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药博会的工艺美术精品展馆内,一杆大秤吸人眼球,大家纷纷驻足观看,这是由永康钉秤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子岩精心打造的,被评为“中华第一秤”。
朱子岩是永康市古山镇坑口村人,今年68岁,14岁就跟着父亲开始学钉秤。50多年来,他执着于钉秤制作,与秤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了解,这杆大秤斥资20余万元,长3.48米,秤自重约33.8公斤,能称重1000公斤。秤的最大直径72.4毫米,圆度正负不超过0.2毫米,直度误差不超过0.5毫米。朱子岩表示,现在是电子科技时代,木杆秤即将进入历史的博物馆,他做了一辈子的秤,就是希望木杆秤不被后世人所遗忘。
把木杆秤做成一件艺术品,是朱子岩的梦想。“如果不搞点创新,这门手艺就更难传下去了。”他心目中的秤杆必须是小叶紫檀,这样更有收藏与传承的价值。做秤杆的木料必须没有斑点,木头长得要直,不能中空。然而小叶紫檀偏偏十檀九空,长得也不太直,绝大部分根本不能当秤杆。
为此,朱子岩先后多次到福建、广东等木料堆场挑选,都不能如意,最后在上海选中了现在用的这根木料。2015年,朱子岩钉出了一杆巨大的木杆秤,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最大的秤(小叶紫檀)——‘中华第一秤’”大世界基尼斯证书。
从选木料到每一个秤花,秤钮、秤砣以及包秤头的铜皮,均由他一人完成。他还在秤杆上钉上了八仙过海、招财进宝等图案,寓意是“八仙聚宝,日进斗金”,使杆秤熠熠生辉。
“现在真正用秤的人少了,很多人找我做都是为了收藏。”曾有上海商人出价288万元想买下这杆大秤,朱子岩婉言谢绝了。“我不会卖的,我做秤是为了技艺的发扬光大,是圆自己的一个心愿,绝不是为了名誉和赚钱。”朱子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