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王文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题目: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解读
回顾《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订的历程,一个标准规范从无到有,从试行稿到现今征求意见的修订稿,这个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实施十多年来,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作为国家规范,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规范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真正适应中药材行业发展。
王文全认为,磐安应当以“磐五味”为重点扶持对象,规范技术标准,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形成地方品牌。一方面要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给行业提供经验,树立样板。王文全建议,公司(合作社)与药农要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解决药农销售问题,调动药农生产积极性,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通过资金、技术等扶持,扩大生产,增强中药材竞争力,实现互助共赢。 (实习记者 潘辉 整理)
演讲嘉宾:龙兴超(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演讲题目:全国中药材产销形势分析、道地药材标准制订及发展模式案例解读
近年来,我国中药材行业形势严峻,中药材质量问题等层出不穷,加快制订道地药材标准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推进道地药材标准制订需要注重三个方面。第一,道地药材标准是“特异化”标准,需要从源头种植、种子种苗、生产加工、产品等级、溯源要求等各个环节来制订,为道地药材“标注身份”。第二,规范产地初加工标准,中药材源头初加工是中药材品质保障的重中之重,产地初加工工艺的先进性是品质保障的基础。产地具有独特的原料分级优势,是优质加工工艺的最佳环境。第三,建立生产管理溯源体系,接受全社会监督,打造“透明”的中药材生产工厂。
龙兴超认为,磐安浙贝母从大小、色泽、质地、含量、气味等标准制订,到浙贝母产地溯源、检测、净选、加工、烘干、仓储等环节的标准化,要全过程实现生产的可控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杜绝流通环节掺杂使假,从而保证浙贝母药效、产品品质,实现加工成本的最优化。通过信息平台服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在网上卖货,实现“人在家中坐,交易天下货”。 (实习记者 潘辉 整理)
演讲嘉宾:何伯伟(浙江省农业厅中药材首席专家、研究员)
演讲题目:浙江省保护发展中药材措施及“道地药园”创建要求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迄今唯一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作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野生药用植物1200余种,中药材种质资源较为丰富。
何伯伟提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全力推进浙江省道地药材保护与发展工作。一是要积极构建新型道地优质中药材产业体系。着力构建资源保护有力、生产稳步发展、质量安全可控、产地精深加工、产销有效对接、主导品牌响亮的新型道地优质中药材产业体系。二是要积极构建“浙药”质量控制生产技术体系,建立规范化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管理机制。三是要积极培育“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人工种植铁皮石斛花(叶)和蝉花纳入新食品原料,积极争取列入保健食品目录;推动国家药典委修订浙贝母、杭白菊等生产质量标准。四是要积极构建“道地药材+互联网”产销体系。以“互联网+”为契机,以企业为依托,推出网上中药材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线上交易机制,努力解决因中药材独特性而产生的线上交易问题。五是要积极构建产业技术专家服务体系和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帮助市民解决“不敢买”“不会买”“买不到”优质中药材的实际问题。价值是中药材产业的核心,要善于做价值的整合者、共享者、放大者,促进产业水平、贡献、影响的提升。 (记者 邵汉诚 整理)
演讲嘉宾:吕圭源(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我国中药材产品开发研究进展与定位分析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现有的化学药、生物药、天然药对治疗十大类疾病疗效不佳,而以中药为主要原料或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制的保健食品,具有滋补调理等功效,对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等帮助很大。医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使得当今中药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吕圭源表示,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具有千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拥有省级特色小镇“江南药镇”和浙八味特产市场,中药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磐安应当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发展中药产业。明确目标定位,落实具体措施,打造磐安中药材品牌,着力开发食品健康、食品保健等食品新药,深挖市场需求,探索“不生病,不难受,很舒服”的发展路子。磐安的药企、药商要联合起来,不能“单打独斗”,要充分利用磐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整合中药材产品,加强中药材研究创新,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制订道地精品药材行业标准,打造标准化、创新化的产业链。产品在研发之初便要明确定位,依托产业资源,开发具有磐安特色的产品,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实习记者 潘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