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一方乌石筑就一条“两山”通道
2019/04/22 来源:  记者 张黎明

  开栏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70年来,磐安人民跟随中华民族的脉动,不畏艰辛,加压奋进,抢抓机遇,创新创业,书写了从脱贫走向同步小康的磐安故事。为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号召全县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五个磐安”建设,努力实现“五大愿景”,本报今起开设《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专栏,敬请关注。

  乌石外墙、砖木结构、黑色瓦片,在尖山镇乌石村管头自然村,这幢外表看去普普通通的四间两层古民居,屋内却别有一番天地:一楼是茶室、土特产店,在优雅的音乐声中,客人们在这里喝茶聊天购物;二楼是两个装修豪华的客房,现代化电器家具一应俱全,仅一个智能马桶就要6000多元。在这里住一个晚上的价钱可能让你吓一跳:每个客房1000元,跟五星级酒店不相上下。即便如此,前来入住的客人还是络绎不绝。

  “台门里民宿”业主厉桂瑶告诉我们,游客之所以愿意花大钱住这里,看中的就是管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乌石古民居的美丽乡愁。

  厉桂瑶是乌石村村委会主任,在带领全村发展农家乐的同时,他自己却“不走寻常路”,投资60多万元创办了全村第一家民宿。“乌石农家乐需要提档升级,自己带个头,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发展民宿,盘活乌石古民居资源。”

  管头曾经是台地区域出了名的穷村,当地曾流传“有女不嫁管头村”的顺口溜。由于穷,村民造房子大多用当地特有的乌石砌墙。祖祖辈辈下来,管头就有了大规模的乌石古民居群。

  2002年,村里实施新农村建设,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敏锐地意识到:乌石古民居是个宝,要保留下来开发旅游。2005年,第一期新农村建设完成,村里就动员村民发展农家乐。在张威平的再三动员下,张财瑶、张金杰等三户农户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由于“藏在深山无人识”,农家乐生意惨淡,张金杰一度关门歇业。

  2006年6月13日,是管头农家乐发展史上的一个“春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来管头村考察调研,在张财瑶的“怡情石屋”农家乐调研时说:“乌石村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宝贵的资源,你们要保护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时机,搞好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祝愿农家乐红红火火,村民生活幸福美满。”

  从此,管头村掀开了历史新篇章。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一手抓农家乐发展,一手抓宣传营销,特别是打开上海市场后,每到周末、节假日就有成百上千的上海游客来村里休闲度假,成为“磐安的上海村”。近年来,又先后打开苏州、宁波等地市场,并向长三角地区扩张。“乌石农家乐”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

  游客的增多促进了农家乐发展,农家乐规模的扩大又增强了接待能力,乌石农家乐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现在,张金杰的农家乐规模从3间10个床位扩大到11间72个床位,他还创办了一家旅行社,从事地接业务,光他一家旅行社每年就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

  目前,管头村共有农家乐137家、3600多个床位,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3亿元。

  在去年的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尖山镇把管头村及周边的林庄、大山头、东里、大园、火炉岭六个村合并组建乌石村,利用“乌石农家乐”品牌,打造“浙江农家乐第一村”。目前,乌石村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着手建设联村主干道路,计划在每个村建设骑行道、游步道并连成一体。乌石村组建后,林庄、大山头已新发展农家乐6家,东里的一家高端民宿正在装修,计划9月开业。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