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立面改造后的月山路成为县城一景。穿越繁华的街道再拐一个弯,就来到陈翠光家。客厅墙壁上的大红“福”字非常显眼,似乎在诉说她这一家子的幸福与美满。
听说有客人来访,陈翠光和丈夫陈新团早早泡了人参茶等候。喝着热气腾腾的“暖心茶”,陈翠光打开了话匣子,把大家的思绪拉到1949年10月1日。
陈翠光是家里的二女儿。那一天,也就在现今月山路附近的小房子里,陈翠光呱呱坠地。陈翠光略带揶揄说:“听妈妈说,我出生的时候,她都没去医院,一个产婆来家里,没几分钟我就出生了。”
多年来,几经搬家,老物件丢的丢、送的送,但有一件旧物,可能在人家眼里毫不起眼,但陈翠光始终珍藏着。陈翠光走进卧室,搬出多床棉被后,找出一条土布“背带”。藏青色的土布,没有什么图案,经过千淘万漉般的洗涤,已然泛白。拿起背带,陈翠光手把手地演示如何使用,生怕别人不理解这个“宝贝”。
陈翠光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早年在现在的新兴街附近以种田为生。物资匮乏年代,家里的收成基本要上交农业税,好的粮食都交了“公粮”,而自己家里大多吃野菜杂粮。记忆中,小时候陈翠光连米都很难看见。母亲坐完月子后就开始带着她下田干活。既要干农活,又要带孩子,一条背带成了母女俩最好的联系。在背带绑护下,她在母亲的背上咿呀学语,懵懂地体味着母女情深。也正是这条背带,延续着母亲对她的三个姐妹和一个弟弟的爱。
7岁那年,陈翠光开始读小学。她要早起去茶叶站卖茶叶,卖完茶叶后再去学校上课。7岁的她就会手磨面粉做饼、烧菜,然后在家里等父母回家。“现在想起来一点也不辛苦,就觉得自己当时特别懂事。”陈翠光说。她深深地记得母亲说过的那句话:别人家的东西不能要,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做。
陈翠光的青年时期碰上历史上的那场运动。那时候,干活前后都要喊一遍:“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几句口号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21岁那年,陈翠光遇见了同一生产队的陈新团。或许是一见钟情,两个人很快就结婚,随后生育了三个儿子。
为人父母的陈翠光,又从箱底拿出了母亲的背带,背着孩子上山采茶叶、去食堂做饭、下田干活……正是这条背带,不仅传递着母子的爱,又延续着勤劳朴实的家风。
大儿子陈正洪8岁就开始承担起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同时还要给正在上班的父母送饭。说起这段往事,陈翠光的脸上满是骄傲:“我不会宠着孩子,和我们比起来这不算苦,至少他们有米饭吃了,而且苦过的孩子更加懂事”。
转眼间,孩子们都成家立业。2007年,陈翠光到金华帮忙带孙子。前往金华前,陈翠光又翻出了箱底的背带,因为她不带上这条背带就感觉欠一点什么似的,总是不安心。
有一天送孙子去幼儿园,陈翠光的背带引起了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围观,在大家都用小推车的时候,陈翠光坚持用背带送孙子上学。陈翠光还兴致勃勃地向其他家长介绍这个背带的好处。看着其他家长的小推车和各种工具,陈翠光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道这个背带还能用多久,有一点舍不得,这个背带里面有太多的故事”。
2018年孙子可以独自上学后,陈翠光又回到了磐安。闲来无事,她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每个星期一节课,平时还会跳跳舞,去地里种一些瓜果蔬菜,但这时候的心情已完全不同。“以前去种田渴了只能喝旁边的山泉水,现在去田里我要带着牛奶、苹果、饼干这些吃的,累了就可以在旁边休息一下,现在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陈翠光家经历了三次拆迁,作为党员户,陈翠光每次都带头支持拆迁。她说:“我一次又一次地见证着县城的变化,每一次的拆迁都让县城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陈翠光默默收起那条背带,叠得整整齐齐放回了箱底。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