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亘出昆仑南干兮,巍峨封浙东山祖。发脉天台会稽于东北兮,延岭括苍雁荡于东南。脉连九州①而名盛兮,水泽万民而源清。山崇而源泉出,脉分而溪流成。汇千流而成钱曹之滚滚,纳万溪而为灵瓯之滔滔。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既名,则名声鹊起,享誉四海焉。
大盘山方圆三百里,千峰林立,争雄竞秀。青梅尖驾天马而鹤独群峰,高姥山盛杜鹃而多仙女,鞍顶山界三州而先晨曦。然而论景之奇、评山之雄、比文之厚、较史之悠,则非大盘山而莫属也。
自光明村沿龙王坑,溯流而上,一步移一景,赏心而舒目。翠竹婆娑而林茂,清流漱玉而声喧。洗肠坑水碧,峭壁苍松寒。鸟声悦耳,野药满山。百丈飞瀑九霄而降,如白龙奔崖,似高壶喷雪。瀑风袭面,衣裙飘翻,水石相击,白雾升腾。
山间幽谷,拦堰成湖,澄澈剔透,静影沉璧。山顶南侧有池洼然,百姓称之天池,专家名之火山湖。盖一亿五千万年前,火山喷发而成也。青松倒影,时传蛙声。湖畔茅草蓊然,拨草而见柱石。人云此为古“腾云宫”之遗物也。
登上峰巅,豁然开朗。举目四顾,万壑森森,云雾茫茫。凌众岳而独立兮,出同宗而异延,眺千峰逶迤而臣伏兮,瞰诸水九曲而渺茫。观翠林郁郁而滋繁兮,察异卉争妍而含羞。仰俯天地,蔚为大观,游目澄怀,百愁皆忘。昔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②,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③,今我登大盘山,顶天立地,俯视群山,不亦同感乎?故曰,不观沧海,何知浩瀚?不登高峰,何晓博大与渺小耶?
夜宿山巅,晨观日出,此乃大盘山又一奇观也。天黑云暗,众目东注:初见一抹红光,须臾红霞如火,蔓延扩大,继而霞云之底一线透红,自一线而半规、而团圆,火球晃荡,冉冉而升,彩霞弥天,千崖尽赤。
宋王安石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④大盘山峰高路陡,从古至今,登上巅者稀有之。二十一世纪初,整修樵路,而后,攀者渐夥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盘山亦因“盘山圣帝”而名之。梁普通大通年间,昭明太子萧统,心慕梦萦,不远千里,弃万乘而避馋于大盘山麓,寄情山水,浇洗愁肠,结庐读书,为民治病。逝世后,百姓念其仁德,立庙而尊其为“盘山圣帝”,拜谒烧香者,熙熙不绝焉。
山之成名,多有因缘,或高、或雄、或秀、或奇、或名寺、或名人,大盘山则兼而有之也。
登高溯源,耳闻清音,目通百里,顿开胸襟。瞰群峰而壮志,思千载而心驰,仿先贤而作赋,颂今朝而吟诗:
白云缥缈群山祖,
诸水源流在此中。
百丈高崖银瀑泻,
千回小道翠岚通。
摘星揽月人仙会,
驾雾腾云天地融。
萧统避馋抛万乘,
今人圆梦乘长风。
注释:
①古有“大盘山发脉连九州”之说,这里九州特指苏、杭、湖、婺、温、处、台、绍、甬等。
②《孟子·尽心上》语。
③杜甫《望岳》诗句。
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语,褒禅山即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