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饭菜放在盘子里了,你吃吧。”
1月21日中午,阿婆被土厨师叶菜花牵引到桌子边,接过递来的筷子,就开始吃饭了。
“谢谢,谢谢,青菜萝卜很香。”阿婆习惯性地看了看左右,吃得很味道。
“这个阿婆名叫蒋和桂,过了年88岁了。她眼睛看不见了,每次吃饭,我都扶,饭菜放好后,叫她吃。”今年已63岁的叶菜花热情地说。村党支部书记施逢锁向记者作了补充,阿婆是前门山村的,离我们施家庄有10几里路。她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女待她很好,把她送到方前养老院,不习惯,就跑回家,送了两次,两次都跑回。来到这里,阿婆很安心,她年轻时曾嫁到我们村,也算同村人,说话听得懂,习惯也一样。
给厨房内餐桌边的每位老人放好饭菜后,叶菜花又急匆匆地出门,把一盘饭菜端到相距三四米的村文化礼堂一楼的一个房间里,这里住着一个90来岁的老太太,来自横路头村上同岩自然村,走路很吃力,只得每餐都送上门。
一会工夫,阿公、阿婆都吃饱了,陆续走出餐厅,在屋后的凳子、椅子上坐下来,轻轻地聊天,晒着温暖的阳光。
吃了这个中餐后,施家庄居家养老中心的老人们也放“寒假”了,大约要等到新春后正月十八再“上班”。老人们有些舍不得。
“我们村的居家养老中心是2016年11月9日开业的。村里没有其他房子,只得设在村文化礼堂一楼,腾出两个房间让老人居住。在文化礼堂边上造了两间一层的平房,当作厨房,再加厨具、餐具,总共投入近20万元。”施逢锁说,“特地请本村的叶菜花来烧菜烧饭。我们村很偏僻,离方前镇政府有16公里路,村妇代会主任施菊珍专门负责蔬菜采购。为了确保老人不饿肚子,一日三餐正常供应,每人每餐2元,相当于吃住一天只花6元。”
村庄小,老人总数相对也少,村里在划定“养老年龄范围”时,统一标准,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来吃,但立下规矩——不能带到家里吃。不过,土政策定得并不死,施逢笋是低保户、身有残疾,只有56岁,也允许他来吃;本村的施泽龙老大爷也有残疾,李土妹老婆婆则是中风之后,卧病在床,也允许带回家吃。其实,这几个人,也没能来吃饭,基本上是中心的老人们献爱心,饭菜送上门,给他们吃。村民都没意见。有的老人开玩笑说,我们这些人,有点像“养老互助组”。
“这里,早餐是粥、麦饼、饺子、筒面、馒头,每天轮流做,轮到要做饺子、扁食时,我必须早上4点钟起床,迟了就来不及做。中饭、晚饭,一荤两素。”叶菜花介绍说。
吃得香,睡得好,施家庄居家养老中心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
施方忠老大爷新年已86岁,是横路头村人,有五儿一女,儿子在县城打工,也很想带老父亲一起住,但房东不同意老人入住,只怕哪天老人身体会有不测,老人只得呆在村里。听说施家庄办起了养老中心,儿女们就恳求帮帮忙,村里也同意了,让老人住在文化礼堂一楼的房间里。
本村村民施德钱,是个93岁的老寿星,走路也不大方便了,更不用说自己烧饭烧菜。有两儿一女,一个儿子已去世,一个儿子则瘫痪,女儿嫁在本村,平时住在方前为主,也只能有空时回家照顾一下老父亲。在大多数日子里,老寿星常常是一顿饱、一顿饿。一听说村里办了养老中心,女儿比什么都高兴,老父亲终于有了个安稳的“靠山”了。老寿星有时脑子会糊涂,连养老中心都找不回。有一次,叶菜花分饭菜时,发现不见了老阿公,心里急了,老人们立即放下筷子一起去寻找。等寻找回来时,饭菜都已凉了,但大家的心里却都是暖暖的,每个老人都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81岁的李大天是外井坑村人,离施家庄有六七里路,他是自带床铺、被褥来的。他说:“施家庄村很好,也不收我房租,也不叫我交水费、电费,也是一天6元,真是感谢他们。”
看到记者在问老人的感受,施家庄村民、75岁的施方明有些激动地说:“我要好好表扬表扬我们的村干部,能力大,负责任。我来这里的钱是儿子交的,他们在外打工,我脚不活动,自己烧饭困难。在这里嬉得好,食得好。我们政府的政策很好,村干部不好的话,养老中心也搞不成这么好。”
对小山村里的老人们来说,吃饭的问题就是个天大的问题。儿女不是不孝,儿女也要养活自己的儿女,他们不外出赚钱,自己也活不好,不用说还要养好老人。在聊天时,老人们纷纷说出了心里话,都称赞养老中心办得好,办得很及时。短短几个月时间,养老中心迅速成了30多个老人的家。厨房里没柴了,老人带来自家的柴;自家的青菜长了,就带来几棵;自家的萝卜大了,也带来一袋。
由于开张不久,村里资金紧张,最近几个月买菜的钱都是村支部书记施逢锁、村委会主任施逢财垫付的,共垫了4000元。
“我在新城区开了卫浴的店面,为了办这个养老中心,店里的生意差不多少了一半。”施逢锁笑着说,“听说我们村养老中心办得好,横路头村5个老人、里井坑村3个老人已来联系过,新春过后也要求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