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第七天》是在2013年6月出版的,记得刚出版时我爸就买了一本,但我最近才认真看了起来。在我看来,读一本书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读,而是你读了之后是否会有新的体会。虽说“一千名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十万名读者会有十万个哈姆雷特吗?当然,莎士比亚的这句话只是打个比方,但当一部文学作品带来的绝大多数声音是读者的质疑和贬斥,那显然不是读者的价值观与理解能力出现了偏差就是作品本身的问题了。从《兄弟》到《第七天》,余华接受了所有的褒贬,有人认为评论界和学术界现在对余华已经不予关注了,从《兄弟》开始只是网民和读者在争论罢了。我猜,这会不会是没拿到版权的书商说的话?我不是任何一位作家的忠实读者,我只是会选择我认为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里,能让我得到些许警醒的书,而不是像一条误入沼泽的狗做着无谓地挣扎,死的时候眼里只有委屈、不解和绝望。
在《第七天》中,有许许多多和杨飞一样的人,连死都死得非常卑微。他们是怎样的人?就是生活中平凡的你我他,你的消失或存在,无法激起这个你一辈子只能围着它转的“现实”的一点点涟漪。这是实在的悲哀,是触目可及的悲哀,是被每一个人所遗忘的悲哀。当杨飞在殡仪馆的塑料椅子上等待火化时,坐在贵宾区攀比寿衣材质,攀比骨灰盒材质,攀比墓地风水的则是生前家财万贯的富豪们。可此时,富豪们也在等待,因为那因“操劳过度”而去世的市长正在做遗体告别。生前世界的种种优待特权,在另一个世界依然存在,就连火化的机器也有国产和进口的区别,看似是为了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实则是不平等的最朴实的体现。所有一切的不平等,构成了所谓的平等,让人们麻木,让人们失去了辨识能力。当你看到书中的描述时,你也许会会心一笑,你也许会气愤不已,但这些所有的情绪,也只是让你短暂地对这个社会感到厌恶罢了。当然,如果是通过自己努力,有道德有良知的成功人士,与普通人拉开物质上差距也是他们应得的,只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也许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作者在讽刺社会现实,但你静下心来想想,现在的社会还需要讽刺吗?
主人公杨飞的养父杨金彪在他平凡的人生道路上,始终都是为了自己年轻时在铁路上捡到的弃婴在蹒跚前行。他也曾为了娶妻丢掉过杨飞,像是丢掉一件窃来已久的宝贝,最后忍不住去找回,放弃了那个惟一不嫌弃他未婚却供养着一个孩子的姑娘。也许你会嘀咕,这是余华为了后面描述他们父子间深厚感情做的铺垫。但我觉得这其实是余华在告诉你,生命是平等的,人生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因为自己的私欲掐灭别人本就残缺的人生旅途上惟一的一点光亮,特别是当你选择了扮演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时,这份平等就更加地不可随意丢弃。当杨飞的生母寻来,杨金彪没有阻挠,没有把杨飞藏起来,而是主动联系。还带着杨飞去了他们那座城市里最大的购物中心,为杨飞选购一套让他看起来体面的西装,为了向杨飞的生母证明他没有亏待她的儿子。他以为怀揣全部三千元的积蓄,应该能给杨飞买一套名牌西装了,但当他得知一条领带就要两千八百元时,脸上的神色不是吃惊,而是忧伤。如果余华只是单纯地想要表达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穷人的悲哀,那他断然不会这么写了。这就是余华塑造人物的魅力,这就是余华赋予杨金彪对平等的理解。最普通的人,以最宽广的胸怀容纳对他最直接的拒绝。
在杨飞的心里,他没有去责怪过李青离开了自己,他也没有责怪过亲生父母为何不早点来找回自己,几经抛弃的他没有责怪过任何一个抛弃他的人。惟一责怪的就是他自己,责怪自己没有照看好父亲,没有能在父亲临死前为他送终。于是,哪怕他死了,他也要努力通过记忆的碎片,找到父亲的亡魂。当他重新拼织好记忆的碎片找到那一个个熟悉的亡魂时,这本小说也就渐渐地完整了,至少对于这本小说的故事来说是完整的了。而书中这一连串的故事,看似在我们生活中都听说过,发生过。但当他们真实发生的时候,你是否有去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有去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是否思考过这些事情的本质都是因“平等”而起吗?对于任何一位成熟优秀的作家,你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应只在意他叙述故事的技巧,而应该在意他叙述故事的本意。因为对他们而言,写作技巧已经是融入了作品本身并自成一派。在《第七天》中,余华并没有特别多的细腻的描写,但却让人感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情节就是应该这么发展。而这样流畅的阅读感受,却也让一部分读者产生了欲语泪先流的哽咽之情。
读任何一位作家的书,都应能感受到他对人性最本质的思考。只是在这些繁杂、多样的人性思考中,每个人的出发点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好的文学作品为何能承载起时间的考验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余华的作品中,我读到最多的,就是他对最真实的“平等”的追求。在《第七天》出版之后,对余华的批评扑面而来。其中不乏认为这只是新闻的串烧,还有自诩余华忠实的读者在读后感里写到“本该像小说一样荒诞的故事情节,却因为在这片土地出现太多次,而被人习惯,袭警、拆迁、弃婴、卖肾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放在一本小说里,却显得有些轻薄。”看到这样的话语,我觉得有点好笑。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认真看这本书,在封面上有一句余华说的话,“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这句看似软绵绵的话语,却像是壮士用尽全力的一拳,重重地击打在“现实”这脆弱的小身板上。好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只是作家用笔来指桑骂槐,聊以慰藉的发泄之举,而是借指桑骂槐之名,道出他对这个世界最纯粹的愿望。如果你只看懂了指桑骂槐那部分,那你和那些多如牛毛的所谓的文学评论家有什么区别?
说这是新闻串烧的读者们,我用最任性的方式问你一句:“就算这是新闻串烧,你可以串烧这么一本小说出来吗?”不要再质疑别人到底是七年磨一剑,还是一个月磨一剑了,任何一位作家,都渴望写出好的作品来,不仅仅是证明自己,更是想把那些大多数人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通过自己的方式说出来。但是,在每一本文学作品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作者的一张嘴,一张渴望发出声音的嘴。也许这张嘴会嘶哑,会消声许久,但我相信这都是在等一个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情绪的爆发。王小波是先锋作家,从我的理解来看,是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每个人对人生都有不同的体会,有些人会想着得过且过,认为自己开心就好;有些人生来就充满使命感,觉得自己什么都要管一下;有些人追求享受虚荣,习惯把自己捧得很高。但是,你要知道,不管是怎样的人,哪怕有一天地球人和外星人混血了,脑子里满是数学方程式和物理公式,在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的人依然是沉默的,我们需要会说故事的人。
很难想象,如果一本书满足了所有人的阅读乐趣,迎合了所有人对作者本身的期待,那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想大部分的小学图书馆里都会有这么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初我看到这句话时,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多看书,才会进步。但是等我看的书多了以后才发现,其实这句话的本意也许是在告诉你,看的书多了,你才会明白自己要走的路在哪里。就像刚拿到《第七天》时,我以为只是单纯的借着主人公的魂魄讲述一个个离奇的、不方便从活人口中说出的故事。却不曾想,原来书中所叙述都是我们已经接触的现实与“事故”,而那些离我们那么近的现实却一度让我们以为自己只是生活在了谎言和小人物的卑微里。只有在看完了之后,才醒悟过来原来我们与死人相比,只不过是多了真实的触感罢了。所不同的是在那个地方,“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没有富贵,没有悲伤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的……那里人人死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