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楼红英:带领妇女在家门口致富
2019/01/01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邵汉诚 文/摄

  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缝纫机,扎眼穿线的“哒哒”声此起彼伏,颜色各异的布料在她们手中来回摆弄着……走进尚湖镇来料加工点,几十位妇女正忙着缝制服装、整理打包。

  在玉山区域,有许多这样的加工点散落在村落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当家人——楼红英(左一)。

诚信有担当

  楼红英是我县一名来料加工经纪人,用“最美女当家”形容她一点也不为过。目前,楼红英身怀二胎,但依然坚守在繁忙的生意上,日常巡查、工作指导、统筹管理,一样也没落下。

  记者前去采访时,正巧遇上加工点内出现缝纫机故障,楼红英挺着8个月身孕在检查故障原因,发现是机器螺丝松动导致,便拿起螺丝刀将其拧紧,然后又拿出布条试着车了几次,机器正常后,她又去其他车间巡查了。

  早些时,楼红英并不会修理缝纫机,机器一出故障,就得请机修工来修理。而她是个非常好学的人,每次工人来修理时,都会在一旁仔细观看,认真询问并记录故障原因和修理方法。逐渐地,楼红英学会修理一些普通故障。现在,一些小故障根本不需要请机修工,她自己就能解决。

  十多年来,楼红英不怕辛苦、诚信友爱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在员工眼里,她贴心又可靠,诚信有担当。老员工王萍芬在厂里干了8年,她说,这么多年来,楼红英从未拖欠过工资,都是按时足额发放给员工,而且常常自己带头干,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家很信任她。

  然而,要做到“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对楼红英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背后的苦都是她一个人在承担。2004年年末,一位老板的5000元手套加工尾款没有按时结清,数九寒天里,楼红英只身来到义乌催款。那老板以资金没有回拢为由拒绝支付尾款,楼红英好说歹说,也只支付了2000元。当时做一双手套的加工费是0.4元,3000元拿不回来,相当于姐妹们7500双手套白做了。为了足额发放工资,她自掏腰包垫付了余下的3000元加工费。

  同样,2014年,一家绍兴公司欠了加工点21万元加工费,因为是长期合作的老客户,公司方面表示财务吃紧,希望楼红英宽限到年底。当年农历十二月初十,年关已近,对方公司负责人突然来电说要到来年才能支付加工费。这下楼红英慌了,她立刻动身赶到绍兴,对方公司负责人东躲西藏,避而不见。员工们见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了,楼红英还没有回来,开始担心工资发不出来。楼红英得知员工的担忧后,在电话里安慰他们:工资一定会按时足额发放,让大家安心。那年是楼红英压力最大的一年,除了绍兴这家企业欠了21万元,还有另一家企业也欠了14万元,虽然多次上门,但这两家企业就是不付钱。回乡途中,楼红英硬着头皮向亲友借钱,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最终凑齐35万元,给员工们发放加工费。次年,楼红英通过法律途径才拿回35万元。

闯出致富路

  2002年,楼红英生了第一个小孩。孩子出生后,她得在家带小孩,无法外出务工。于是,楼红英就在尚湖镇开了一家装潢店。8月的一天,镇上来了一位义乌客商,他拿着手套样品,四处打听会批量加工手套的人。

  楼红英心想,自己学过裁缝,不妨可以试一试。楼红英便找到这位客商,当场参照样品缝制了一双手套,客商看后很满意,就让她做了二手经纪人。楼红英接下了第一单——5000双手套。

  接单后,楼红英开始连夜研究手套样式,制定出加工方式和加工流程。为了提前完成这批手套,楼红英在附近招募了20多位姐妹一起赶工。送交这批手套后,楼红英赚到了来料加工的第一笔加工费。

  楼红英说,那个年代,妇女在厂里打工很辛苦,每天加班,一天要做15个小时左右,靠的就是工作时间长、手脚快,才能比别人多赚点钱。因此,像来料加工这种既能顾到家又能赚到钱的工作,十里八乡的姐妹们参与积极性都很高。

  一段时间后,楼红英教会了周边村庄很多姐妹来料加工技术。她们的手艺越来越娴熟,手套上的绣花越来越漂亮。不到两个月,缝制手套就成了热门活,妇女们都抢着做。

  2年间,楼红英厂里的员工从最初的20几人增加到200多人。人数增加后,货源不足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为了增加业务,楼红英独自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寻找货源。在市场里,楼红英到每家商铺前询问,一开始,商户业主以为她是顾客,态度很好,但当得知她是来找活干的,态度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连好几家,楼红英都吃了闭门羹。但她没有放弃,不顾别人的白眼,挨个摊位去找,去自我推荐,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她曾经做过的手套。她上前拿起手套看了看,商户业主看到有顾客到来,便出来问楼红英。楼红英说,我是做手套的,可以批量加工。

  商户业主要求楼红英做一个样品出来,她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工具,现场制作了一双手套。商户业主看后大加赞赏:“手套做的真好!我这里有个大单子,你拿去做吧”。听到有单子,楼红英十分激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没白来一趟。

  因为楼红英加工的产品质量好、样式美,那家商户的生意越做越大,周边商户都十分眼红。逐渐地,每次楼红英到义乌送货时,周边商户业主就主动来联系她。因此,楼红英接到的单子越来越多,来料加工规模也越来越大。

困境中成长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经纪人改行了。楼红英不断寻找出路,她听说机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便萌生了用机器代替纯手工的想法。

  一次楼红英到义乌对接业务,从一个商户哪里听说,国内推出了一种新的加工设备,可以代替手工。楼红英一想人工一天做200双已经很快了,而用机器一天可以做2000双,1比10的工作效率将大幅度提升加工点的整体加工能力。于是她到东阳购置了机器设备,机器从一开始的5台到后来的30台,每天加工能力达到4万多双,一年的产量上千万双,业务也从手套发展到了口罩、袖套、帽子、服装。

  楼红英说,那时候县里开始对经纪人有奖励和补助,自己赚钱的同时,也可以带动闲散在家的妇女一起就业。很多村子都在做她的产品,二手经纪人不断增加,工人也不断增多,年发放加工费达到300万元。现在,楼红英拥有十家固定的加工点,光袖套年产量就达到上千万双。

  2011年11月的一天,厂里一名特殊设备操作工人的小孩突然得病,该名工人心急如焚,要请假回家。除楼红英外,厂里会操作这种设备的只有两名工人,停掉一台机器肯定不能按时出货,造成信誉受损后果非常严重。楼红英让员工回家照顾孩子,自己亲自上阵,连续加班2天2夜,终于在出货日前赶完这批货。完成后,楼红英马不停蹄将这批货运往东阳客商处,然后又从东阳把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运回厂里。连续奋战的楼红英顾不上辛苦,又继续投入到新一轮工作当中。

  在楼红英这里上班的大多是在家带孩子或照顾老人的妇女,既能让她们赚到钱,又能让她们照顾老人小孩,这是楼红英最开心的事情。加工点工作时间灵活,家里有啥事,请了假就能很快赶回去。楼红英有意把加工点地址选在学校附近,就是为了让员工方便接送孩子。此外,楼红英还安排了一个近30平方米的房间,供孩子们放学后娱乐。员工们按件计酬,每月能拿到3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工资。来料加工让这些常年居住在农村的妇女有了用武之地,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误。楼红英说,来料加工不仅带动了乡村妇女增收致富,同时有力助推了移风易俗,让当地妇女告别农闲时打牌、打麻将的不良风气。

  县妇联经常组织妇女学习培训,楼红英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外地的同行,衢州、丽水、江西、安徽等地都有,单子多的时候,楼红英直接把原材料发到这些地区,让他们代加工。

  现在楼红英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拥有车工200余人,纯手工工人100余人,加工点20多个,生产机器200余台,年发放加工费超过300万元。楼红英在困境中成长,从做二手经纪人到当经纪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带动了身边的姐妹们增收致富。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