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成海 聚沙成塔 共担中药产业振兴大任
——在2018江南药镇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摘要)
磐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志强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87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掀开了中华民族绝地反击的悲壮一页,我们要铭记历史;87年后的今天,200多名中国中药界的志士仁人集聚磐安,共商大事,将写下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浓重一笔,我们要开创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在这样一个日子,举办这样一个论坛,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振兴中药产业不仅仅是历史责任、更是发展责任,不仅仅是文化责任、更是民族责任。
本届江南药镇论坛的主题是“建设精品道地药材平台,引领中国中药产业振兴新道路”。磐安很小,题目很大。如何回答好这个大问题,我想是在座每一位来宾的疑问,这也是我这次发言的主要内容。
磐安对中药承担着什么?
习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磐安中药产业发展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我们到底承担着什么责任和义务,是我们必须做出的回答。
——我们承担着总书记的嘱托。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磐调研时指出:“中药材是磐安的最大优势,‘浙八味’中‘磐五味’就占了五席,中药材产业是‘生态富县’的重要依托。”十五年来,磐安人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把最大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承接,如何破解当前中药产业“道地无地、标准失准、名方不名、炮规难规”的发展困境,促进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我们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我们承担着千年药乡的传承。磐安从唐朝天祐年间开始种植元胡,迄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南宋期间,白术、玉竹、淡竹叶皆为“贡品”;民国时期“磐五味”已成为五大传统道地药材。我县至今还保留有多处中药历史文化遗存。昨天的历史都是今天的传奇,今天的故事都是明天的历史,我们要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我们承担着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的守护。4558公顷的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药用植物1219种,占全省药用植物种类的68%。现有文献表明,大盘山延胡索是国内最大的野生种群。这是自然留给磐安的厚礼,是前辈留给我们的珍宝,我们要倍加珍惜,毫不懈怠。
——我们承担着江南药镇的建设。“江南药镇”是全省唯一以中药材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在各级的关心支持下,江南药镇已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小镇,并入围20个示范小镇候选名单。依托江南药镇平台,我们要实现中药材产业由单纯农副产品到全产业链布局的蜕变,实现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升华,实现粗放发展到创新驱动的飞跃,任重道远,我们要蹄疾步稳、乘势而上。
中药对磐安贡献着什么?
中药无言,但一直默默植根于磐安、支撑着磐安,我们深深认识到中药对磐安的意义。
——她是我们的强县之基。磐安经济总量不大,只占全省的0.17%、全市的2.3%,但中药产业产值在全省、全市的占比达到了9.5%和59.4%。当前的磐安正朝着实现同步高水平小康、打造身心两安大花园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这个目标,产业升级、经济腾飞是重中之重;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腾飞,振兴中药产业是重中之重。必须把中药产业作为全县产业之首、后发崛起的坚实之基,往实处干,朝前列走,向潮头立。
——她是我们的富民之举。中药材是磐安的富民产业,老“磐五味”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0-60%,新“磐五味”规模稳步扩大,增收致富效应不断增强。全县有中药材种植户4.8万户,从业6.1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振兴中药产业,在磐安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决策可以得到最广泛的拥护,投资客商可以得到最优厚的回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得。
——她是我们的活力之源。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健康产业备受关注、前景广阔。我们在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道路上,“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伙人”越来越强,“试验田”越来越多,建成了省中医药研究院磐安分院、省中药材研究所磐安分所、浙江理工大学磐安现代中药创新研究院,“国千”专家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承担了24个中药科研项目,高端要素不断集聚,创新动力持续增强。
磐安中药对中国中药憧憬着什么?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国家战略,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昭示着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巨大空间。我们对美好的未来无比憧憬、充满信心。
——我们立志成为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策源地。千年药乡,担得起一个“源”字,但这个源头,如何激发它、策动它,是我们的当然使命。我们将通过“四个一”行动,打造一个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磐安样板。一是做好一个规划。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编制《磐安中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通过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延链、补链、强链“三链融合”,人才、资金、技术“三轮驱动”,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三化并行”,到2025年将磐安建成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特色中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中药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二是出台一套政策。制定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扶持政策,建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研发、品牌推广、市场培育和龙头企业发展,为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打造一个平台。按照“立足磐安、服务全省、引领全国”的目标,围绕9个关键环节,构建7大服务体系,创建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中资源、政策、资金等发展要素,集聚名企、名家、名牌等高端要素,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优势,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创新服务。四是制定一批标准。按照“源于道地、优于药典”的思路,开展浙产药材道地性评价及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浙产药材生产标准、企业联盟标准,参与中药材流通标准、中药炮制规范等的修订和制定。到2025年,完成“磐五味”等10种以上优势中药材道地性成因研究,完成40种以上道地精品中药质量标准创新。
——我们将加快建设浙产道地药材的集散地。着眼于打造全国性道地药材流通枢纽,着力构建“专业市场+特色街区+企业中心”的流通体系,使磐安县成为全国知名的浙产道地优质药材交易集散中心,引领产业振兴发展。把市场升级为平台,进一步推进浙八味药材城及其配套仓储设施、物流中心建设,加快中药材市场流通信息、交易信息等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的新突破,形成中药大商贸体系。把企业培育成龙头,大力推进康体养生园、养生博览馆等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大企、名企,建设标准化种植、初加工,集中式仓储、供货的浙产道地药材流通体系,通过药企联盟向全国输送浙产药材,提高磐安中药材市场占有率。
——我们将努力打造全国精品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在内涵和外延上确保道地和产地的完整统一,坚守打造全国精品道地药材主产地的初心,实施三个举措的主产地战略。一是规模上稳中求进。统筹协调药农与企业、经济与生态、产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行“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促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确保核心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带动周边地区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浙产道地药材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二是质量上精益求精。建立2000亩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新建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20亩,收集保存浙产道地药材及珍稀药材品种2000份以上,种植保存200个浙江特色珍稀中药材种质,从源头保证浙产中药材的道地性。发起成立“江南药镇中药产业从业者质量联盟”,坚持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技术追踪,坚守和捍卫中药质量,提高市场公信力。建立浙产药材主要品种质量追溯系统和流通追溯系统,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中药材加工共享车间,形成年加工中药材1万吨的生产能力,推动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化、标准化。三是产品上锐意求新。以“磐五味”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挖掘“磐五味”“浙八味”道地药材的加工工艺,开发和生产具有磐安特色的中药文化创意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着重培育“磐安药膳”、中药材特色村、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新业态,提升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软实力。
小磐安有大梦想,小地方也有大作为。中药产业振兴,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着磐安、中国和世界,时代呼唤着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贡献率、显示度。志同者乃道合,既已走到一起,就让我们共举大旗、共谋大事、共担大任、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