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的岁月斑驳了门窗,也让地面坑坑洼洼,木制的柜台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老式的电风扇,转动起来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午后的阳光懒洋洋的,从窗户斜射进来,照在那六七十年代的海报上,仿佛给人一种时空上的错觉,我们到底置身于哪个年代。
73岁的村民郑远法说:“每一次到这里来,和我23岁第一次踏进这家小卖部时的心情似乎是一样的,感觉自己还年轻。”
那一个红色的年代
1965年,人民公社运动红红火火,墨林村创立了一个副食小卖部,占地50平方米,高3.5米,共设有10个柜子,新开业的小卖部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因为这是村里第一个小卖部。
当年是人民教师的傅春庆为了庆祝小卖部成立,手绘了5幅油画,贴于墙上。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这几幅油画一直陪伴着这个小卖部,成了时代的记忆,仿佛不停地诉说着什么。
郑远法回忆起公社小卖部,略有点白内障的眼睛突然明亮起来,那都是他的青春岁月。那时候年轻的他,有时一天会好几次来到小卖部,久而久之,和营业员都成了朋友,进门的开场白便是“我又来买点什么了”。
老店来了个新主人
上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解体,墨林村郑文仙一家出资14万元左右承包了这个小卖部,他们一直保持了小卖部的格局和风格。
回忆起以前,郑文仙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她告诉我们,那时候村里只有这一个小卖部,村民最爱来买的就是酱油、盐、黄酒等厨房用品,而那时候的酒米油盐可不像现在这样一包一包包装好,都是一坛子放在柜台上。村民来买酱油都叫打酱油,酱油是按一勺卖,一勺酱油五角钱。
郑文仙拿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小秤子,据说是人民公社遗留下来的。虽然现在已无用武之地,但是在当时,可是公社买卖的必备用品。那时流行的护肤品名叫雪花膏,也不是像现在这样有独立包装,而是直接进一大袋,然后用一个小秤按两卖。
岁月留下的是记忆
随着经济日益发展,小卖部的东西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多的商品,进入到这个老式的柜台。儿童吃的食品,样式增多;文具不再只有铅笔,还会有圆珠笔;家庭用品越来越多是电器产品的配件;生活用品多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如舒肤佳香皂、飘柔洗发水,而许多童年的记忆,慢慢地退出柜台。
2009年那年,村里刮了一次台风,小卖部里的5幅油画被台风吹走了1幅,郑文仙很是心疼,却又无能为力,就像一些儿时的记忆,慢慢的,没有办法完整地保留下来。
如今,小卖部虽不再是唯一的商店,但是村里一位93岁的老大爷依旧愿意从村的那头,来到这个小卖部,不仅是因为这里的价格实惠,更重要的是这个店陪伴了他们太久的时间,每次到店里来买东西,都像是来和老友叙旧。
夏天是小卖部最繁忙的时间,村里大大小小都喜欢到小卖部门前纳凉,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