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名片:施彩华,女,1970年出生,方前镇人,磐和安道地小吃(方前小吃)旗舰店店长,省级小吃面点名师,制作的小吃“外婆饼”、“卷饼筒”、“扁食”获浙江省首届名点名小吃、浙江省第七届厨师节金奖、最佳手艺传承奖等多项荣誉。
今年48岁的施彩华从七八岁开始跟着妈妈学习制作方前小吃,12岁就能独自烧一桌方前小吃,长大后当过幼师,从事过太阳能销售,最终还是回到方前小吃行业中来。施彩华说,方前小吃之所以让自己一辈子念念不忘,就是因为这里有妈妈的味道,对每个人来说,妈妈烧的饭菜永远都是最好吃的。
妈妈是施彩华的第一位老师。施彩华妈妈烧得一手好菜,最拿手的当然是方前小吃,村里人有红白喜事都会请她帮忙。作为家里三姐妹的老大,施彩华从小就跟着妈妈学,慢慢的也学得了一手好厨艺。结婚后,施彩华在县城教书、做生意期间,经常会烧一桌方前小吃请朋友来家里吃。朋友们吃了无不称赞,开玩笑说,你去开一家方前小吃店,生意绝对好。
朋友是开玩笑的,施彩华还真的动了心。她跟丈夫商量:“我们是吃方前小吃长大的,小时候觉得这些是稀松平常的东西,但现在越来越难吃到了,能把方前小吃烧出小时候的味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你看人家缙云肉饼、沙县小吃能做得那么好,为什么方前小吃不可以?我想试试。”
施彩华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全力支持。施彩华丈夫张国华是方前镇岙口村人,第一届至第四届方前美食节就在岙口举办,每次美食节回老家,看到那么多游客蜂拥而至就为了吃一口方前小吃,他也觉得方前小吃可以做到缙云肉饼、沙县小吃那样。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2016年开始,施彩华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来。她认为,传统的方前小吃口味较重,不符合现在人们清淡的饮食习惯,要把方前小吃产业化,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从食材配伍、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让方前小吃口味大众化。
方前小吃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为了改进口味,施彩华尝试了多种食材配伍,烧好了自己吃、请朋友吃,边吃边改进。要让方前小吃既要有“妈妈的味道”又要色香味俱全,食材是关键。每样方前小吃,施彩华都是用心在做。在所有20多种方前小吃中,她自认为最拿手的是扁食。扁食是用薄薄的面皮包裹着馅的类似馄饨的一种特色小吃。为了做到色香味俱全,施彩华制作的面皮薄得透明,馅的食材包含了各种颜色的蔬菜,有红萝卜、黄萝卜、香菇、笋、花生米等近十种,肉用的是农家土猪肉。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扁食端上来,透过薄薄的面皮可以看得见里面各种颜色的馅,这就叫“好吃看得见。”
为了做出好的样式,还能提高速度,厨具很重要。就拿制作糊拉汰的锅来说,以前人们用的是圆底锅,但制作难度大,现在会用圆底锅制作糊拉汰的人越来越少,为图个方便大多用平底锅。施彩华觉得用平底锅制作糊拉汰样式上不如用圆底锅的好看,但用圆底锅对锅的厚度、火候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一口合适的圆底锅,她前前后后试了好几个,最终确定了锅的厚度和尺寸。在施彩华岙口老家房子顶楼,还堆着许多锅碗盘瓢,这些都是她多次试验淘汰下来的。
除了自己在家里不断试验改进,施彩华还经常出去拜师学艺,先后到东阳、杭州、缙云、仙居等地,学习当地特色小吃的做法和经验管理。施彩华还得到了省点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的亲自指导,这对她做好面点类小吃起到了极大的提升。
说起妻子求学的这股劲,丈夫张国华也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她就是这样的人,只要认准了的事就全身心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到最好。传承方前小吃是一件好事,我当然要全力支持她。”为了让施彩华专心学好技艺,张国华当起了“后勤部长”,妻子要去哪拜师,他就开车送到哪,妻子需要什么食材,路再远他也想办法采购到。
经过近一年的刻苦修炼,施彩华方前小吃制作水平在传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提升。2017年,她频频参加各类小吃制作比赛并获得了好成绩:“外婆饼”获浙江省首届名点名小吃、浙江省厨师节金奖,“卷饼筒(五虎擒羊)”、“番薯粉扁食”获浙江省首届名点名小吃最佳手艺传承奖、浙江省厨师节金奖,她本人被浙江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授予小吃面点名师荣誉称号。
这几年,方前镇旅游业迅速发展,游客也越来越多,施彩华和丈夫商量:“方前小吃作为地方特色小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游客喜爱。但现在除了美食节这几天,游客就很难吃到道地方前小吃,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产业化加工,这不仅可以拉长旅游产业链,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的梦想是开一家上档次、上规模的专业经营方前小吃的餐厅。”
施彩华的想法得到了方前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去年11月,占地90平方米的磐和安道地小吃(方前小吃)旗舰店在磐安大酒店开业。这是全县第一家地处县城、装修上档次、经营上规模的专业经营方前小吃的餐厅。梦想成真,开业那天施彩华小有激动:“首先要感谢妈妈和妈妈的妈妈们,真是有了一代代妈妈们的传承,方前小吃今天传承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还要把它传承到女儿们手里,让方前小吃代代相传;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有了你们精心指导,方前小吃在传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发展;要感谢方前镇领导和磐安大酒店老板,有了你们的大力帮助,让我梦想成真。我一定用心经营好,让顾客吃得放心、吃得满意。”
磐和安道地小吃(方前小吃)旗舰店经营20多个品种的方前小吃,施彩华担任店长。店长这份工作让她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开餐饮店毕竟不同于在家里烧一桌请朋友吃,不仅要好吃,更要有品质和安全,这是一份良心活。”为了保证品质和安全,施彩华每天一大早就亲自到菜市场选购食材,宁可贵点也要买好的,蔬菜要到正规摊位去买,猪肉要买农家土猪肉。店里雇了10位员工,但馅的调制环节都由她亲自完成。施彩华说,制作方前小吃,馅是关键,虽然馅包裹在里面,顾客看不出好差,但能吃出来,馅好了,回头客也就多了。正是因为施彩华秉承了诚信经营的理念,旗舰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经常出现顾客排队等候的火爆场面。今年4月,被浙江省餐饮业点心专业委员会授予“浙江省小吃名店”称号。来自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的游客对这里的特色小吃赞不绝口,杭州华数集团就为了这口美食数次组团来磐。
都说核心技术不可外传,但施彩华不这么想。店里雇用的员工都是本地人,施彩华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他们,在她的精心指点下,有两名员工已基本达到她的技艺水平。施彩华说,自己是真心希望有更多人学习掌握方前小吃制作技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方前小吃发扬光大,有朝一日能像沙县小吃一样开遍全国。
旗舰店的成功让施彩华对做大方前小吃产业有了更大的信心,下一步,她计划从三个方面入手,让方前小吃香飘四方。一是制定方前小吃制作标准,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每种方前小吃工艺流程、分量、菜品规格制定标准,争取通过认证后形成一整套方前小吃的制作标准。二是以品牌加盟连锁或直营店的方式,让方前小吃走出磐安,走进大城市。三是以传统方前小吃为基础,利用我县的茶叶、中药材等农特产品,生产系列糕点,作为旅游市场的随手礼供游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