝母这门技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等到24岁时成了家,他一人已经种了5亩地的贝母。陈双广说:“在‘贝母村’长大,种贝母不需要别人教。”
外出种植,租田是第一步
贝母是有季节性的,每年9月种下,次年5月收获。种植和收获的季节比较忙,闲时陈双广就在家办起了来料加工厂以贴补家用。
2013年,陈双广得知村里几个到外地专业种植贝母的老乡都不错,他的心里也蠢蠢欲动。
“在老家种植贝母有几个缺点,人多地少,一户人家的土地比较分散,不可能大面积种植。”陈双广当即联系了一个常年在外种植西瓜的朋友,看他能不能联系到大面积的土地供他种植贝母。“之前我常年在家,突然让我到外面找土地,我无从下手,这时候只能靠朋友。”当时他的朋友在东阳李宅种植大棚西瓜,恰好附近就是大片农田。
陈双广立即骑着摩托车到东阳李宅。“种贝母首先土要肥,其次排水系统要好,大面积种植,交通也要便利。”陈双广说,满足这几个条件,这块地基本就达标了。
紧接着,陈双广就开始到农户家租地,“挨家挨户地跑真是累人。”第一年,陈双广租下了22亩地。次年,他又租了13亩。“李宅就我一人种贝母,租田比老家容易。”
选贝母种子有秘诀
今年上半年,陈双广从地里收获了10000斤左右的贝母和5000斤元胡,5月时还有10000斤左右的贝母因为个小暂时留在地里,等种植季节到来时,他准备把这10000斤贝母一边挖起来一边种。
说起种植的技巧,陈双广说:“除草施肥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选种子。种子选不好,收成就不好。”
陈双广说,自己家从地里挖出来的贝母,挑合适的当做第二年的种子,其他的烘干卖掉。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他每年都会到江苏张芝山和海安等地收购种子,一去就是一周,挨家挨户找,每颗种子都是自己精心挑选来的。
“种子太大不好,太小也不行,中等的最好。”中等大小的贝母种子,以直径2.4厘米至3厘米为宜,贝母的两瓣要靠拢。太小个的种子一亩只能种400-500斤,收获的时候很麻烦;个头大本身基础好,种植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降低产量。
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和几个朋友去江苏收购种子了。
“兄弟”齐心你种植我加工
新渥镇是药材镇,金山村、大处村、百央村和永加村是几个主要的药材种植村,2015年是我县“江南药镇”建设的第一年,推进无硫加工、打造中药材绿色品牌是推进“江南药镇”建设的基础,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优质的地产中药材成为我县广大药农、药商、药企和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烘房烘干取代硫磺熏蒸是新渥镇的主流。陈双广的小舅子陈金辉是新渥镇金山村人,这几年创办了自己的无硫加工烘房,专门在贝母收获的季节为广大药农提供烘干服务。
陈双广就是小舅子陈金辉的常客。“一年几万斤的药材,如果不及时加工,就会腐烂。”陈双广说,“如今小舅子家就能加工,真是帮了我不少忙。”每年5月,陈双广就会雇20余人到田里挖贝母,一边挖一边就装上车,每天把贝母送到陈金辉家烘干。
陈金辉也是村里的贝母种植大户,“兄弟”俩常常在一起探讨贝母种植的一些技巧,如今,两人正打算到江西承包土地种贝母,扩大种植规模。
最想感谢的是家人
陈双广的35亩地,全靠他自己和妻子照看着。“只有贝母收获的时候才会请人帮忙,平时的活都是我们自己干。”陈双广说,工作量最大的就是种植的时候。
种子要一个个地放进土里,每个种子的间距都有严格的要求。种植的人要蹲在狭窄的田埂上慢慢挪动,既要保证种植的质量和速度,又不能踩到挖好的坑里去,手脚并用,费力费神。“我老婆有时候一蹲就是一个上午,站起来的时候直不起腰。”陈双广心疼妻子,为了让她多睡会儿,常常天刚亮就独自起床,头上戴着矿灯就到田里干活。“我早点起来翻土,把我的工作先做完,白天就能帮她一起种。”
陈双广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宁波工作,小儿子正在读初中。他有个习惯,不管外头工作多忙,每周末一定要回家陪儿子。
“我们经常在外,对儿子的照看太少,心里过意不去。”陈双广每周五干完了农活,就会骑摩托车回老家。儿子喜欢吃鸡,他每周回家都会给儿子烧鸡吃;儿子知道爸爸在外工作辛苦,也非常懂事,爸爸一回家就端茶送水,主动烧好饭等爸爸,知道爸爸赚钱辛苦,爸爸给他的零花钱,他一分不花全存着。
“儿子听话,我们夫妻俩在外也安心些。”陈双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生活艰苦但乐在其中
在几十亩的田地中间,有一个小铁棚,陈双广说,这是他自己搭的,是夫妻俩在东阳的“房子”。
“以前我们租住在附近村民家里,虽然住宿条件比铁棚好,但是很不方便。”原来,陈双广租赁的田地离村大约有2公里路程,每天往返不说,最麻烦的是机器搬运。“我花几万元买的耕田机,丢在田里怕人偷走,每天开回家中又太费事。”于是陈双广买了铁皮,搭建了如今这个“铁房子”。
“铁房子”里的布置很简单:一张简易双人床,一张可折叠的方桌,几条破旧的凳子,角落里零零散散地放着一些劳作工具。铁棚面积不大,陈双广就用竹竿和广告布在铁棚边上搭了一间“厨房”。
铁棚在田间,不通电,陈双广和妻子就靠几盏矿灯照明,周末回家陪儿子时充好电,一用就要5天。
天热的时候,“铁屋子”就是个大烤箱;天气不好的时候,“铁房子”被风吹得“砰砰”响,雨滴落在屋顶,每一声都很清脆。但是陈双广说“住在田边,看着贝母一点点长大,心里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