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6岁开始学习刺绣,主要是缝制布鞋,每双都是我亲手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特别是女士布鞋,不但做工好,还颜色漂亮,上面绣上了美丽的花朵。”3月9日,家住九和乡九龙村的陈苏连老太太,一边介绍布鞋制作过程,一边展示她的成就。
陈苏连今年81岁,刺绣手艺精湛,2016年12月被评为“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苏连总是闲不住,时不时要拿出针线摆弄两下。陈苏连缝制的布鞋由于质量好、美观漂亮、穿着舒适,赢得了许多人的喜欢。陈苏连说:“我有很多刺绣作品,特别是自己缝制的布鞋常常摆满一整个房间,有时候我会拿到集市上卖,15元钱一双,买的人很多。其实,这个价格连鞋子的成本都不够,我只是为了满足我的兴趣爱好,不是为了赚钱。”
陈苏连受母亲影响,从小喜爱刺绣。“小时候,我妈妈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为家人缝制布鞋和绣枕头,我觉得很好看,于是就站在旁边默默学习,暗自记住一些要领。”陈苏连回忆说,她向母亲要来一些丢弃的布片,学着缝制,开始缝出来的东西的确不像样。
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习了半年后,陈苏连就能独立缝制布鞋了。而且,她还帮助村里许多女孩子修鞋,有的还被女孩拿去作为定情信物。陈苏连说:“那时候穿绣花布鞋很有讲究,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鞋子上的绣花都不一样,就连一些喜庆的节日也有专门穿的绣花鞋。你瞧,面前的这双绣着石榴花的布鞋,就是结婚当天穿的,因为石榴多子,寓意婚后能够多子多孙。”
当问到对刺绣的喜爱程度时,陈苏连眼角乐开了花:“不怕你们笑话,有一件事情我现在都还记忆犹新。会刺绣的人都知道,要想绣得漂亮,首先要学会剪纸,把剪好的图案印在布上,这样绣起来既方便又美观。记得那天我临时有点事情,就把刚刚剪好的图案随手放在家门口,那时候我八岁大的儿子很调皮,偷偷把我的剪纸拿去丢掉了,我知道后,气了整整一个晚上,就连晚饭都没有给他烧。”
如今,陈苏连刺绣手艺好,在村里已经家喻户晓,早些年,还常常有尖山、尚湖等周边乡镇的刺绣爱好者前来向她学习手艺。陈苏连对于来请教的人们从来不拒绝,全部倾囊相授。她说:“我现在年纪大了,手艺也没有以前好了,不过,刺绣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喜欢刺绣,所以更想把这门手艺传递下去,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它、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