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陈俊杰:小小桃核乾坤大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来源: 2018-07-31 17:26

  工匠名片:陈俊杰,1976年12月出生,安文街道人,助理工艺美术大师。18岁开始学习雕刻技术,2002年开始专业从事核雕,是我县核雕第一人。 2015年在第二届浙江磐安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银奖、铜奖,2016年在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铜奖,2017年在第四届金华(磐安)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特等奖 。

  一个桃核能有什么用?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吃了桃子也就扔了。但在陈俊杰眼里,桃核可是个宝,经过他的一双巧手,一个拇指大小的桃核就成了一件艺术品。一个年轻人,把当初的爱好做成了一份事业,靠的就是那份执着的初心和不断创新的理念。

手艺便是守艺

  走进陈俊杰的工作室,仿佛走进了核雕的世界:小小的工作室到处是桃核,有的已制作成工艺品,有的制作了一半尚未成型,陈俊杰正在工作台上认真雕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不敢相信,这么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竟然是用桃核雕刻而成的。“你千万别小看这小小的核雕,它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陈俊杰放下手中的活,随手拿起一件核雕作品告诉记者。
  说起与核雕结缘,陈俊杰说纯属意外。陈俊杰读高中时就对画画十分爱好,18岁高中毕业大学落榜后,恰逢在北京工作的磐安老乡傅团忠来磐招工。傅团忠在北京一家生产工艺品的外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回老家招收有一定画画基础的员工,陈俊杰报名参加了。傅团忠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在雕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陈俊杰在工作之余就跟着傅团忠学习雕刻技术,就在那时接触了核雕。因为老乡这层关系,再加上陈俊杰勤奋好学,傅团忠格外关照他,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还带他参与了北京故宫、雍和宫古建雕刻修复与装修。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1998年,学有所成的陈俊杰来到上海一家工艺品公司担任技术主管,全面负责雕刻技术。2002年,怀着浓厚的家乡情结,陈俊杰回到磐安创业,创业方向就是核雕。
  光正大师说,手艺就是守艺。回到磐安老家后,一年四季,陈俊杰就守着一堆桃核,盘桓在四平米的斗室里。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日子寂寞而孤独,单调而枯燥。但对陈俊杰来说,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小小的桃核,在普通人眼里几乎一模一样,但在陈俊杰眼里,世界上没有一样的两个桃核,就像世界上没有一样的两片叶子,每个桃核都有不同的纹路,每个桃核都有不同的故事。一个小小的桃核,加上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精湛的雕刻,就成了一件“会说话的艺术品。”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到处充满了诱惑,一路走来,靠的是内心的那份平静和执着。”陈俊杰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陈俊杰坦言,有好几次差点也就“出轨了”。好几次,有朋友开着宝马车到家里看他,朋友走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生活。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会与桃核来一场心灵的对话,浮躁的心就会平静下来:他们能有今天的生活,那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成功的方式多种多样,成功的时间有早有晚,只不过别人比我早出发一步。
有一次,一位从事木雕生意的朋友邀请陈俊杰到公司从事技术设计,并给他开出了许多人难以拒绝的高薪。陈俊杰差点就动摇了,但一看到那一个个成型的和未成形的桃核,还是坚决谢绝了。“我坚持了这么久,为的就是对核雕艺术的那份热爱,如果现在放弃了,那就是对自己当初选择的否定,更是对核雕艺术的背叛。”
  现在,陈俊杰走出了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他的核雕作品成为业内玩家抢手货,一件核雕作品最高可以卖到3000多元。陈俊杰至今还记得早时一位“高人”曾对他说过的话:“要习惯于默默无闻,不要想名与利,总有一天,名与利会找上门来。”

艺如人 德为先

  陈俊杰手下的核雕既是艺术品,又是产品。说是艺术品,这是不能用价钱来衡量的,每件作品都是他用心在雕刻,有时灵感来了,就整天不吃不喝埋头雕刻,直到作品成型,那一刻的心情无以形容。说是产品,这又是陈俊杰赖以谋生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要卖钱的”。产品有价艺术无价,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让自己的艺术品既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又不庸俗化,陈俊杰有自己的原则。
  有一次,一位外地老板通过微信向他订购一件桃核手串,双方谈好价钱1.2万元,陈俊杰把手链设计样本发给对方,谁知过了几天,对方说价钱太高,要求降到8000元。陈俊杰对对方这种世俗的杀价行为十分反感,当即拒绝了订单,并向对方表明,你就是再加价也不卖了。还有一次,一位外地老板急匆匆地跑到陈俊杰家里,说从朋友那里看到他的核雕作品,也想要买一件,并表示“钱不是问题,就要最贵的。”陈俊杰婉言劝他:“你还是好好想想,了解了解核雕作品对自己的意义,再决定买还是不买。”
  这就是陈俊杰的原则:只把作品卖给懂得欣赏、懂得珍惜的人。
  每制作一件作品,陈俊杰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核雕不比木雕,木雕哪一个环节出了点纰漏可以修补,但核雕不行,在那么小的一个桃核上刻上这么丰富的图案,任何一点小小的纰漏都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没办法修补,每次遇上这样的情况,陈俊杰都是忍痛割爱重新再来。“每次看到雕刻了好几天的作品在最后环节出纰漏,那种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感受,虽然有的纰漏客户看不出来,但我还是不能允许自己把一件有纰漏的作品卖给客户。”
  正是这种对艺术尽善尽美的追求,让蜗居磐安山城的陈俊杰在核雕界名气越来越大。现在,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业界最爱,被资深国内收藏家收藏,常年保持业务往来的就有80多人。

努力是因 成就为果

  2013年的一次北京、山东之行,至今仍深深地刻在陈俊杰的脑海中。那一次,怀着良好的自我感觉,陈俊杰带着几件核雕作品北上到北京、山东的核雕市场进行交流。一进当地市场看了别人的作品,陈俊杰的第一感觉就是“差距很大。”当地专家对他的作品作出中肯评价:“雕刻技术还可以,但作品创意不行,艺术性不强,缺乏文化底蕴。”
  十年努力,换来的却是专家的否定。回家后,陈俊杰整整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还是专家的话给了他启发:核雕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核雕的艺术性,首先要提升自身艺术涵养。为了提升自身艺术涵养,陈俊杰寻访了当地的雕花师傅,找来国画集进行临摹,有空听听古典音乐、评书。
  一年后,陈俊杰再次来到山东潍坊,进入当地核雕协会,足足站了20分钟没有一个人搭理他。陈俊杰鼓足勇气拿出自己的作品,协会的人看了顿时眼睛一亮,马上招呼他坐下喝茶,并打电话通知会长。陈俊杰知道自己成功了。潍坊核雕协会会长对他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并邀请他加入协会。
  陈俊杰说,核雕艺术追求的是“人核一体 ”,桃核看似一模一样,其实每个桃核纹路不同,结合自己的艺术设计就可以雕刻出完全不一样的核雕作品。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有时灵感来了,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一件作品。但也有灵感中断的时候。“龙腾图”是陈俊杰至今最得意的一件作品,他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完成。原来,在刻好龙头后,陈俊杰感觉继续不下去了,灵感中断了,他只好先放一边,一有空就拿出来揣摩揣摩。一个月后,突然就灵感爆发了,陈俊杰马上拿出雕刻刀,三天后作品就成了。陈俊杰花时最长的一件作品是“九狮戏球”,在拇指大小的桃核上要刻上九只狮子在戏球的画面,难度可想而知,他用了40多天才完成。但这是一件有缺陷的作品,在最后环节掉了小小的一块。虽然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但陈俊杰还是把它作为“非卖品”自己收藏了。“艺术永远是伴随着遗憾的,”陈俊杰说,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美。
  20多年的坚守,20多年的努力,换来了成功的喜悦:2015年,陈俊杰的三件作品“十二生肖(龙)”、“荷塘”、“魁星点斗”分获第二届浙江磐安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铜奖;2016年,作品“诸葛孔明”获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2017年,作品《太白醉酒》获第四届金华(磐安)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
  今年开始,陈俊杰把创作重点放在展示磐安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的核雕作品上来,重点是磐安特产和名人,已完成陆羽、许逊肖像的创作,还将继续完成萧统、米芾等名人肖像创作,磐五味、茶文化系列作品正在构思中。

 
作者: 张黎明      编辑:    孔海燕  初审:    终审: 杨国棋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新闻导读 更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
· 联播+丨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 为“重要窗口”添最靓风景——鄞州奋力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纪事
· 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 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
· 4年来首次 俄宣布制裁乌克兰数百个人、实体
·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境内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 叙利亚局势四方峰会呼吁在叙全面停火
· 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更大担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磐开展“三服务”活动
· 金艳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穷山村成为旅游村 ——从灵江源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 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优秀“磐管家”┃施凯强:用心用情“三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人
· 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 加压奋进 磐安2019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特刊】和美乡村 身心两安
· 【专题】“一把手”谈乡村振兴
· 【专题】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
· 【专题】我们这样抓落实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扫黑除恶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