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长途台工作现场
在电信不发达的上世纪70年代,长途电话不能直接拨、接,人们挂长途电话必须经过长途台转接,经过一个一个长途话务员的口和手,人工操作接通。那个时候,等候挂长途电话的人总是排成好长好长的队,等一周才接通很常见。而长途话务员,更是当年的“银饭碗一族”,很多人宁可不上大学,也要当话务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电话程控化、自动化的实现,话务员悄然隐退,这一职业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渥镇一家照相馆馆主曹群先过去就曾是一名话务员,而且有近30年的话务员经历。
忙到没时间上厕所
曹群先,新渥镇新渥村人,今年60岁。1970年,她通过公社推荐进入冷水镇邮电所,当上话务员。
曹群先说:“那时候所有的电话都是人工接线。话务员上班接转的电话大致有两种类型:去话,由本地挂往外地的电话;来话,外地挂来本地的电话。话务员就是起到桥梁作用。”那时候,基本都是公务电话,很繁忙,县里打给镇里的电话最多,也时常有村民来报火警和打急救电话,下班后,她还得送报纸,分拣包裹,送信件。
以前,电话是通过架在电话杆子上的明线传送信号的,虽然有载波技术,但一条线上可以通话的数量有限,所以通话资源显得特别珍贵。
据曹群先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话务总量少,话务员人数少,只有十几个人。发展到后来,话务量多了,话务员人数也多了,每人每天上午要接上百个电话,忙的时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那时,冷水邮电所里才几个电话点位,但每天每个营业点都是排满了打电话的人,如果是拨打长途,最快的也要一个小时之内才接通。
不上大学也要当话务员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新话务员大都是父母退休后顶替上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讯兵转业来的。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到机关是有了铁饭碗,进入邮电部门是有了银饭碗,到银行工作就有了金饭碗。”曹群先说:“那时候,不少人为当话务员,宁可不上大学。”
那个年代,话务员招聘要求非常高,既要求有学历,还要求相貌好(有的要去窗口做营业员),声音好,而且一共只招几人。尽管要求苛刻,但是参加报名的人多达几百人。
记住100个号码小菜一碟
曹群先说,做话务员给她印象最深的是背电话号码。“每个人至少要记住100个电话号码。那时候,对方一报电话号码就知道是哪里的。如果你想要哪里的电话,我们也能立即背出来。”想当好话务员,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那时候接转电话,要会交叉操作,就像现在的QQ聊天,同时应付好几个人,一边报出电话,一边呼叫用户,一边记录通话时间,多的时候同时应对10对用户。“所以,如果记住电话,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曹群先说:“很多老话务员仍保留着记数字的习惯,我现在记数字也是挺快的,十多个数字,我看一眼就能记住。别看女儿年轻,但是根本不是我对手”。有时候,一辆辆汽车过去,她也会情不自禁地记下车牌号。话务员的工作已经给曹群先留下深深的烙印,形成的习惯很难改变。
话务员对声音非常敏感。前几年,曹群先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刚一说话,她立即叫出了对方的名字。原来,那是一位多年没有联系过的朋友打来的电话,“对方说我太厉害,其实,大多数老话务员对声音有着很高的辨识率。”
会说几种方言是常事
工作时间长了,很多话务员都落下了咽喉炎、中耳炎等职业病。但是,话务员总会找到苦中作乐的办法。话务员与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不少话务员都会说一些其他地方的方言。
那时候,因为通讯资源紧缺,很多单位都想办法与话务员搞好关系。曹群先回忆,上世纪80年代,物资短缺,许多话务员总能买到很抢手的东西,这也算是沾了工作的光了。
如今,这个曾经让从业者感到无限荣光的职业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曹群先说,他们在经历职业兴衰的同时,也见证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