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乌石古村文化礼堂内人声鼎沸,鼓乐阵阵,热闹非凡,由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磐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落实十九大精神——金华非遗走进磐安乌石古村”活动在尖山镇管头村(乌石村)举行,这场活动囊括了本市各个县市区的精品非遗,不仅乐了当地百姓,更让邻近县市,还有远道而来的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大开眼界。
本次将活动地点定于乌石村为的是将非遗文化与乌石村古朴传统的民风做一次完美的结合。活动分为动态展演和静态展示两个部分。当天下午的非遗展示,将金华市各个区县的展示类非遗以集市的形式展现出来,磐安的织带、蓑衣,婺城的棕编,永康的锡雕……一项项在能工巧匠精雕细琢下产生的佳作,饱含了匠心。
当晚在文化礼堂内展演的表演类非遗节目则更具看点,磐安民乐《老鼠娶亲》将传统打击乐演绎得玲珑生动,表演者也相当投入,一边敲打乐器,一边通过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将老鼠的神态模仿得惟妙惟肖,极具看点。永康的拱瑞手狮、婺城的木偶戏都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村民厉先生说:“不出家门就能看来自这么多地方的精彩节目,实在是过瘾!”
本次活动以舞台展演、现场展示为主。展演项目内容为民乐《老鼠娶亲》、婺剧选段《挡马》、马灯舞、木偶戏、大力士摔跤、花灯花轿、变脸、铜钿鞭、拱瑞手狮、寿龟奉茶、浦江乱弹《中华孝道》、蔡宅高跷(广场展示)、磐安道情和张家拳,共14个节目。
磐安乌龟端茶
“乌龟端茶”是具有民间绝技风格的传统舞蹈,它流传于磐安县深泽乡一带,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原为婺剧小戏《浪子踢球》中的一段独舞,通过模仿乌龟的滑稽动作,向客人们表演端茶献茶技艺,是戏曲中的丑角艺术表演。从婺剧演出中独立出来后,成为磐安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在民间代代传承。全舞由一人表演,表演者右手掌托一个木漆盘,盘上放两个盛有茶水的茶杯,经过一系列翻、转、旋等高难度动作,托盘上杯中的水却一滴不漏,充分展示了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整个表演由吹打伴奏,表演者的动作与配乐紧密配合,使整个表演节奏分明,欢快滑稽。老一辈表演者传授技艺,培养了部分新的学艺者,不断在各大舞台展现其艺术魅力。后来“乌龟端茶”也称“寿龟奉茶”,其舞台形象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更加丰富了文化内涵。2011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磐安铜钿鞭
“铜钿鞭”动作优美、灵活,集舞棍动作与舞蹈动作于一体,动作简练,舞姿轻盈,节奏感强。是市级非遗项目,曾出访过法国,今年参加2017年江浙沪打莲湘邀请赛获得金奖。
磐安大力士摔跤
大力士摔跤,又名叫化子打架,在本地流传的年代已很久,2006年被列入磐安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永加村老艺人郑敏回忆,其起源可能是来自旧时候戏班拼台(斗台)时表演的插夹戏(折子戏)。其表演特点是一个演员表演两个角色,表演者背负一个装成两个人的木架,呈摔跤架式,着不同颜色的服装,以双腿和双臂扮作两人,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一个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两个人摔跤的场面,以抡、转、滚、翻、摔、扫、踢、挡、下绊、托举、互相扭摔等武术套路、摔跤技巧,做出许多滑稽、幽默、逼真的摔跤动作。全套动作一气呵成,在鼓乐的烘托下,越发显得生龙活虎,热烈火爆。表演集独特的道具、体育与艺术于一身,极具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现为了提升节目的档次和水平,已逐渐在民间艺术中融入现代元素。
磐安道情
道情是民间一种说白加唱的叙事曲艺。演唱时,左手握竹板两片,臂腋间夹蛇皮鱼鼓一个,右手拍鼓筒,左手打竹板,筒板间用,发出“吉彭,吉彭,吉吉彭”之声,口中唱白兼用。道情在金华流传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300多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道情一直是磐安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它是一人多角色说唱艺术,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上简单的动作,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
磐安张家拳
磐安张家拳起源于我县民间,其时间大约为清末时期,为九和人张火根、张火映兄弟所创立。张家拳是张氏兄弟二人在模仿各种动物行为的基础上,融合磐安、东阳、台州等地寺院、武馆的拳术,经过不断的演练、实践,最终成为一套完整体系的拳术。张家拳讲究出拳快、准、狠,整套拳法意念结合、刚柔并济,整套动作舒展紧凑,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变幻多端,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和实战性。张家拳共有24套拳法,每套拳的招数和路法都不相同,现在保留的拳法只有6套。
婺剧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虽然经历了400多年历史,但婺剧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时调等多种声腔,其表演还保留着秦汉以来各种艺术表演的痕迹,它脚本文辞典雅,叙事通俗易懂。在表演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行头和化妆形态,特别善于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堪称一绝。婺剧剧目丰富,有500多种,以口传为主。婺剧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瑰宝,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马灯舞
马灯舞是由“走马灯”发展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走马灯起源于乾隆年间,一直在永康唐先镇前渡金村祖辈相传。由8位女性青年身系道具马,装扮成骑手,1名男性青年扮成“马头”而组成的群体舞蹈。道具为竹篾和绸纱(或纸)扎制的马头和马尾,缚在表演者的腰前、腰后,配以经改良后的民间小调“马灯调”,表演各种阵式和骑马动作。舞蹈有万马奔腾的宏伟场景,又有登峻岭攀高山的艰辛,动作粗犷、优美、舒展、协调。
婺城木偶戏
木偶戏是木偶通过演职人员的操作、唱念和乐队的伴奏才能完成的一种表演艺术,是经过艺人制作的多种机关,以线的提拉形式形成木偶的人物的多种造型,完成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功能,通过剧情的发展把情感传达给观众。
武义花灯花轿
花灯花轿于明朝中叶开始盛行武义县桐琴、泉溪一带,模仿农村男女结婚时的花轿制作而成,每逢元宵灯会或庙会时演出。花轿形如彩轿,轿身前后配上两个“假人”轿夫。表演时,花轿在花灯的衬托下,花团锦簇,好似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展示节日浓浓的喜庆之情。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婺剧变脸
婺剧变脸是集剧情、人文、观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婺剧400多年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婺剧变脸是火彩变脸,随剧中情节需要,演员表现人物内心极度恐惧,在一瞬间用猛火和油彩出现另一副面目。婺剧变脸以自然变脸、油彩变脸、吹粉变脸三种为主。婺剧变脸通过不断改变面部颜色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既向观众展示了古老的艺术技巧,又很好地配合剧目的发展,体现人物性格。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永康拱瑞手狮
拱瑞手狮源于清光绪年间,起源于永康市江南街道拱瑞下村。道具狮子用竹篾或玻璃钢制作狮头,狮身以竹篾或细钢丝遍扎而成,外用染以金黄色的牦牛毛包裹,底部用二根长约80公分的竹棍支撑,狮嘴串以丝线,以连接彩球和眼、耳。表演时用十八只道具狮子,由十八个人操作。表演者手持竹棍,不断地进行上下左右舞动,使狮子身、首、臀部不停地扭动变化,并伴以扇耳、眨眼、抛球、捧球、衔球等艺术动作。通过队形的多种穿插变化,望之动如行云流水,静似壁立苍松,多种造型美不胜收,使观者眼花缭乱、叹为观止。2016年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浦江乱弹
浦江乱弹发源于金华浦江县,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也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浦江乱弹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浦江乱弹曲调既华丽流畅,又激昂高亢,感情丰富;脸谱化妆用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的角色和心情,比如刚直用黑,奸诈用白,凶恶用青等;武打和特技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点烛、七十二吊、走铁环等;剧目种类丰富,有数百种之多。
浦江乱弹扎根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浦江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统戏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阳蔡宅高跷
高跷,俗称高脚马。蔡宅高跷,历史悠久,始于明朝泰昌年间(公元1620年)。据史料记载,蔡宅村有位东山公,在福建抗倭寇当首领,在战场上因看不清海盗,故训练士兵在两只脚上扎木棍抬高身子,这样能看得清,箭射得准。东山公部下的几位蔡宅村人,后回家乡,即用木棍缚在脚上表演给村民看,村中的年轻人就开始学习,以后逐步形成一种表演形式,以示纪念抗倭寇勇士。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