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月28日在磐安报第二版《县城安居小区:绿地被菜地挤占了》一文曝光了县城安居小区毁绿种菜现象后,记者在县城横城小区了解到,这里,毁绿种菜和圈地种菜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安居小区行动快
整治违规“菜地”
上一期《眼睛》栏目曝光了县城安居小区“绿地种菜”问题后,县建设局、综合执法局与荷塘社区多方联动,实地察看后,各自采取整治措施。
荷塘社区创建主任陈华表示:“我们已经通知菜地主人在3月5日前将菜地腾空,逾期不处理的视为无主。”3月1日上午,家住西苑小区的陈其六正在拔绿化带边的青菜,陈其六说:“这块地弄起来有4年时间了,之前反正没人管,我就来种点菜,现在社区里要统一规划,那肯定要还回去。”
市政园林管理处主任陈建德说:“我们实地查看了安居小区的情况,将免费提供适合种植的苗木。”
陈华说:“我们正在丈量社区内的绿化面积,等到市政提供的苗木到了就可以统一栽种。”
县建设局将对归还的“菜地”进行道路硬化,市政园林管理处将加强管辖范围内养护与巡查力度,及时补植补栽绿化植物。
县行政执法局安文中队中队长陈利强表示:“我们会全力协助社区做好‘还绿于民’的工作,对妨碍执法的人将严肃处理。”
抢地种菜多 小区脏乱差
横城小区建于2011年,约300余间房子,因附近有县实验初中和实验小学,居住人口以租户为多。记者走访横城小区后发现,房前屋后圈地种菜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有部分市民挤占公共绿地,与安居小区相比,横城种菜区域比较分散。
记者在现场看到,双联桥头就有一大块公共用地种着小青菜、小葱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阿姨正提着水桶在给地里的青菜浇水,在攀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位阿姨是附近某小吃店的老板,看见房子边上有这样一块空地,她就去“抢”了一个角。一块不到几十平米的空地,被农户“瓜分”成十几户,大家各种各的,用石块或者绑着布条的木棍作为界限。
“我们来的时候这空地就有人种了,是一户人家搬走了,我们才‘抢’到的,就在房子边上么,也很方便。”这位浇水的阿姨说。
横城小区篮球场楼梯边有一块菜地整齐地种着小青菜,菜地四周用石块磊着以防泥土流失,菜地边是一个蓄水池。附近居民说:“我们都羡慕人家能‘抢’到这样的菜地哩,你去看看那上面,种的菜可脏了。”记者来到篮球场的另一头,山体防滑坡与球场围栏之间的几个小土堆上,长着略微发黄的小青菜。
居住在横城小区,来自安徽的65岁罗大伯说:“这个菜不好吃,太脏了,你看地上都是垃圾,宁愿去菜市场买一点吃吃。”罗大伯说,去年8月他搬到横城小区居住,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也想找块地种菜,但以失败告终。他说:“住在这里的大多是租客,很少有人有自己的土地,我来得晚,地就没有了。不过话说回来,到处种菜弄得环境乱糟糟的。”
横城小区32-36号房前的绿化带边,有人用木棍做了一个栅栏,把一米左右宽的小菜地和绿化带“圈”在一起,栅栏上还绑了几只绿色塑料袋。附近加工厂的老板说:“这个地方原来是绿化带,后来为了做台阶挖掉了一块,有关部门没有把苗木种回去,就有人来种菜了。”
也有居住在横城的年轻人表示:“大家各自种菜,显得小区里脏乱差,谁不希望政府能来给我们种点花花草草啊?”
联谊村党支部书记陈智化说:“横城小区自2011年来,路面硬化和排水排污工程一直没有完工,部分路面还是机耕路,这就给居民种菜提供了方便。整洁的环境人人都喜欢,我们愿意全力配合政府工作,做好与农户之间的沟通。”
小区种菜整治要疏堵结合
@zjpacky:绿地一定要绿化,荒地可种菜。
@马语者:种的是一家菜,毁的是万家绿。
@小傅:公共绿化用地需要统一规划,宜居宜游的品质山城不能追求农家乐的品味档次。
@YUXinX:城区绿化是居民共享资源,不可辟作私人“菜园”,“毁绿种菜”会破坏市容环境,更有卫生问题和邻里纠纷隐患,整治要疏堵结合。
@Radjf:肯定是绿地统一种苗木好啊,不然怎么会有“退耕还林”、“还绿于民”这样的说法呢?
@宇:公共菜地种菜,这菜是要共享吗?
@May Chan:老百姓都希望有自己三分半亩田,尤其是居住在县城的人,很多土地都被政府征用了,主要到处找空地种菜,这样看来也可以理解。
@yangmo7811:就美观而言,绿化苗圃比较好,就实用而言,开心农场也不错,但一定要统一规划,注重整洁。
“阳台菜农”值得推广
据了解,当前毁绿种菜的居民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租户,一种由双职工家庭接到城里居住的老人或退休下岗老人。他们照顾孩子之余种种小菜,一来可以节约开支,二来能够打发时间。由此可见,种菜的动机可能是经济困难,也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缺失。
有市民提议,与其堵不胜堵,不如“投其所好”,堵疏结合。
比如,居民可以尝试家庭蔬菜种植模式,做“阳台菜农”。一种是有土栽培,一种是无土栽培,可以购买阳台花盆,将原先绿地上的蔬菜转移到自家阳台上,或者购买人工配置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干净整洁不需过多打理,让居民在自己家里种植蔬菜,还能打造绿色阳台。
在公共绿地专门开辟一块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引导居民们去那里耕种菜园,过足“农夫”瘾。社区推出认养花坛、绿地的管理模式,把居民的名字写在认养牌上,居民认养后,会大大增强爱护环境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