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郑海棠:朽木可雕也!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来源: 2018-08-16 20:09

  工匠名片:郑海棠,男,1941年6月出生,窈川乡川二村人,1995年开始从事根雕创作,至今已有20多年。2016年被评为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当下,快节奏无疑成为人们生活中主旋律,在这样一个时代,守住一份执着,做一个真正的“匠人”极为不易。在窈川乡川二村就有这样一位雕刻大师,多年来,他以求质朴、弃浮华的心态,用一份执著和痴心,去守护着关于根雕的文化记忆——他就是郑海棠。
走进他的工作室,目光很快就会被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所吸引,这些作品因材造型,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态的器物、活灵活现的动物,每一件作品都独具匠心,在根雕艺术的似与不似之间,充分展现了作者丰富的美学知识。

骨子里的热爱 让他走上根雕艺术之路

  小时候的郑海棠在村民眼中就有些特别,别的孩子喜欢调皮捣蛋,他却喜欢刻刻画画。他常常将看过的连环画中人物、画面,用自己自制的铁钉刻刀,刻在家里板凳、桌子、门上,自我陶醉,反复观察、修改。
  “我的父亲是名木匠,从小受他的影响, 自己对工艺美术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郑海棠说。后来父亲见他成天围着树根转,经常骂他不务正业。父亲认为读书才是正道。在父亲的“管教”下,郑海棠上完了高中,这在当时是高学历,毕业后就到村校教书,教的是语文和美术。虽然当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但是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找些材料进行刻画。
  “根雕加工制作是个技术活,木活、油漆等活儿样样都要精通。所用的手锯、刨子、卷尺、刷子、刻刀等工具一样都不能少。”郑海棠说,当时自己用的雕刻工具都很简陋,打磨的时候没有砂纸,就拿到河里的沙堆里去磨。
  1995年退休后,郑海棠全身心投入到根雕技艺钻研中。2000年,他创作的“国宝(熊猫)”等作品,受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省竹、木、石等工艺美术作品会展;2015年,受邀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根艺展;2016年被评为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十多年苦心钻研  技艺日臻完善

  “以前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教学上,退休以后就有了大把的时间来钻研根雕技艺了。”在年近花甲之年拿起刻刀,郑海棠再没舍得放下,这一拿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现在,每天雕刻三四个小时,已经成为郑海棠的一种习惯。
  谈到从事根雕艺术这么多年,最困难的是什么?郑海棠脱口而出:“寻找理想的根材太难了!真正是千里挑一,一根在手,百看千相,反复审察,要爱护天然,不损天然,根据形态考虑雕成什么好,在像和不像中寻求意境,在根木节、疤、瘤上找传神。”他感叹道,根艺之宝,宝在自然,天人合一,神形兼备,这是根艺价值的根本所在。?
  郑海棠说,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 而这也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痴迷根艺、钻研根艺的原因。?
  正是因为对根雕的这份热爱,郑海棠如饥似渴地钻研学习,凭着以前的制作经验,他开始理性地按照根雕的艺术规律进行创作。他根据根料的不同材质,在保持自然造型的前提下进行初步选取和整理,根据材料的动势,进行构思立意,斟酌思量,然后按照自己的成熟想法,精细操作,抛光处理,直至配座成型。深厚的制作功底与较高的艺术修养给了郑海棠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多年的潜心钻研和潜心修炼让他的根雕水平有了质的变化。那些残根朽木,经他的手略施雕凿,稍加取舍,就自然成形,着点睛之笔,一件件精美的根雕作品就产生了。
  生活中的枯木断根,似乎是一种丑陋的东西,一旦经过雕刻者用形体把它真实地表现出来,就可以转化为艺术美。郑海棠认为,根艺美术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完全取决于它特殊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说法,根艺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天人共创”的艺术形式,恰恰能够反映人们的这种意识。?
  郑海棠在塑造根艺形象过程中,一直把感情凝聚在根材上,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引起鉴赏者感情上的共鸣,才能发挥根艺作品的审美作用。许多形神俱佳的根艺作品就是这样通过他独具慧眼的发现,经过细心解读,使心灵与自然神韵发生碰撞,从而激发出创作灵感和思维火花,再经过灵活巧妙的艺术加工处理,使之焕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化腐朽为神奇  艺术之美在天然

  追求树根天然的艺术价值,是郑海棠二十多年来从事根雕艺术坚持的原则。“根雕艺术是七分天然,三分雕刻,是一种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艺术美感。”
  在郑海棠的操作间堆满了普通的树根,在常人眼里,那些奇形怪状只能用作柴火的树根,在郑海棠看来可都是宝贝。根雕制作的程序细致繁多,“化腐朽为神奇”,要经过取材、阴干、去皮、打磨、裁剪、配座这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后,才开始正式的创作。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根都有它的作用。”郑海棠说,根雕最常用的崖柏就是在石缝中生长,才有了用于根雕的艺术价值。
  郑海棠认为,根雕作为一种艺术品,是因为它有着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自然”美,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自然的树根都具有这种美,因为其中都有根雕艺术家的再创作在内,而这种创作的技法需要学习才能获得,这种学习不仅仅只是手工上的熟练,更需大量的艺术实践、艺术经验的沉淀。?
  创作一件根雕作品,就像孕育一个“孩子”,需要根据树根天然的形象,经巧妙的构思和精雕细刻之后,赋予生命和灵气,最终“朽木也会唱歌”,有了新“活法”。
  正是这种追求天然的原则,也让郑海棠在创作根雕作品时,从选材开始就“颇费周折”。他不会在脑子里设定出固定的艺术形象,往往是看到了一块树根之后,开始仔细研究它的形象,木工的经历对他的灵感产生重要的作用,仔细观察揣摩之后,灵感“迸发”,然后将多余的部分剪裁掉,留下有用的部分开始雕刻。
“剪裁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决定着根艺品最终成品的质量。”剪裁完毕之后,他就开始创作。坐在一块枯树根面前,往往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遇到大一些的树根,则需要他全程站着或蹲着创作。手脚麻木和被刻刀刺伤,对他来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雕刻完成后,还需要对毛坯作品进行打蜡、上漆,保持树根表面光滑明亮,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完成一件根雕作品,短则十余天,长则一个多月。“看着晾干的根雕,心里特别满足。”郑海棠说。
  为了寻找一个完美的树根做原材料,郑海棠自己上山在悬崖峭壁之间挖过树根,花钱从村民手里买过树根。“挑剔”的眼光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逐渐开创了自己的根雕风格,作品也越做越精美,开始有人慕名而来购买他的根雕作品。
  在郑海棠家的客厅里,记者发现一个制作精美的用作衣架的根艺品。郑海棠说,这件名为 “喜鹊登梅”的作品,当时有收藏爱好者愿意出大价钱向他购买,最终他没有出售。“我做这个主要是喜欢,太喜欢的东西,不愿意卖掉。”
  这是他的坚持,他愿意为了追求完美的艺术作品花钱购买原材料,可当他倾注全部心力完成一件作品时,却不愿意为了金钱而变卖自己的爱好。“我也做一些根雕作品销售,但是真正喜欢的作品,不会卖。”
  “爱根的人不会忘根。根雕创作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甘于寂寞的耐心、澹泊寡欲的心性。”这正是郑海棠理解的工匠精神。

 
作者: 记者 张鹏      编辑:    孔海燕  初审:    终审: 杨国棋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新闻导读 更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
· 联播+丨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 为“重要窗口”添最靓风景——鄞州奋力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纪事
· 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 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
· 4年来首次 俄宣布制裁乌克兰数百个人、实体
·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境内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 叙利亚局势四方峰会呼吁在叙全面停火
· 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更大担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磐开展“三服务”活动
· 金艳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穷山村成为旅游村 ——从灵江源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 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优秀“磐管家”┃施凯强:用心用情“三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人
· 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 加压奋进 磐安2019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特刊】和美乡村 身心两安
· 【专题】“一把手”谈乡村振兴
· 【专题】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
· 【专题】我们这样抓落实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扫黑除恶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