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九和乡后业岭村一处空地上,一位老人手戴白手套,拿着竹制笛子,边看着乐谱架上的曲谱,边投入地吹奏着歌曲,只见他轻轻地把笛子移到唇边,双目低垂,嘴唇轻启,一首《城里的月光》悠扬地在笛孔间诞生。
老人名叫张翌彬,今年69岁,别看他已年近古稀,可吹起笛子来,韵味十足。张翌彬不仅擅长笛子,还擅长萨克斯、古筝、扬琴等十几种乐器的演奏。“我从小喜好乐器,不管什么,有书有谱,我保准能学会。”张翌彬笑着说,“在我17岁的时候,村里有一个音乐老师,每天傍晚都会准时出现在村口拉二胡、吹笛子,我常常坐在他身边听他演奏,心里总想象着自己以后也能像这位老师一样。”
于是,张翌彬开始自己琢磨乐器,最开始学的是二胡,“以前的曲谱和现在不一样,当时的谱叫作工尺,与现在相比难度更大,我天天捧着书看,摸索着什么弦发什么音,看不懂谱、找不准音时,就向懂二胡的师傅们请教,常常一练就是一天,很多时候连饭都忘了吃。”慢慢地,张翌彬拉二胡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就这样,一个门外汉,从调都找不到,到现在能娴熟地演奏上百首曲子,靠的就是张翌彬热爱乐器的那股劲。如今,张翌彬与村里爱好乐器的朋友一起组建了一支乐队,每天吃过晚饭,大家就会早早地到村文化礼堂或桥头排练。张翌彬是这支队伍的发起者,也是主心骨。“我们乐队名叫‘善和’戏曲队,参加过许多县里和镇里组织的民俗表演,获得过大大小小各种荣誉,去年在县第三届农民艺术节上,我们表演的婺剧《沉香扇》还获得了银奖”。
张翌彬拉二胡的时候,妻子张芝花也受到了音乐氛围的影响,开始学习二胡演奏,两人常常坐在一起交流演奏乐器的心得,村里人都说夫妻俩感情好,有共同的话题。
张翌彬说:“我这一生都与乐器结缘,现在老了,没什么太大的追求,就把音乐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娱乐自己,也娱乐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