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施秋琴:五十五年珍藏“新衣” 一辈子感念“中国红”
2019/03/08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杨适时

  雨水丰沛的初春,方前镇农林村的里王坑水碧岸绿。沿岸的路灯上高悬着一面面五星红旗,在绿水青山中分外夺目。里王自然村的党建文化墙上,“听党话,跟党走”几个字鲜红艳丽。边上,一幢别致的小洋楼挂着大红宫灯。楼里,记者见到与共和国同龄的施秋琴老人。

  宽敞的客厅里摆放着“十一件套”红木家具,拾掇得明窗净几。墙上挂着52寸平板电视,四周的兰花等绿植打理得井井有条。得知来意,施秋琴马上伸出大拇指,用方前话说:“现在,我的日子过得真舒服,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身体好。这一切全靠党和政府。”

  施秋琴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娘家是与里王村相隔一公里的蔡家畈。父母育有三女两男,她排行老大。因为父亲生性老实,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窘迫。

  施秋琴的童年时代,正值“人民公社”“食堂化”时代。七口之家住在一间房子里,饿肚子是她最深刻的记忆。童年时期,她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经常得打赤脚行走,为父亲送饭。为了生计,8岁时,她就不得不放牛,上学时也是放牛一个月、读书一个月。小学二年级后,施秋琴就辍学在家,边放牛边上山挖野菜充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施秋琴8岁时,父亲长了一个很大脓疮。她就独自一人步行到方前去为父亲买药治疮。

  15岁那年,施秋琴嫁到里王村,丈夫是她姑妈的继子陈孝兰。她至今都清晰记得出嫁的日子:农历十月廿七。上午,天气晴朗,她头披一条普通的盖头,在六个亲人的护送下,由堂哥背着到婆家。一只“火笼”与一对旧箱子,这就是她的全部嫁妆。随带四套“卡其布”带盘扣的新衣服,已是婆家的全部聘礼。她回忆说:那个年代,“卡其布”已是她知道的最好的布料了。这四套“卡其布”嫁衣她一直“压箱底”,一珍藏就是55年。

  嫁到里王村后,施秋琴起早摸黑,只要天不下大雨,她一定跟随男人下地干活。男人每天得“工分”10分,她得“工分”6分,艰辛劳动让她一家得以勉强糊口。6年后,她终于当上母亲,一生共生育了两女一男。30岁光景,大女儿要上学了,她只能抽空上山砍柴卖钱,给女儿交学费。

  1978年以后,神州大地吹拂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王村也实行包田到户,她家分得水田、旱地各3亩多。施秋琴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真好,决策真英明,从“大队集体化”改到“自做自食”后,她们家的日子真正好起来了。

  一家子靠辛苦劳动积攒起来2000元钱,再借来600元钱,向村集体买来两间旧房。由于房子比较老旧,木料不断被白蚁蛀蚀。为此,她跑到天台县城,费尽心力打听治白蚁的法子,邀请师傅到她家来治蚁。当时,农村里到处都是木结构的老房子,白蚁灾害非常普遍。三个治蚁师傅如约而至,住在她家好多天,顺便把里王、前王、方前等许多村的白蚁灾害都治好了。

  分田到户后,元胡、白术、玄参、天麻等中药材种植成为施秋琴家的主要经济来源。1996年,元胡价格达到顶峰。因施用化肥不当,造成2亩多元胡绝收,直接损失将近2万元。但她家种药材致富的信念始终不渝。如今,年已七旬的施秋琴已不再种植药材,但仍然在某木制品厂打工,每天收入50-100元。

  1999年,施秋琴家建成两间半、四层半的套间式楼房,耗资15万元。2008年,村里启动旧村改造;2013年,花费近70万元,建成三间、四层小洋楼。

  施秋琴身姿矫健,带领记者来到四楼,如数家珍一样介绍起一屋子老物件。打开那只旧木箱,她拿出珍藏了55年的那套“卡其布”衣服端详一番,一丝不苟地按原样折叠放回。古铜色的旧橱,四扇橱门上镌刻着“芙蓉国里尽朝晖”“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旧书桌上摆放着四卷红色的《毛泽东选集》、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她动情地说,这些古董是自己的“宝贝”,虽然识字不多,藏着它们是因深怀新中国的恩情。记得三十多年前,她得了“蛔虫钻胆”的病,政府还专门补助她70元钱呢!此时,不会讲普通话的她,居然字正腔圆地唱起红歌《东方红》……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